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红霉素联合鼻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疗效观察

谭罗荣

关键词:儿童鼻窦炎, 罗红霉素, 鼻负压置换,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鼻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180例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均给予服用罗红霉素胶囊,观察组则配合鼻负压置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P<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鼻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可作为首选的辅助治疗方法。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例前列腺增生应用盐酸坦洛新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盐酸坦洛新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4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0例,分别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及盐酸特拉唑嗪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前国际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率、残留尿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坦洛新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彦锋;车翠叶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中医五行人体质差异

    木行人多偏气郁质,火行人多偏阴虚质、气虚质,土行人多偏于痰湿质、湿热质,金行人多偏于阴虚质,水行人多偏阳虚质。应根据中医五行人体质差异针对性地进行养生保健,如木行人应疏肝调肝,火行人多养心,土行人多补脾健胃,金行人多养阴润肺,水行人多养肾补肾。

    作者:赵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常造成截瘫或四肢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站立及行走功能丧失,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恢复和提高步行能力是脊髓损伤患者的主要康复目标。本文总结近几年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康复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为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作者:曾海潜;罗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小儿推拿四种常用退热手法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小儿推拿四种常用手法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月及打马过天河的即时退热效应。方法:将中高热患儿141例随机分为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月和打马过天河四个治疗组和常规手法对照组,分别施以相应手法治疗,观察其退热情况。结果:治疗后,四种手法的治疗组体温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予打马过天河治疗后其体温均显著低于其余手法(P<0.05)。结论:小儿推拿四种常用手法确有即时退热功效,而以打马过天河退热能力强。

    作者:徐玲琳;邹维宇;廖品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一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所致精神症状的治疗及护理

    急性硫化氢中毒所致神经系统损害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问题,其治疗方法包括镇静治疗、氧疗等。本文总结急性硫化氢中毒所致精神症状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作者:陆飞;叶荣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脑梗死后吞咽困难康复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吞咽康复功能护理措施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14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吞咽康复功能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吞咽障碍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利于吞咽功能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桂香;沙丽曼;王雅慧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六经辨证之三阳病本质初探

    本文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探析六经辨证中三阳病病变本质特点,认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即机体感受外邪后的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病理生理表现的“症候群”。

    作者:余焙佳;王静;周振婷;高怡婷;曲宏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明确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探讨不同部位、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型号留置针对留置时间的影响。

    作者:俞燕;黄小萍;汪利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乡镇卫生院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本文分析乡镇卫生院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过大、抗生素使用不当、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过长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临床应禁止抗生素滥用,早发现早治疗,建立健全完善的乡镇卫生院护理制度,以降低乡镇地区呼吸内科疾病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进而提高老年患者呼吸内科疾病的康复率。

    作者:蒙信川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脊柱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从病因出发,早期积极进行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术前进行高危人群的评估和相关手术的心理辅导;术中配合医师,尽量减轻危险因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并鉴别相似疾病症状、体征,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协助医师落实预防性抗凝治疗。

    作者:柳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综合物理因子联合可调节式肘关节固定器对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物理因子治疗联合可调节式肘关节固定器应用于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40例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予综合物理因子治疗(蜡疗、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可调节式肘关节固定器,康复治疗8周后通过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319<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肘关节Mayo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肘关节活动范围及日常生活能力Mayo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物理因子联合肘关节固定器对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良好,能有效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肘关节活动范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尊武;周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妊娠期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在常规围产期保健基础上采取妊娠期血糖管理,同期9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予常规围产期保健,记录两组对象母婴并发症、分娩方式、死亡率。结果:两组对象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管理可有效保证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及围产儿生命安全。

    作者:姜孝玫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破血通络中药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破血通络中药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3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营养脑细胞、降颅压、对症治疗等常规处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破血通络方剂(全蝎、蜈蚣等),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BI评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GQOL-74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破血通络中药能提高中风偏瘫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泽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口腔颌面部皮瓣移植术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皮瓣移植术的护理注意事项,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行口腔颌面部皮瓣移植术的47例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提出相应护理措施和并发症预防方法。结果:47例患者均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皮瓣成活率达100%。结论:口腔颌面部皮瓣是否移植成功,需要医生专业的手术技巧,也需要护理人员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急性脑梗死采用银杏达莫辅助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银杏达莫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P=0.04618<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黎朝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夜啼60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夜啼的疗效。方法:对60例小儿夜啼症患儿辨证取穴施以小儿推拿手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儿均临床治愈。结论: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夜啼具有疗效好、疗程短、无痛苦等优点,可避免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作者:王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王清海教授治疗高血压伴心动过缓的临床经验

    本文以治疗高血压病伴心动过缓的验案介绍,总结王清海老师治疗高血压病的脉胀理论的学术思想及其临床运用经验,并以此论圆机活法、执简驭繁地指导高血压病临床治疗。

    作者:任建华;王清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乳腺肿瘤患者创伤后成长研究进展

    本文就创伤后成长的内容,乳腺肿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现状、作用、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制定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李铁;胡耶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妊娠终止时机对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讨妊娠终止时机对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分析48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新生儿Apgar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终止妊娠时间≤孕34周、孕35~36周及孕周≥37周,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终止妊娠时间≤孕34周新生儿窒息率、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5~36周及孕周≥37周终止妊娠(P<0.05)。结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应以新生儿存活和孕产妇健康为原则,综合考虑孕产妇病情和胎儿成熟度选择孕周34周后终止妊娠。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读《内经》--浅谈中医养生理论

    《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古代医学的大百科全书,其在养生方面的独到见解至今仍有着深远影响,成为后人们效法的准则。本文将从内经的养生观探讨中医养生理念。

    作者:王永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