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苑林
目的:探讨两种维护方法对夹子装置功能的影响。方法:10条新购买的夹子装置编号,1~5号为A组,6~10号为B组,两组使用后均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进行超声清洗,A组干燥后用医用润滑液润滑先端部再行压力蒸汽灭菌,B组干燥后行压力蒸汽灭菌,按夹子装置编号累计使用次数、出现故障次数。结果:B组使用过程中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夹子装置清洁干燥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维护效果较好。
作者:纪浩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宣传教育等,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甘油三酯(TC)、血清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1年后,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各项血脂指标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卢桂梅教授为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其在治疗中风后呼吸功能障碍方面,根据肝升肺降理论调畅气机,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将整理跟师卢教授的学习笔记和临床医案,总结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作者:黄凡;原筝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近年来,越来越多护理界人士在教育和临床实践领域开始重视、强调和应用评判性思维,其特点为主动性、独立性、反思、全面审视、有说服力的评判,国际护理界已通过大量研究证实评判性思维在护理教育、临床实践及护理科研中有着重要意义;但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较少,而护士长通过运用评判性思维实施护理管理可树立新型护理管理理念,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使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和优护服务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欧艳;麦海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鼻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180例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均给予服用罗红霉素胶囊,观察组则配合鼻负压置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P<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鼻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可作为首选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谭罗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升清降浊是治疗耳鸣的有效原则,局部及辨证取穴结合,针灸与中药并施,标本同治,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波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从针灸疗法、耳穴压豆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等方面综述了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应用前景。
作者:陈伟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木行人多偏气郁质,火行人多偏阴虚质、气虚质,土行人多偏于痰湿质、湿热质,金行人多偏于阴虚质,水行人多偏阳虚质。应根据中医五行人体质差异针对性地进行养生保健,如木行人应疏肝调肝,火行人多养心,土行人多补脾健胃,金行人多养阴润肺,水行人多养肾补肾。
作者:赵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50例BPH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IPSS、QOL评分及Qmax、PVR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TURP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前列腺增生症状,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BPH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培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初期外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初期外伤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及石膏外固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桃红四物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48<0.01);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后7天观察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血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初期外伤性骨折可有效缓解肿痛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文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申时艾灸至阴穴纠正胎位不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胎位不正孕妇按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申时艾灸至阴,对照组常规时间艾灸至阴,对比两组孕妇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申时艾条灸至阴穴能有效纠正胎位不正。
作者:吴东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糖尿病前期(PDM)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方法:512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HbAlc标准与OGTT试验诊断PDM,比较两种标准诊断的PDM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HbAlc诊断的PDM组患者TC、FPG、2hPG、HbAlc及LDL-C水平显著高于NGT组患者(P<0.05);OGTT诊断的PDM组患者TG、FPG、HbAlc及2hPG水平显著高于NGT组(P<0.05),HDL-C显著低于NGT组(P<0.05);HbAlc诊断的PDM组患者FPG、2hPG水平明显低于OGTT诊断的PDM组患者(P<0.05);HbAlc诊断的NGT组患者FPG、2hPG水平明显高于OGTT诊断的NGT组患者,而HbAlc水平低于OGTT诊断的NGT组患者(P<0.05)。结论:HbAlc与OGTT诊断的PDM患者均存在糖代谢脂代谢异常,但HbAlc诊断程度相对较轻,具有不同的DM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
作者:陈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43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每日肌注腺苷钴胺针1.5mg,治疗组则采用温针灸治疗(隔日1次),均以3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流变学变化情况,以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FPG、2hPG、HbA1c、全血粘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9%(P<0.05)。结论:温针灸可显著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糖和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
作者:佘卫吉;陈东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痛风湿热蕴结型住院患者采取针灸辨证取穴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4例(占50.0%),好转14例(占29.2%),未愈10例(占20.8%),总有效率为79.2%。结论:针刺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疗效显著。
作者:王洋;王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吞咽康复功能护理措施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14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吞咽康复功能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吞咽障碍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利于吞咽功能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桂香;沙丽曼;王雅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对妊高症产妇产后DVP的影响。方法:60例妊高症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常规护理和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对比两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和DVP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下肢肿胀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χ2=9.017,P=0.003<0.01);研究组DVP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χ2=4.706,P=0.030<0.05)。结论:早期体位干预和下肢按摩能有效促进妊高症产妇产后康复,降低DVP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湘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青春期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30例青春期单纯性肥胖患者采取穴位埋线连续治疗3月,观察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患者BMI指数、体重和腹围均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用于青春期单纯性肥胖的近期减重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薛岚显;赵盼;张裕焓;王沐飔;王润;杨思琦;张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患者焦虑的效果。方法:120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咯血患者随机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为8.21±1.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1.09分(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明显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叶和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6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研究组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7天后复查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7289>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手术创伤给儿童带来痛苦。
作者:梁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本文以治疗高血压病伴心动过缓的验案介绍,总结王清海老师治疗高血压病的脉胀理论的学术思想及其临床运用经验,并以此论圆机活法、执简驭繁地指导高血压病临床治疗。
作者:任建华;王清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