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维护方法对夹子装置功能的影响

纪浩旋

关键词:夹子装置, 高压蒸汽灭菌, 内镜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维护方法对夹子装置功能的影响。方法:10条新购买的夹子装置编号,1~5号为A组,6~10号为B组,两组使用后均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进行超声清洗,A组干燥后用医用润滑液润滑先端部再行压力蒸汽灭菌,B组干燥后行压力蒸汽灭菌,按夹子装置编号累计使用次数、出现故障次数。结果:B组使用过程中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夹子装置清洁干燥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维护效果较好。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例前列腺增生应用盐酸坦洛新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盐酸坦洛新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4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0例,分别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及盐酸特拉唑嗪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前国际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率、残留尿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坦洛新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彦锋;车翠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吸入性肺炎新生儿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雾化吸入α-糜蛋白酶,实验组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79<0.05);实验组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口周紫绀和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入性肺炎新生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138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无症状性冠心病(LCHD)患者、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36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的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其含量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LCHD组、SAP组、UAP组和AMI组的血清hs-CRP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AP组、UAP组和AMI组hs-CR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CHD组、SAP组、UAP组、AMI组的血清hs-CRP含量呈依次升高趋势,各组间hs-CRP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清hs-CRP能够反映冠心病的病变程度,hs-CRP含量随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而升高;检测血清hs-CRP有助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早期发现并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田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罗红霉素联合鼻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鼻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180例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均给予服用罗红霉素胶囊,观察组则配合鼻负压置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P<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鼻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可作为首选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谭罗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黛力新辅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黛力新辅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服用奥美拉唑(20mg,bid),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服用黛力新(10.5mg,bi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71.94%(P<0.05)。结论:黛力新辅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培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患者按其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分别采取康复训练、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3425<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志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非诺贝特对酿酒酵母基因表达谱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酿酒酵母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非诺贝特(100μg/mL)处理酿酒酵母90min后,抽提细胞RNA进行反转录荧光标记cRNA,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用激光扫描仪检测杂交信号,并用相应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诺贝特导致19个已知的基因表达明显上升(诱导倍数>1.5),同时导致14个已知的基因表达明显下降(抑制倍数>1.5);另外,非诺贝特显著诱导了α-亚麻酸、脂肪酸代谢和降解信号通路,抑制了丙酮酸和碳代谢、糖酵解和糖异生、二羧酸代谢等信号通路(P<0.05)。结论:非诺贝特可以明显调节脂肪酸、糖和尿酸代谢信号通路。

    作者:姚楠;崔井朝;孙冬梅;陈玉兴;曾晓会;赵自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采取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分析效果。结果:术后褥疮1例,尿路感染1例,采取相应处理后很快治愈。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妊娠期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在常规围产期保健基础上采取妊娠期血糖管理,同期9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予常规围产期保健,记录两组对象母婴并发症、分娩方式、死亡率。结果:两组对象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管理可有效保证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及围产儿生命安全。

    作者:姜孝玫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对妊高症产妇产后DVP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对妊高症产妇产后DVP的影响。方法:60例妊高症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常规护理和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对比两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和DVP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下肢肿胀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χ2=9.017,P=0.003<0.01);研究组DVP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χ2=4.706,P=0.030<0.05)。结论:早期体位干预和下肢按摩能有效促进妊高症产妇产后康复,降低DVP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湘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明确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探讨不同部位、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型号留置针对留置时间的影响。

    作者:俞燕;黄小萍;汪利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48例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48例肩周炎患者均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18例,好转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疗效满意。

    作者:迟海霞;张学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破血通络中药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破血通络中药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3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营养脑细胞、降颅压、对症治疗等常规处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破血通络方剂(全蝎、蜈蚣等),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BI评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GQOL-74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破血通络中药能提高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泽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脑梗死后吞咽困难康复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吞咽康复功能护理措施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14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吞咽康复功能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吞咽障碍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利于吞咽功能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桂香;沙丽曼;王雅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益气通窍汤辅助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通窍汤辅助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13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给予静滴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口服盐酸氯吡格雷和盐酸氟桂利嗪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则联合服用益气通窍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hs-CRP、TNF-α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窍汤辅助治疗TIA可提高疗效,改善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满堂;吴相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92例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方法:92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均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并积极辅以树脂石膏固定桡骨骨折关节及前臂肌肉功能锻炼,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其中优57例,良27例,差8例,优良率为91.30%。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可有效减少桡骨远端骨折引起的并发症及不同程度的畸形、功能障碍,对患者腕管正中神经损伤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桑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显微手术配合伽玛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综合治疗以减少相关并发症。方法:应用显微手术配合伽马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70例,并获得完整的随访资料,观察其术后情况。结果:经过6~12个月随访,肿瘤体积缩小48例(68.57%),不变20例(28.57%),增大2例(2.86%);听力保留率为72.00%,出现患侧面神经一过性受损2例(3.3%)。结论:显微手术配合伽玛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颅神经损害,对听神经瘤有较高的肿瘤生长控制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作者:陈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中医五行人体质差异

    木行人多偏气郁质,火行人多偏阴虚质、气虚质,土行人多偏于痰湿质、湿热质,金行人多偏于阴虚质,水行人多偏阳虚质。应根据中医五行人体质差异针对性地进行养生保健,如木行人应疏肝调肝,火行人多养心,土行人多补脾健胃,金行人多养阴润肺,水行人多养肾补肾。

    作者:赵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Ⅱ型糖尿病人出院指导方法和体会

    目的:Ⅱ型糖尿病人出院指导的方法和体会展开研究分析。方法:482例Ⅱ型糖尿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治疗组采取综合出院指导方法,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和护理质量。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优良率为92.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6%(P<0.01);治疗组满意度为98.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8%(P<0.01)。结论:Ⅱ型糖尿病人予以出院前综合指导利于患者树立正确疾病观,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孙丽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50例BPH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IPSS、QOL评分及Qmax、PVR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TURP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前列腺增生症状,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BPH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培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