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破血通络中药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覃泽松

关键词:中风偏瘫, 中药, 破血通络, 全蝎, 蜈蚣,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破血通络中药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3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营养脑细胞、降颅压、对症治疗等常规处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破血通络方剂(全蝎、蜈蚣等),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BI评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GQOL-74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破血通络中药能提高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综合治疗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比较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与恢复期开始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53例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根据介入时机分成早期组(27例)和恢复期组(26例),早期组术后第3天开始即介入综合治疗,恢复期组术后30天X线检查骨折部位对位正确、稳定并拆除外固定后介入综合治疗,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早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恢复期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治疗能大限度防止膝关节骨折术后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恢复肢体功能。

    作者:古丽梅;廖亮华;叶志卫;周冰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破血通络中药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破血通络中药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3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营养脑细胞、降颅压、对症治疗等常规处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破血通络方剂(全蝎、蜈蚣等),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BI评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GQOL-74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破血通络中药能提高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泽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针刺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5例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配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推拿配合牵正散加减内服,对照组仅内服牵正散加减,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2.9%(P<0.05)。结论:针刺推拿配合牵正散加减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作者:张军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困难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36例呼吸困难早产儿早期均采用CPAP联合珂立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CPAP参数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33例患儿治疗后呼吸困难状况得到明显改善,X线片亦显示病情明显好转;治疗2小时后,患儿的FiO2、PEE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早期治疗NRDS早产儿疗效显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对胎龄<32周的早产儿疗效更佳。

    作者:陈跃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少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防对策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针对性护理(心理护理、围术期全程护理、紧急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术后出血原因较多,加强围术期的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

    作者:张银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6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研究组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7天后复查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7289>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手术创伤给儿童带来痛苦。

    作者:梁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适应证、合理使用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糖尿病老年患者口服降糖药的合理使用方法。结果:依据药物的作用机制,目前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和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的一般原则包括以下方面:①全面了解掌握病情;②准确掌握适应症;③根据血糖升高特点用药;④根据患者合并症选药;⑤遵循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的一般原则与注意事项。糖尿病老年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结论:口服降糖药是目前控制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准确掌握适应证,科学合理地应用口服降糖药对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喜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双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双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43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均行经尺骨鹰嘴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双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优32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3.0%。结论:肱骨远端C型骨折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双板内固定可提供牢固的内固定,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孙勇;张卫红;邓邦瑾;张军波;龚春柱;刘明勋;文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针刺治疗痛风湿热蕴结型4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痛风湿热蕴结型住院患者采取针灸辨证取穴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4例(占50.0%),好转14例(占29.2%),未愈10例(占20.8%),总有效率为79.2%。结论:针刺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疗效显著。

    作者:王洋;王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鼻窦舒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鼻窦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鼻窦舒胶囊的白芷、苍耳子、辛夷和薄荷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高效液相法测定白芷的欧前胡素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欧前胡素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n=6)为0.93%,41.12~411.20n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92)。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控制鼻窦舒胶囊的质量。

    作者:陈苑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的锁骨钩钢板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原因、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46例行AO/AISF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并发症类型、产生原因,总结并发症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并发症诊断结果为:肩峰撞击症21例(45.7%)、肩峰下骨溶解16例(34.8%)、钢板周围骨折2例(4.4%)、再脱位3例(6.5%)、锁骨钩断裂2例(4.4%)、切口感染2例(4.4%),其中肩峰撞击症和肩峰下骨溶解是锁骨钩钢板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并发症处理结果为优15例,良31例,差0例。结论:锁骨钩钢板疗效可靠且适用范围广,但依然需要根据患者体质、合并症及病情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术后强化治疗、围术期护理,合理使用钢板,帮助患者积极康复锻炼,改善综合疗效和患者体验。

    作者:李林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口腔按摩结合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结合针刺治疗脑瘫患儿流涎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伴有流涎症状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口腔按摩结合针刺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9%。结论:口腔按摩结合针刺能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流涎症状。

    作者:孙梅玲;吴云岚;王丽娜;高晶;何璐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罗才贵教授的痹证辨治浅析

    罗才贵教授系第五批全国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伤科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临证40余载,熟读中医经典和广泛搜治疑难杂症,对痹证的辨证论治具有独特见解。吾师认为:痹证发病正虚为本,肝脾肾亏虚为主要病机,邪实为标,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终至气滞、痰凝、血瘀而胶结不解,渐成难愈顽痹。临床诊疗痹证多采用中医综合疗法,针药并用、内服外治、膏药外用疗效显著。

    作者:李庆兵;万义文;陈科汛;罗建;罗才贵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将16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术中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对照组则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失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地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PFNA相比锁定钢板具有微创化、失血少及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等优势,从而更有利于帮助老年患者度过围手术期,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恢复。

    作者:陈绍辉;陈演;孙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乳腺肿瘤患者创伤后成长研究进展

    本文就创伤后成长的内容,乳腺肿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现状、作用、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制定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李铁;胡耶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Ⅱ型糖尿病人出院指导方法和体会

    目的:Ⅱ型糖尿病人出院指导的方法和体会展开研究分析。方法:482例Ⅱ型糖尿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治疗组采取综合出院指导方法,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和护理质量。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优良率为92.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6%(P<0.01);治疗组满意度为98.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8%(P<0.01)。结论:Ⅱ型糖尿病人予以出院前综合指导利于患者树立正确疾病观,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孙丽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十二经周流图新解

    十二经脉之名称、流注、循行等规律是学习针灸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为便于理解记忆,教材多以图例表示。笔者通过介绍教材中相关图例,结合中医理论及自身理解,针对十二经流注次序及其相关规律作十二经周流图新解,并加以阐述新解图之流注次序、阴阳消长、肺肝首末、法象定位、四肢循行之内涵。

    作者:刘国星;黎鹏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妇科疾病患者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米司非酮或米非司酮联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米非司酮治疗早期妊娠的总有效率为91.7%,紧急避孕总有效率为92.3%,子宫疾病总有效率为86.7%,恶性肿瘤总有效率为62.5%,异位妊娠总有效率为91.7%,其他妇科疾病总有效率为62.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妇科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柳雅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新生儿抚触对早产儿胰岛素分泌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对早产儿胰岛素分泌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我院新生儿科59例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每天予新生儿抚触,对照组不予抚触,比较两组体重、血清胰岛素(INS)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的变化。结果:出生第10天治疗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空腹血清胰岛素(INS)水平及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能提高早产儿胰岛素分泌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加早产儿体重。

    作者:李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