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莉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PHP治疗21例肱骨近端骨折,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1例患者平均随访10.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7周.按Neer评分标准:其中优11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0.9%.结论:LPHP具有固定可靠、减少软组织损伤、血运破坏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雷卫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1 病例资料2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男8例,女17例.年龄60~74岁;平均68.1岁.受伤距复位时间短2天,长11天,平均5天.骨折部位为T11有8例,T12有2例,L13有15例,其中单纯压缩椎体1/3有15例,约1/2有7例,>1/2有3例.伴有附件骨折、椎体脱位、侧方压缩4例.25例患者脊柱均有不同程度的成角畸形.
作者:罗志安;邵丽萍;邓燕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老年肝肾阴虚型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口服,疗程均3个月.观察两组视力及眼底病变的疗效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视力有显著改善;血浆内皮素含量在治疗后明显下降,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西药治疗老年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张福园;张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其治愈率和有效率.结果和结论:小针刀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3.75%和95.73%.西药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9.17%和80.21%.进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小针刀配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尹成新;时姝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牵引、低周波及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方法:对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我们分别采用牵引+低周波治疗仪+针灸综合治疗、牵引+针灸、牵引+低周波三种治疗方法来对比疗效.结果:牵引、低周波治疗及针灸三联综合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63.64%,总有效率95.45%;对照1组治愈率34.38%,总有效率81.25%;对照2组的治愈率36.11%,总有效率83.33%.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结论:将牵引、低周波及针灸三种治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三位一体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得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78例社区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38例患者仅给予常规神经药物治疗,而观察组40例患者则采用包括神经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康复干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估,并对其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数据(P<0.05).讨论:综合康复干预能够有效帮助社区脑卒中患者进行全面康复,是脑卒中患者进行功能恢复的理想选择.
作者:孙显辉;罗宙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笔者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了100名患者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和基础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治疗前后的CSS和ADL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得出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有效减少了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脑卒中患者治疗恢复.
作者:孙丽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使用平衡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治疗.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用平衡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简单方便,效果明显,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谷录军;万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火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针刀加火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30例.结果:有效率达100%,随访无复发.结论:小针刀结合火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见效快、痛苦小,疗效满意.
作者:王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椎间盘激光减压联合中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4例在pldd激光减压和颈椎硬膜外神经阻滞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对照组42例单独采用pldd椎间盘激光减压和硬膜外神经阻滞.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73.3%.P<0.01.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椎间宝石激光减压联合中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田兴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生治疗.目前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概况如下:常规护理、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
作者:张桂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1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颈椎电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法治疗.分别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眩晕评分.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眩晕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普外科病人的术后分级护理中,手术风险评分的使用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9月~2011年6月间手术病人43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比组.其中实验组220例,对比组210例.实验组运用手术风险评分对病人进行术后护理分级,并根据分级的结果进行护理工作.对比组则按照医师下达的护理级别进行护理工作.术后一周,实验组和对比组分别对手术病人进行基础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并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平均得分为95.78,护理服务满意度平均得分为96.55.对比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平均得分为92.63,服务满意度为93.12(P<0.05).对比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比组.结论:手术风险评分在普外科病人术后分级护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聂祖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院妇科采用温经汤合少腹逐瘀汤与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取得了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痛经病人均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并伴月经周期发作,且连续发作3次以上,并经妇科检查以排除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经中医辨证,证属寒凝血瘀,其症状如下:
作者:黄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经皮尺骨克氏针固定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前臂双骨折运用经皮尺骨克氏针固定并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进行复位治疗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24个月.38例均在3个月内骨性愈合;除3例前臂旋转功能10°左右受限,后经中药熏洗、功能锻炼恢复96%,余均完全恢复正常.结论:经皮尺骨克氏针固定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方法疗效好,创伤小,预后良好,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凯;任雪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文章总结介绍了32例难复性肩关节脱位病例,通过椅背复位法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该复位法简便、易行,一人操作,患者痛苦小,医者省力,复位成功率高,适合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吴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以四神聪为主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期间追踪观察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的资料,比较经针刺激四神聪为主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6例,对照组仅用舒筋通督手法推拿[1]36例,每天一次,疗程均为10天,2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参照张霆教授所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体征观察评分标准,通过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证候观察、体征观察及临床疗效,科学地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积分,治疗组由治疗前的17.637±4.193下降至治疗后的7.522±3.326,对照组由治疗前的18.037±4.193下降至治疗后的8.022±4.326,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有效率93.47%,对照组有效率94.44%,两组间在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四神聪为主穴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皆有明确疗效,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方法.
作者:徐华明;付玉智;朱金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解剖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自2006年3月-2010年12月这一时期来我院就诊的30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都采取在臂丛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待肿胀减退后进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的固定治疗.后记录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这30例患者进行手术后随访,随访时间都在4~17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在术后功能、肩关节活动范围以及解剖关系方面都恢复良好.结论:肩关节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在肩关节复位后仍有明显移位的患者,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及进行修复肩袖治疗,解剖钢板固定十分牢靠、全面,患者在早期可进行肩关节功能的锻炼,能使肩关节功能恢复到大程度.
作者:黄朝荣;梁小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讨论推拿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及疗效.方法:80例患者均进行推拿术治疗,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观察.结果:本组8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6.3%,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推拿术对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是非手术治疗中的理想的选择.
作者:蒋中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颞颌关节紊乱症是指影响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系统的一组疾病总称.其临床表现为颞颌关节疼痛,运动时弹响及开口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甚至影响说话及进食.笔者自2010年4月以来,采用电针加TDP(特定电磁波谱)照射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症60例,取得良好效果,同时设对照组50例进行了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谢晓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