李雪梅
目的:观察芎归二陈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的疗效.方法:对50例痰湿型月经后期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后,以芎归二陈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结论:芎归二陈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疗效显著.
作者:王彩娥;李云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试验组(26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试验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镜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分组,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列为对照组(40例),将应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患者列为对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分析可知,观察组SA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而GQOLI-74评分则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术后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周冰冰;孙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复苏室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采用常规复苏室护理干预,干预组则增加预见性护理干预:入复苏室后进行充分评估,加强苏醒期间管理,采取相应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与程度,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意识恢复时间.结果:干预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7.136,P<0.01),其躁动程度亦显著轻于对照组(Hc=14.945,P<0.01);干预组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2.8240、2.8617,P<0.01).结论:对全麻术后患者于复苏室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减轻躁动程度,缩短患者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的时间,有效提高患者苏醒期的安全性.
作者:陈进芬;梁月兰;梁文婷;何小云;邱玉姣;陈小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喉软骨软化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肺、脾、肾亏虚,出现喉中喘鸣,形体虚胖,颈软,面色?白,多汗,舌淡红,苔薄白;或复感外邪,则痰声漉漉,吸气性呼吸困难,甚则发绀.结合病因病机,采用相应的推拿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金俊芳;井夫杰;杨学菊;徐明霞;郎青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通过总结阿霉素的心脏毒性作用、现代医学防治方法、中医药治疗其心脏毒性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发现中医药对阿霉素心脏毒性具有良好的对抗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程剑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表单在经气管切开处雾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经气管切开处雾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口述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意识情况设计健康教育表单,雾化期间采用表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程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雾化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经气管套管雾化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表单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雾化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显示护士专业水平.
作者:林晶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并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护理中共发生的13起医疗纠纷事件进行分析,对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手术室护理中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原因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对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随机抽取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后各200例手术患者,比较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手术室护理中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言行不当、未按规范要求操作、意外伤害、手术时间延长、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手术组织标本管理不妥善、患者期望过高等.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手术室护理中共发生4例纠纷事件,较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同比下降69.23个百分点,且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其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针对其原因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和护理差错事件,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针对青少年假性近视问题,探讨针刺联合热敏灸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青少年假性近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裸眼视力、总有效率、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能明显缓解其症状,有效提升视力,且治疗过程中依从性更高、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花佳佳;沈爱明;张玲燕;周素梅;谢小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与中药合联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在我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共100例,根据患者自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中药治疗,试验组予以针灸推拿与中药合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VP和MF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在改善脑血流动力变化,临床疗效上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效果显著,比单纯中药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症状得到减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方案应当进一步推广并长期使用.
作者:朱智文;尹德铭;方向延;李志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笔者跟师运用小针刀结合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验案一则.本案例将针刀与推拿治疗相结合,且以肌肉链学说和颈三叉神经汇聚学说为机制,验证了上颈椎手法治疗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可行性,将上颈椎与口颌面部联系起来,为颞下颌关节紊乱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刘亚欣;杨宝焱;李华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桉柠蒎酸软胶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服用桉柠蒎酸软胶囊,均连续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咳嗽、气喘改善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桉柠蒎酸软胶囊能显著提高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旭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疗效.结果:干预6周后,研究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朝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点线正骨调曲法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本科室就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点线正骨调曲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四维牵引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腰椎弓形面积,JOA量表以及临床疗效评价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主观症状、日常生活动作评分、总分、腰椎弓形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线正骨调曲法相较于腰椎四维牵引法对改善患者腰曲的治疗效果更佳,对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林远方;陈伟梅;韦以宗;何云波;郑晓斌;佘瑞涛;刘国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小针刀配合椎间孔臭氧注射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0例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针刀治疗,治疗组针刀配合椎间孔臭氧疗法,在四周后观察两组VAS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椎间孔臭氧注射技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综合效果比单纯针刀疗效好.
作者:卢圣友;阙榕彩;谢雪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与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110例患者,通过对既往ICU护理病例的回顾研究,分析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总结影响该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总结相应预防护理对策,不断提高对护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全面降低护理风险.患者出院前,均接受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以了解护理风险的控制情况.结果:本组110例ICU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总护理满意度为97.17%(107/110),较过去有很大提升.结论:结合ICU护理风险,总结并实施相应对策,加强防范,防患于未然,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保障护理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很有必要的,临床务必对此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陈燕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收治3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患者有无高尿酸血症情况分为A、B两组,同时选择1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C组,比较分析三组观察对象的肾功能情况.结果:三组观察对象SCr、FPG、UAER、SUA以及肾病指数等临床检查结果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直线相关性研究结果证实,全部326例观察对象的UAER、肾病指数均逾期SUA水平之间呈现为正相关关系(P<0.05,r=0.401).结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会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加速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程度,因而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比较观察中频电刺激会阴区、盆底肌训练联合腹部按摩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便秘型)的排便情况的影响.方法:将3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便秘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予以盆底肌训练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治疗组予以中频电刺激会阴区治疗,共治疗20天,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FIM评分、Bristol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频电刺激会阴区能够明显改善神经源性肠道(便秘型)患者的排便功能,其疗效优于盆底肌训练联合腹部按摩治疗.
作者:陈雄杰;来明;邓建军;胡静;高雪霞;余友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CTA、TCD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在颅内血管狭窄诊断检查中的临床实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分别观察记录CTA、TCD诊断检查的结果.结果:110例1210支颅内血管狭窄诊断中,TCD的检查敏感度为(128/159)80.5%,特异度为(1029/1051)97.9%.TCD检查对于不同动脉的血管狭窄诊断结果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MCA动脉血管狭窄的诊断检查准确率是高的,准确度超过了99%,VA动脉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是差的,仅为86.2%,差异显著(P<0.05).结论:及早评价动脉血管狭窄对选择溶栓或者积极抗凝降纤治疗措施具有非常强的临床指导意义与参考依据.
作者:周鹏;张忠玺;佘秀菊;江波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应用运动学习与控制理论,比较不同频率反馈对(衮)法技能动作学习的影响,为追加反馈在推拿手法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60名从未学习过(衮)法的女大学生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四组:全反馈组、自我选择反馈组、配对反馈组和无反馈组.各组受试者在不同频率反馈下练习(衮)法30min,比较练习前、练习后、练习1周后(衮)法技能动作的能量、频率、离散度等数据.结果:各组受试者经过30min练习,对(衮)法技能动作的学习均产生了影响.在(衮)法能量方面,特别是X轴,全反馈对于(衮)法动作技能学习有显著影响(P<0.05);在(衮)法操作离散度方面,施加自我选择反馈或配对反馈均使离散度有下降趋势;在(衮)法操作频率方面,全反馈、自我选择反馈和无反馈对操作频率均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不同的频率反馈对(衮)法动作技能均有影响,(衮)法练习中提供高频率反馈有利于初学者掌握操作能量;提供自我选择反馈有利于初学者降低离散度;提供高频率反馈和自我选择反馈均能提高(衮)法操作的频率.
作者:陈熹微;李靖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