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桑栀汤治疗小儿乳蛾68例

许勇章

关键词:小儿乳蛾, 中医药疗法
摘要:2006年8月~2010年8月我科运用桑栀汤治疗小儿乳蛾68例,临床疗效好.兹报道如下.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顽固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顽固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0例顽固性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细管闭式引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胸腔注射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3例,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细管闭式引流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谈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的培养

    从2009年开始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大批应届本科毕业生开始攻读中医临床专业学位,这给中医院校研究生培养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笔者提出应采用传统师承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并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刘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广州市越秀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中心城区近年来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的分析,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在全死因中的位次、分布特点及规律,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2006-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居民36282人的死亡原因监测资料,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死季节和并发疾病的心脑血管病死亡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根本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病者12997例,占全死因的35.82%;在死因顺位中分别位于第2和第4位.在死因为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当中,死于冠心病的比例高,占62.1%,其次为高血压,占18.8%.在死于脑血管病的人群中,脑梗塞及其后遗症居首,脑出血及其后遗症次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以老年人(70岁以上)为主,死因为冠心病者中,71~9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高;而且,80岁以下的年龄组男性人数均多于女性,80岁以上则女性多于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共存情况较常见.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广州市中心城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说明心脑血管疾病对我市居民健康已造成严重的危害,全社会必须重视这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何雅蔷;任泽舫;陈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药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的呼吸道疾病,起病多较缓慢,发病季节以冬春秋季为主,刺激性干咳为突出的表现,常伴发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

    作者:李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引起腹部外科切口感染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6年1月-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17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81例患者中有切口感染者51 例,感染率2.86%(51/1781),年龄、肥胖、急诊手术、夏季手术、手术时间长、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情况及使用抗生素情况进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论:腹部外科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施.

    作者:赵国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缺陷及其应对体会

    护理缺陷的含义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发生的不足、差错甚至事故.手术室护理缺陷导致的结果是多方面的,有的会耽误手术进程,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都应该充分的加以重视,不能掉以轻心.护理工作在手术进行中经常发生的护理缺陷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手术器材的预备、洗手护士工作、巡回护士等几个方面,这3方面仅仅是主要的表现情况,具体护理缺陷的发生,是很多诱因导致产生的.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有明显的差异,与不同职称、工龄、工作时段有关.针对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管理.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职业,手术室护理工作缺陷的原因很多,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特别是护理核心制度,并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强化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主动改善护患关系,避免和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谢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胸科手术术后镇痛(PC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 I~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组)各30例.术后的镇痛药物分别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记录术后O 4 8 12、24、48h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有镇痛效果及低的不良反应率,舒芬太尼组VAS评分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翊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脑卒中偏瘫的社区康复综述

    介绍脑卒中康复的基本分期进程,以及在不同分期当中的康复要点,从而避免一些康复中的误区.以及分析脑卒中偏瘫在社区中康复的重要意义.

    作者:汪康;赵敏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气功放松疗法在习服性疗法治疗耳鸣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耳鸣习服疗法(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是目前国外流行的治疗难治性耳鸣的综合疗法,其对症治疗中松弛训练占重要内容,本文试探讨气功放松疗法在习服性疗法治疗耳鸣中的应用体会,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在松弛局部肌肉以及放松患者精神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周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液灌流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血液灌流是内科常用的技术方法,近年来在皮肤科也得以广泛应用.目前血液灌流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血液灌流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文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7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辩证施护效果.方法:对27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辩证施护,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效果优于一般护理效果.结论:通过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志、膳食等进行辩证施护,临床护理效果肯定.

    作者:姚琴;温敏;马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方法及在基层医院开展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1年5月共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7例,其中慢性阑尾炎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0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6例.采用三孔法操作切除阑尾.结果:87例患者中,2例因阑尾坏疽穿孔并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解剖关系不清而中转开腹,术后切口感染,行换药处理后治愈.其余8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且术后无出血、切口感染、肠瘘、肠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操作简单可行,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代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方法研究

    目的:考察选择提取淫羊藿总黄酮的佳方法,研究超声法、超临界萃取法、半仿生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回流法、水煎煮法六种提取方法提取淫羊藿中总黄酮的提取效率.方法:采用754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用索氏提取法得的总黄酮含量高.结论:超声提取法是合适的提取方法.

    作者:刘明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治疗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术后病例6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有效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汤东伟;赖晓晖;黄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素监测及评价

    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素的使用情况,评价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5月妇产科150份剖宫产手术终末病历资料.结果:150例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全部使用了抗生素,其中应用一种抗生素的产妇为94.7%,阿奇霉索和头孢呋辛钠为使用频率高的抗菌素,疗程一般为5d.大多数产妇为手术后给药.结论: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存在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给药时机的不当、用药剂量的过大以及应用时间的过长,应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

    作者:梁英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推拿、按摩、点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

    目的:观察中药、推拿、按摩、点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应用独膝活络效灵丹方内服、使用按摩肌肉,屈膝环转拔伸关节、点按揉搓痛点穴位等手法.结果:总有效率为96.67%.提示:使用补益肝肾、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兼以祛风散寒的中药能有效治疗关节肌肉的疼痛麻木、推拿、按摩、点穴能促进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尤其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抬腿无力、屈伸困难,效果显著.刺激关节周围穴位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部分穴位除能疏通下肢经络,兼有补益肝脾肾,健步强身的作用.

    作者:王长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心血管病防治饮食指南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的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洋快餐的涌入,使我国传统的饮食模式受到极大的削弱与挑战,国人摄入的肉、蛋、奶、糖和油脂类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肥胖、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急剧上升.这预示着我国将在新世纪面临一个心血管疾病的高峰,预防问题迫在眉睫.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包括一些人群干预试验结果,都说明心血管病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的.在心血管病的防治措施中,合理调整膳食为防治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海平;齐德;鞠建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7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其中痊愈67例,放弃治疗8例,死亡2例.极大的提高了治愈率,减轻了后遗症的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杨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尿毒症所致皮肤水肿病人的疗效观察

    本文对48例伴中重度水肿的尿毒症患者实施皮肤护理,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从基础护理,局部护理,饮食调节等三方面进行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前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甲钴胺结合电针治疗面瘫30例

    笔者采用甲钴胺结合电针治疗面瘫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丽;杜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