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HS与PFN内固定术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姜力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摘要: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应用于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40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随即分为DHS组和PFN组,各70例,分别采用DHS及PFN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2-21个月至骨折愈合,PFN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均小于DHS组,其差距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应用于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具有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推广应用于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患者.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频电疗加口颜面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频电疗加口颜面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挑选我科2008~20010年7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给予低频电疗加口颜面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给予针灸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7.1% 和85.7%,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疗加口颜面肌训练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较单纯针灸治疗更有效.

    作者:欧建英;甑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艾灸条配合平衡火罐治疗肩周炎的护理

    目的:探究艾灸条配合平衡火罐法治疗肩周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行艾灸条配合平衡火罐法治疗的肩周炎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痊愈43例(66.15%),显效14例(21.54%),好转6例(9.23%),无效2例(3.07%),总有效率96.92%.结论:艾条灸与平衡火罐起到协同的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加强患者的功能性锻炼、活动筋骨、注意保暖,患者症状可以很快得到缓解.

    作者:潘冬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探讨26例腰椎椎弓峡部裂的CT诊断分析与治疗

    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的CT表现,提高诊断、鉴别诊断水平与手术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研究腰椎椎弓峡部裂病人共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23.2岁.所有病人均经过X线、CT、MRI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将椎间盘退变分为5级,椎体滑移4度分级,并且提出骶骨裂新的分型方法:A型骶骨椎板单侧发育不良,但与棘突仍有相连,仅仅为椎板之间有裂隙;B型骶骨双侧板均发育不良,棘突呈游离状态;C型骶骨椎板完全缺如,棘突缺如;D型骶骨裂合并其他畸形,如骶骨终板钩状、L5横突畸形、腰椎裂.结果:本组手术方式包括单椎节固定9例,单节段固定13例,2节段固定4例.随访26例,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11.2个月,随访疗效结果:优8例,良13例,可5例,差0例.结论:对于腰椎峡部裂合并骶骨裂病人手术选择的问题,建议应注意骶骨裂的分型、腰椎峡部裂的滑移程度及椎间盘退变情况.肥城中医院骨科展振江

    作者:肖卫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溃疡性结肠炎45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4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主要临床症状,以内科治疗为主.结论:通过掌握临床特点,结肠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加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了解,解除临床患者的 痛苦.

    作者:蔡玉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保儿安颗粒联合五维葡钙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保儿安颗粒联合五维葡钙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疗效.方法:78例小儿功能性腹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基础治疗 治疗组39例口服保儿安颗粒加五维葡钙治疗,疗程1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期间腹痛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保儿安颗粒联合五维葡钙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效果显著.

    作者:侯艳苗;刘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55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选择我院55例从2009的4月至2010年4月期间治疗的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50%的葡萄糖静脉注射,量在20至60ml,可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重复使用.接着以10%的葡萄糖进行静脉的滴注,可根据患者血糖的变化对用量进行合理调整.结果:只有1例老年患者由于不仅合并低血糖,并伴有肝恶性肿瘤、冠心病,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均明显好转或者治愈.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而延误抢救时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低血糖症的认识.

    作者:成天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冠心病应注意的问题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很多,主要概括为两种,适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的不同而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攻补兼施等治疗手法,切不能一攻到底或只知补虚而忽视疏导痰瘀.

    作者:王洪堂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锥颅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锥颅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出血量为30~60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早期的手术者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晚期的手术者.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量30~60ml的患者,特别是对于局限性的血肿,锥颅血肿引流术一个理想的选择.

    作者:龙定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拔伸旋转法治疗环枢关节半脱位的探讨

    环枢关节半脱位的病因与疗效.颈椎拔伸旋转法的具体操作和它的治疗探讨.

    作者:王有善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康复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70例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次级量表(ADAS-cog)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MOCA、MMSE、ADAS-cog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冉华云;李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2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与护理的效果.结果:32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随访中出现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9.4%,无感染死亡患者,Harris评分80分以上的24例,优良率75.0%,治疗效果非常满意.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术后治疗优良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翠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

    康复训练是新兴起来的学科,其在脑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脑瘫的患儿康复训练的重点是对头部、四肢、坐姿、爬行、站立、步行等进行训练,以促进患儿的肢体运动、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文通过结合相关文献及我院实际情况,对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张小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神经内科开展脑卒中康复探讨

    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长期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容易出现出现脑卒中,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给病人的家庭和社会带来较重的负担.本文结合基层医院的特点,探讨了神经内科如何进行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对相关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李海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

    目的:总结AMI病人早期rt-PA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接受rt-PA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资料.结果:根据患者药物使用不同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熟练的护理配合能尽早的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大限度挽救濒死心肌,减少并发症,降低心梗病死率.

    作者:罗英杰;肖建强;杨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病人均为住院初产妇.30例病人中尿潴留时间长者20天,短者3天,经过针灸治疗一次而愈者26例,治疗次数多者三次.

    作者:雷秋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针灸、口服中药、推拿加牵引相结合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加牵引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86.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赵清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减重步行训练辅助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效果

    目的:比较减重步行训练(STAT)配合常规康复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STAT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STAT组除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外,另给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如下评定:①功能性步行量表(FAC);②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量表,FMA);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Barthel 指数(MBI).结果:治疗后FAC、FMA及MB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治疗比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有更好的恢复效果.

    作者:林子玲;甄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主要是腰痛、腰部活动受限和典型的坐骨神经痛,常常坐骨神经痛伴随腰痛一起出现.本人近年来运用按摩为主治疗腰突54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针灸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针灸与推拿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痊愈率47.52%,显效率24 11%,好转率24.82%,总有效率96.4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辉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骨折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骨折的有效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0年11月重度颅脑损伤伴有多发性骨折患者108例,应用维持呼吸通畅、快速降低颅内压、及时纠正休克、保持静脉通路顺畅、早期心肺复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心电监护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经有效的急诊护理,108例患者中抢救脱险98例,临床治愈92 例,肢体残疾3例,植物生存2例,抢救中死亡10 例,成功率约为90.7%.结论:针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骨折患者,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救治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镜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