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晓军;彭华;林虹
目的观察应用内科治疗重症胰腺炎,对血浆IL-6、IL-8及内毒素(ET)的影响.方法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浆IL-6、IL-8及ET的含量,并与同期外科组比较.结果内、外治疗均可降低血浆IL-6、IL-8及ET的含量,但外科治疗可引起一过性IL-6、IL-8及ET升高(P>0.05),以后随之降低.结论治疗效果与降低血浆IL-6、IL-8及内毒素及有关外科组死亡率与IL-6、IL-8及ET持续增高有关.
作者:赖少彤;米良田;鲍秀琦;蒋俊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对338例侵及邻近器官的中、晚期直肠癌施行后盆腔脏器整块切除术,可获得较好的根治效果.方法对直肠癌侵及子宫、阴道的病人行后盆脏器整块切除,同时行盆腔侧方淋巴结清除.结果术后局部复发64例,占19.3%.生存5年以上者184例,5年生存率为55.4%.结论对局部较固定的直肠癌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必须按根治原则彻底切除周围组织,并彻底清除淋巴结,才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思杰;马思平;王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放化疗为主,其次有免疫治疗、中医中药、高频透热和超声聚焦等等,而化学治疗的重要性在肿瘤的整个综合治疗中越来越明显:许多术后复发和转移的肿瘤患者只能作化疔控制症状、部分肿瘤在初诊时即失去手术机会而成为化疗的适应证、新辅助化疗亦成为消除体内微小转移灶,降期降级、缩小肿瘤利于手术分离的重要手段.
作者:徐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因为目前尚无很好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要清除病毒必须提高机体免疫力外,还需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单独使用某种抗病毒药物时在25%~40%患者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抗病毒治疗效果,但不满意.
作者:杨争远;尹北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对高龄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LVH)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年龄≥80岁的高血压病患者65例,其中高血压控制组35例,高血压未控制组30例,使用超声心动图方法检测患者左室结构和左室功能.结果高血压未控制组较高血压控制组的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明显增加(P<0.01);舒张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减慢;心房收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及A/E比值加大(P<0.05).结论降压治疗可逆转或延缓高龄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作者:黄为民;吴戴红;刘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使用HLFOXA(羟基喜树碱Hydroxycarnptothecin HCPT,甲酰四氢叶酸Calcium Folinate CF,氟尿嘧啶5-fluarouracil 5-FU,草酸铂Oxaliplatin L-OHP.)方案全身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肠道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1例进展期胃肠道癌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其中胃癌11例,采用ELF(鬼臼乙叉甙Etoposid VP-16,甲酰四氢叶酸Calcium Folinate CF,氟尿嘧啶5-fluarouracil 5-FU.)方案;大肠癌15例,采用LF(甲酰四氢叶酸CalciumFolinate CF,氟尿嘧啶5-fluarouracil 5-FU.)方案.治疗组25例,胃癌14例,大肠癌11例,均采用HLFOXA方案作全身联合化疗.结果治疗组胃及肠道癌的有效率分别为:57.1%和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和20%,治疗组不良反应以末梢神经感觉异常和皮疹为主,均能耐受和可逆.结论HLFOXA方案治疗进展期胃肠道癌有肯定的近期疗效,虽然同样有毒副反应,但大多能耐受,且可预防和治疗.
作者:徐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医学水平不断提高,新的诊疗方法越来越多.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位护理人员必须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不断学习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应有新知识来提高护理水平.护生通过临床带教老师的传教,全面领会操作技能,不断提高自己,以达到目标要求.
作者:潘雪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莱姆病的神经系统损害又称神经莱姆病,以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多样化且无特异性为特点,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有神经系统损害的莱姆病72例总结如下.
作者:徐梅;王志华;王东晓;梅淑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计算因子K判断实验室室内质控中失控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严格按照日常操作常规做高、中两个水平的室内质控,同时详细记录试剂的配制时间、质控品和校准物的复溶时间、计算因子K值、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项目.结果在采用终点法测定时,K值可用于鉴别失控原因来自校准物亦或是质控物,在采用酶速率法的试验中,试剂的不稳定常常引起较大的批间误差,试验证明,使用带标准的速率法可以有效防止试剂的批间误差.结论通过计算因子K来正确判定试验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作者:蔡萍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568例的肺癌、乳腺癌病人全身骨显像进行了分析,研究核素骨显像对诊断转移性骨肿瘤是否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方法对肺癌250例,乳腺癌318例,采用常规扫描检查方法.结果肺癌、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8%和38.68%,肺癌骨转移单发性为31.03%,多发性为68.97%.乳腺癌骨转移单发性为51.22%,多发性为48.78%.结论肺癌、乳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以肋骨、胸骨、胸椎及腰椎为著.关于骨转移发展规律,由于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核素治疗骨转移,疗效显著,全身骨显像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的评价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作者:左晓军;彭华;林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兔半月板软骨损伤修复的条件.方法选用健康青紫兰兔48只,首先在兔半月板上造成统一的无血运区损伤模型.随机将兔分成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FGF治疗组、FS治疗组和FGF/FS治疗组.术后2周、6周、12周分批处死动物,进行大体形态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FS治疗组能形成疤痕组织愈合;FGF治疗组对无血运区裂伤愈合无明显影响,而对半月板边缘滑膜中成纤维细胞有促增殖作用;FGF/FS治疗组为纤维软骨样组织愈合,但其愈合组织与正常半月板组织仍有差异.结论应用FGF与FS复合物治疗半月板无血运区的损伤是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作者:熊建义;王大平;肖建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脑梗塞发病率高,虽然现代对其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其后遗症发生率仍很高.在存活者中,约60%~80%遗留不同程度的生理、认知、心理和社会障碍,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庞思思;陈喜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的应用、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腹腔镜技术对3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全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保肛根治术,并对手术操作、并发症的出现及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8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完成手术,保肛率100%.手术时间145~320min,平均165min,术中出血20~100ml,平均50ml;术后2~3天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时间5~16天,平均8天.术后8例患者应用了止痛剂,无因术后并发症而死亡的病例.结论用腹腔镜方法行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不仅可达到开腹根治术的目的,而且具备操作安全、微创、恢复快、保肛率高的优点.但其远期疗效有待大宗病例的随访观察.
作者:王东亚;王存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997年1月~2003年1月,我院用白介素-2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32例,对治疗效果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毛红;王爱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固定资产费用具有金额大、回收周期长、并且在回收过程中有较多人为因素存在的特点,因而其回收较其他费用难度大,清理报废时还往往伴有大量损失.
作者:朱明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24岁,因闭经54天,间歇性无痛性阴道大流血10h,于2003年3月20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3年1月24日.闭经后胃区不适,无恶心、呕吐,无腹痛及阴道流血史.
作者:刘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60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联合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pH、PaO2、PaCO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仅PaO2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iPAP呼吸机在提高pH、PaO2,降低PaCO2方面疗效显著,是无创性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雨田;周贤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是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执行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1].由于高精度的放疗治疗机,包括模拟定位机、治疗计划系统(TP3)和CT、MRI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不仅可得到高精度的肿瘤定位、高精度的治疗计划设计,而且还可得到高精度的治疗.
作者:刘根华;吴金明;丁生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泛发性顽固性扁平疣7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衍振;高霞;孙谋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脂类虽然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发挥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但是血脂水平的升高也是动脉粥样硬化(Athcrosclcrosis,AS)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AS现象多见、严重,并导致冠心病(CHD)和缺血性脑卒中(ICVD).血浆脂质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其蛋白质部分称为载脂蛋白(aDoliprotein,Apo).
作者:许子华;刘惠英;孙宝清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