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蓉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防对策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针对性护理(心理护理、围术期全程护理、紧急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术后出血原因较多,加强围术期的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
作者:张银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升清降浊是治疗耳鸣的有效原则,局部及辨证取穴结合,针灸与中药并施,标本同治,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波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两种维护方法对夹子装置功能的影响。方法:10条新购买的夹子装置编号,1~5号为A组,6~10号为B组,两组使用后均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进行超声清洗,A组干燥后用医用润滑液润滑先端部再行压力蒸汽灭菌,B组干燥后行压力蒸汽灭菌,按夹子装置编号累计使用次数、出现故障次数。结果:B组使用过程中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夹子装置清洁干燥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维护效果较好。
作者:纪浩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综合物理因子治疗联合可调节式肘关节固定器应用于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40例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予综合物理因子治疗(蜡疗、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可调节式肘关节固定器,康复治疗8周后通过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319<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肘关节Mayo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肘关节活动范围及日常生活能力Mayo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物理因子联合肘关节固定器对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良好,能有效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肘关节活动范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尊武;周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痛风湿热蕴结型住院患者采取针灸辨证取穴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4例(占50.0%),好转14例(占29.2%),未愈10例(占20.8%),总有效率为79.2%。结论:针刺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疗效显著。
作者:王洋;王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常见的三类运动损伤(关节扭伤、骨折、肌肉撕裂)的镇痛效果。方法:27例关节扭伤患者、25例骨折患者、26例肌肉撕裂伤患者均采用腕踝针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5min、15min、30min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现时疼痛强度(PPI)评价镇痛效果。结果:治疗5min后,三类运动损伤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min、30min后,关节扭伤总缓解率显著高于骨折和肌肉撕裂(P<0.05);VAS、PPI评分均表明腕踝针治疗对三种运动损伤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中对关节扭伤的镇痛效果好,其次为骨折和肌肉撕裂。结论:腕踝针治疗对关节扭伤、骨折和肌肉撕裂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对关节扭伤的镇痛效果尤为显著。
作者:蔡雄茂;吴巧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比较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与恢复期开始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53例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根据介入时机分成早期组(27例)和恢复期组(26例),早期组术后第3天开始即介入综合治疗,恢复期组术后30天X线检查骨折部位对位正确、稳定并拆除外固定后介入综合治疗,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早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恢复期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治疗能大限度防止膝关节骨折术后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恢复肢体功能。
作者:古丽梅;廖亮华;叶志卫;周冰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初期外伤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初期外伤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及石膏外固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桃红四物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48<0.01);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后7天观察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血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初期外伤性骨折可有效缓解肿痛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文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5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24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1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芝芝;王红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实际应用价值,探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探讨误诊、漏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99例患者中,共出现误诊、漏诊11例,其中输尿管上段4例,输尿管中段5例,输尿管下段2例。结论: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方便、快捷、费用低廉、准确性高,但仍存在误诊、漏诊现象,必须不断优化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方法,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李莺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黛力新辅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服用奥美拉唑(20mg,bid),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服用黛力新(10.5mg,bi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71.94%(P<0.05)。结论:黛力新辅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培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Ⅱ型糖尿病人出院指导的方法和体会展开研究分析。方法:482例Ⅱ型糖尿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治疗组采取综合出院指导方法,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和护理质量。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优良率为92.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6%(P<0.01);治疗组满意度为98.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8%(P<0.01)。结论:Ⅱ型糖尿病人予以出院前综合指导利于患者树立正确疾病观,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孙丽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在常规围产期保健基础上采取妊娠期血糖管理,同期9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予常规围产期保健,记录两组对象母婴并发症、分娩方式、死亡率。结果:两组对象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管理可有效保证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及围产儿生命安全。
作者:姜孝玫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外伤、退行性病变、炎性疾患等原因所致的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半月板全切除术、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缝合修补术、留置保守处理、异体半月板移植及组织工程,术后及时、准确的康复锻炼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尤其重要。
作者:闫虎;孙远标;孙力盟;张秋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罗才贵教授系第五批全国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伤科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临证40余载,熟读中医经典和广泛搜治疑难杂症,对痹证的辨证论治具有独特见解。吾师认为:痹证发病正虚为本,肝脾肾亏虚为主要病机,邪实为标,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终至气滞、痰凝、血瘀而胶结不解,渐成难愈顽痹。临床诊疗痹证多采用中医综合疗法,针药并用、内服外治、膏药外用疗效显著。
作者:李庆兵;万义文;陈科汛;罗建;罗才贵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本文探讨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应细致观察病情,及时处理、防止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急性硫化氢中毒所致神经系统损害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问题,其治疗方法包括镇静治疗、氧疗等。本文总结急性硫化氢中毒所致精神症状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作者:陆飞;叶荣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古代医学的大百科全书,其在养生方面的独到见解至今仍有着深远影响,成为后人们效法的准则。本文将从内经的养生观探讨中医养生理念。
作者:王永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采取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分析效果。结果:术后褥疮1例,尿路感染1例,采取相应处理后很快治愈。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方法:92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均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并积极辅以树脂石膏固定桡骨骨折关节及前臂肌肉功能锻炼,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其中优57例,良27例,差8例,优良率为91.30%。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可有效减少桡骨远端骨折引起的并发症及不同程度的畸形、功能障碍,对患者腕管正中神经损伤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桑斗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