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凡;符逢春;袁通立;全韩;章学林;何湘兰;邹庆祥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晚期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积极合理的干预处理,可以提高围生儿成活率.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2月-2011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羊水过少孕妇576例做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羊水量正常的孕妇57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及分娩方式和围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发生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晚期妊娠羊水过少的孕妇,应积极合理的干预处理,选择合理方式终止妊娠,可以提高围生儿成活率.
作者:郑远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首选地西泮缓静脉注射,成人10-20mg,1mg/min缓静脉注射,儿童0.3-0.5mg/kg,根据病情控制及反复情况选择地西泮持续静脉滴注或地西泮1.5-2mg/kg.min持续泵入.同时苯巴比妥0.1g肌内注射,并0.1g肌肉注射,每4-6小时1次,维持2-3天后口服.结果:治愈43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91.5%.结论:癫痫持续状态控制时间是治疗关键,地西伴与苯巴比妥联用取得很好的疗效,积极处理癫痫持续状态病因至关重要.
作者:罗和平;罗菊兰;袁和生;廖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了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治疗慢性附件炎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210例附件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妇科千金胶囊组、抗生素组和联用组,每组患者70例.妇科千金胶囊组采用妇科千金胶囊进行治疗,抗生素组采用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进行治疗,联用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4个疗程后分析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妇科千金胶囊组、抗生素组和联用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5.7%、44.3%和77.2%,复发率为34.3%、47.1%和12.9%,不良反应主要有抗生素引起,其中以胃肠道为明显,妇科千金胶囊对抗生素引起的毒副作用有一定的消减作用.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马成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利用PNF技术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探讨其对关节主/被动活动度、疼痛、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影响,并研究治疗关节内、外骨折的差异性.方法:选取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共60例,患者术后病情稳定,视内固定牢固程度开始康复训练,早术后3天开始,迟术后2个月.分别分为关节内骨折,实验A组和对照B组;骨节外骨折实验C组和对照组D组.各组患者接受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等系统性训练,实验A、C组追加PNF技术治疗.分别治疗8周后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各组治疗前后主/被动关节活动度、VAS疼痛指数、肌力评定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与B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本体感觉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与B组之间、C组与D组之间本体感觉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B、D组治疗前后本体感觉无统计学意义.关节外骨折与关节内骨折对比,治疗后A、C组屈曲、旋前主/被动角度、旋后主动角度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B、D组屈曲主/被动角度具有统计学意义;各肌群肌力和本体感觉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NF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对肘关节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和疼痛缓解都有促进作用.
作者:车世钦;厉翠珍;赵萌萌;王凭;李敏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准确性的研究.方法:205名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考核,基于<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脏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对BLS操作流程的调整,即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C-A-B),通过记录每一周期的时间和操作的准确性,来判断护理人员操作的规范性.结果:95%的护理人员掌握了BLS调整后的操作方法,胸外按压合格率为95%,人工呼吸合格率为93%.结论:护理人员掌握了BLS调整后的操作流程,但是,在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操作准确性上有待加强,特别注重按压的速率和深度,对于BLS的成功非常重要.
作者:高思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佐治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佳.结论:双黄连注射液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任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乳果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便秘防治作用的应用观察.方法:选择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98例ACS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对照组给予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防治便秘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两周后,观察组防治便秘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防治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便秘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人性化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情况,分析其在护理工作的效果和护理内容.方法:以我院在2009年12月~2010年 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性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中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对手术产生的消极心理影响,提高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少芹;黄玉梅;龚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几乎不参加室间质评,所以要想取得满意的符合临床的检验结果,做好室内质控尤为重要.室内质控包括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其中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主要是由检验科来完成的,比较容易控制.这里主要谈的是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作者:卢宝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来研究出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本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非骨化性纤维瘤20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例全部为单发病灶其中下颌骨2例,股骨8例,胫骨5例,肋骨5例.讨论:根据X线分型不同,其鉴别诊断亦各有侧重.
作者:王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经验.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早期痰培养和痰标本的正确采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对肺部感染病人加强护理.结果:28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高热得到控制,痰量明显减少,11例症状好转;1例因肺部感染未能控制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精心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肺部感染非常重要,可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申香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医和西医诊断骨伤科疾病的角度不相同,我们应借助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加强中西医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融合,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本文就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张欣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笔者从本院住院病人有关资料中获悉,自2003年4月至2010年4月,共诊治洋地黄中毒患者41例,通过心电图改变,判断洋地黄用量,及时采取措施,受到较好效果.为抛砖引玉,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减少和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450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25~150min,平均40min.14例(3%)患者中转开腹,分别为:5例胆管损伤,3例胆总管电凝烧伤,4例因术中胆囊动脉出血,2例mirizzi综合征.结论:掌握好LC手术适应症,成熟的LC操作技巧,术中仔细处理胆囊三角,选择性安置腹腔引流管,适时中转开腹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腹腔镜切除胆囊应该是安全的.
作者:甘小海;刘社芽;曾宪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且将其分为两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同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且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随访,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在近期疗效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随访活动中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远期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且FEV1改善情况也好于西医治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同时对降低复发率及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引起腹部外科切口感染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6年1月-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17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81例患者中有切口感染者51 例,感染率2.86%(51/1781),年龄、肥胖、急诊手术、夏季手术、手术时间长、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情况及使用抗生素情况进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论:腹部外科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施.
作者:赵国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疗法穴位贴敷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干预效果.方法:利用穴位治疗贴贴敷于不同癌症患者的经穴等部位.结论:通过对88例晚期癌症患者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疼痛干预,观察、护理,认为穴位贴敷方法能有效减轻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提高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时宗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都会对病人乃至整个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家人要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对病人不能嫌弃,要给病人以心理上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休息,积极配合治疗,后达到真正治愈.
作者:徐萧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运用腰椎牵引,手法推拿治疗,电针刺法,药物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 例、对照组100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推拿和电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显效率68%;3年后随访无复发病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结论:腰椎牵引,手法推拿治疗,电针刺法,药物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张伟;段少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脾活血消萎汤及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0.0%(45/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30/40),P<0.05;且观察组的Hp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提高其治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蓉;姜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