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误诊、漏诊病例分析

李莺莺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超声诊断, 误诊, 漏诊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实际应用价值,探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探讨误诊、漏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99例患者中,共出现误诊、漏诊11例,其中输尿管上段4例,输尿管中段5例,输尿管下段2例。结论: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方便、快捷、费用低廉、准确性高,但仍存在误诊、漏诊现象,必须不断优化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方法,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准确性。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后两组QOL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较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丽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新生儿抚触对早产儿胰岛素分泌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对早产儿胰岛素分泌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我院新生儿科59例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每天予新生儿抚触,对照组不予抚触,比较两组体重、血清胰岛素(INS)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的变化。结果:出生第10天治疗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空腹血清胰岛素(INS)水平及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能提高早产儿胰岛素分泌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加早产儿体重。

    作者:李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蒋氏正骨法治疗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蒋氏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蒋氏正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P=0.0277<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蒋氏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

    作者:蒋涛;刘毅斌;郭庆军;陈飞;吴志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罗才贵教授的痹证辨治浅析

    罗才贵教授系第五批全国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伤科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临证40余载,熟读中医经典和广泛搜治疑难杂症,对痹证的辨证论治具有独特见解。吾师认为:痹证发病正虚为本,肝脾肾亏虚为主要病机,邪实为标,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终至气滞、痰凝、血瘀而胶结不解,渐成难愈顽痹。临床诊疗痹证多采用中医综合疗法,针药并用、内服外治、膏药外用疗效显著。

    作者:李庆兵;万义文;陈科汛;罗建;罗才贵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对妊高症产妇产后DVP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对妊高症产妇产后DVP的影响。方法:60例妊高症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常规护理和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对比两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和DVP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下肢肿胀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χ2=9.017,P=0.003<0.01);研究组DVP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χ2=4.706,P=0.030<0.05)。结论:早期体位干预和下肢按摩能有效促进妊高症产妇产后康复,降低DVP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湘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穴位按摩在习惯性便秘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在改善习惯性便秘患者症状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2例习惯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穴位按摩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62例患者中,痊愈52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16%。结论:穴位按摩在习惯性便秘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消除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赖性,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巩春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针药并施治疗耳鸣验案一则

    升清降浊是治疗耳鸣的有效原则,局部及辨证取穴结合,针灸与中药并施,标本同治,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波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黛力新辅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黛力新辅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服用奥美拉唑(20mg,bid),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服用黛力新(10.5mg,bi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71.94%(P<0.05)。结论:黛力新辅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培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00例前列腺增生应用盐酸坦洛新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盐酸坦洛新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4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0例,分别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及盐酸特拉唑嗪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前国际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率、残留尿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坦洛新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彦锋;车翠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92例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方法:92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均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并积极辅以树脂石膏固定桡骨骨折关节及前臂肌肉功能锻炼,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其中优57例,良27例,差8例,优良率为91.30%。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可有效减少桡骨远端骨折引起的并发症及不同程度的畸形、功能障碍,对患者腕管正中神经损伤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桑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采取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分析效果。结果:术后褥疮1例,尿路感染1例,采取相应处理后很快治愈。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138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无症状性冠心病(LCHD)患者、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36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的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其含量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LCHD组、SAP组、UAP组和AMI组的血清hs-CRP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AP组、UAP组和AMI组hs-CR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CHD组、SAP组、UAP组、AMI组的血清hs-CRP含量呈依次升高趋势,各组间hs-CRP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清hs-CRP能够反映冠心病的病变程度,hs-CRP含量随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而升高;检测血清hs-CRP有助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早期发现并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田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急性脑梗死采用银杏达莫辅助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银杏达莫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P=0.04618<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黎朝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痉挛性脑瘫跟腱延长术后踝关节继发钩状足1例报道

    痉挛性脑瘫罕见原发性钩状足,通常继发于跟腱延长术后,本文报道我院1例痉挛性脑瘫跟腱延长术后所致的钩状足的治疗体会。

    作者:陈大为;张新斐;陈小芳;刘群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尿中红细胞、白细胞的UF-1000i尿液分析与显微镜检测分析

    目的:分析UF-1000i尿液分析与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的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集1080例患者的尿液样本分别进行UF-1000i尿液分析、显微镜检测。结果:UF-1000i尿液分析相比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85.0%;白细胞灵敏度为92.68%,特异度为88.06%;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F-1000i尿液分析的符合率较高,但存在较多干扰因素,因此对结果异常的患者应进行显微镜复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梁振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吸入性肺炎新生儿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实验组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79<0.05);实验组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口周紫绀和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入性肺炎新生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宣传教育等,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甘油三酯(TC)、血清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1年后,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各项血脂指标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87例肝硬化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腺苷脱氨酶(ADA)的含量变化及AD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7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和8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ADA含量。结果:观察组血清A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ADA含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DA含量随Child-Pugh分级增加而升高。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ADA含量明显升高,且随病情加重呈相应升高;血清ADA是肝硬化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有效性实验室指标。

    作者:夏光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卢桂梅肝升肺降理论治疗中风后呼吸功能障碍经验总结

    卢桂梅教授为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其在治疗中风后呼吸功能障碍方面,根据肝升肺降理论调畅气机,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将整理跟师卢教授的学习笔记和临床医案,总结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作者:黄凡;原筝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常造成截瘫或四肢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站立及行走功能丧失,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恢复和提高步行能力是脊髓损伤患者的主要康复目标。本文总结近几年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康复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为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作者:曾海潜;罗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