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肿瘤患者创伤后成长研究进展

李铁;胡耶芳

关键词:乳腺肿瘤, 创伤后成长,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摘要:本文就创伤后成长的内容,乳腺肿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现状、作用、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制定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物理因子联合可调节式肘关节固定器对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物理因子治疗联合可调节式肘关节固定器应用于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40例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予综合物理因子治疗(蜡疗、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可调节式肘关节固定器,康复治疗8周后通过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319<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肘关节Mayo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肘关节活动范围及日常生活能力Mayo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物理因子联合肘关节固定器对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良好,能有效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肘关节活动范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尊武;周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Ⅱ型糖尿病人出院指导方法和体会

    目的:Ⅱ型糖尿病人出院指导的方法和体会展开研究分析。方法:482例Ⅱ型糖尿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治疗组采取综合出院指导方法,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和护理质量。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优良率为92.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6%(P<0.01);治疗组满意度为98.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8%(P<0.01)。结论:Ⅱ型糖尿病人予以出院前综合指导利于患者树立正确疾病观,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孙丽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脊柱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从病因出发,早期积极进行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术前进行高危人群的评估和相关手术的心理辅导;术中配合医师,尽量减轻危险因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并鉴别相似疾病症状、体征,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协助医师落实预防性抗凝治疗。

    作者:柳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玻璃酸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45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3例),均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则配合注射地塞米松,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卫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非诺贝特对酿酒酵母基因表达谱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酿酒酵母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非诺贝特(100μg/mL)处理酿酒酵母90min后,抽提细胞RNA进行反转录荧光标记cRNA,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用激光扫描仪检测杂交信号,并用相应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导致19个已知的基因表达明显上升(诱导倍数>1.5),同时导致14个已知的基因表达明显下降(抑制倍数>1.5);另外,非诺贝特显著诱导了α-亚麻酸、脂肪酸代谢和降解信号通路,抑制了丙酮酸和碳代谢、糖酵解和糖异生、二羧酸代谢等信号通路(P<0.05)。结论:非诺贝特可以明显调节脂肪酸、糖和尿酸代谢信号通路。

    作者:姚楠;崔井朝;孙冬梅;陈玉兴;曾晓会;赵自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43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每日肌注腺苷钴胺针1.5mg,治疗组则采用温针灸治疗(隔日1次),均以3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流变学变化情况,以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FPG、2hPG、HbA1c、全血粘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9%(P<0.05)。结论:温针灸可显著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糖和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

    作者:佘卫吉;陈东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新生儿抚触对早产儿胰岛素分泌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对早产儿胰岛素分泌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我院新生儿科59例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每天予新生儿抚触,对照组不予抚触,比较两组体重、血清胰岛素(INS)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的变化。结果:出生第10天治疗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空腹血清胰岛素(INS)水平及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能提高早产儿胰岛素分泌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加早产儿体重。

    作者:李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双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双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43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均行经尺骨鹰嘴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双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优32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3.0%。结论:肱骨远端C型骨折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双板内固定可提供牢固的内固定,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孙勇;张卫红;邓邦瑾;张军波;龚春柱;刘明勋;文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5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24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1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芝芝;王红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罗才贵教授的痹证辨治浅析

    罗才贵教授系第五批全国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伤科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临证40余载,熟读中医经典和广泛搜治疑难杂症,对痹证的辨证论治具有独特见解。吾师认为:痹证发病正虚为本,肝脾肾亏虚为主要病机,邪实为标,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终至气滞、痰凝、血瘀而胶结不解,渐成难愈顽痹。临床诊疗痹证多采用中医综合疗法,针药并用、内服外治、膏药外用疗效显著。

    作者:李庆兵;万义文;陈科汛;罗建;罗才贵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一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所致精神症状的治疗及护理

    急性硫化氢中毒所致神经系统损害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问题,其治疗方法包括镇静治疗、氧疗等。本文总结急性硫化氢中毒所致精神症状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作者:陆飞;叶荣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王清海教授治疗高血压伴心动过缓的临床经验

    本文以治疗高血压病伴心动过缓的验案介绍,总结王清海老师治疗高血压病的脉胀理论的学术思想及其临床运用经验,并以此论圆机活法、执简驭繁地指导高血压病临床治疗。

    作者:任建华;王清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48例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48例肩周炎患者均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18例,好转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疗效满意。

    作者:迟海霞;张学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桃红四物汤配合练功疗法预防粗隆间骨折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配合练功疗法防治粗隆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配合练功疗法,对照组口服阿斯匹林肠溶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练功疗法能有效防治粗隆间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谢昌奋;沈国雄;吕锡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误诊、漏诊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实际应用价值,探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探讨误诊、漏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99例患者中,共出现误诊、漏诊11例,其中输尿管上段4例,输尿管中段5例,输尿管下段2例。结论: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方便、快捷、费用低廉、准确性高,但仍存在误诊、漏诊现象,必须不断优化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方法,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李莺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腕踝针对常见运动损伤镇痛效果的比较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常见的三类运动损伤(关节扭伤、骨折、肌肉撕裂)的镇痛效果。方法:27例关节扭伤患者、25例骨折患者、26例肌肉撕裂伤患者均采用腕踝针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5min、15min、30min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现时疼痛强度(PPI)评价镇痛效果。结果:治疗5min后,三类运动损伤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min、30min后,关节扭伤总缓解率显著高于骨折和肌肉撕裂(P<0.05);VAS、PPI评分均表明腕踝针治疗对三种运动损伤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中对关节扭伤的镇痛效果好,其次为骨折和肌肉撕裂。结论:腕踝针治疗对关节扭伤、骨折和肌肉撕裂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对关节扭伤的镇痛效果尤为显著。

    作者:蔡雄茂;吴巧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少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后两组QOL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较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丽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针药并施治疗耳鸣验案一则

    升清降浊是治疗耳鸣的有效原则,局部及辨证取穴结合,针灸与中药并施,标本同治,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波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期综合治疗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比较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与恢复期开始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53例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根据介入时机分成早期组(27例)和恢复期组(26例),早期组术后第3天开始即介入综合治疗,恢复期组术后30天X线检查骨折部位对位正确、稳定并拆除外固定后介入综合治疗,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早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恢复期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治疗能大限度防止膝关节骨折术后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恢复肢体功能。

    作者:古丽梅;廖亮华;叶志卫;周冰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