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立明
人工流产是我国主要的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是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妊娠14周以内的孕妇.以前人工流产手术在无麻醉状态下进行,许多患者觉得疼痛难忍,甚至有疼痛性休克,给部分患者造成心理创伤,为了解除患者的痛苦,我院开展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无痛人流术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我院从2003年1月~2011年1月应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施行无痛人流术1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格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月我院糖尿病导致的外直肌麻痹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樟柳碱针,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肌注维生素B1针和维生素B12针.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有效、无效分别为36例(72.00%)、14例(28.00%)、0例(0%),总有效率达100%;而对照组患者的愈、有效、无效分别为21例(42.00%、20例(40.00%)、9例(18.00%),总有效率为82.0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较高.结论:采用复方樟柳碱治疗眼肌麻痹具有效果好、起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李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人口的老龄化也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会保健需求,人们在追求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同时,对预防保健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使人类健康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知识的需求,必须尽快发展社区护理.我国的社区护理事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已有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400 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将近1.2万个,创建了108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但是我国的社区护理事业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比如社区护士人力构成比偏低、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才较为缺乏、社区护理服务范围和内容较为有限、以及社区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等等.
作者:崔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适应全程的整体糖尿病教育模式,满足门诊病人的需要.方法:实施后组是由随专家出诊的糖尿病教育护士接诊,对患者进行随机教育,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教育计划,实施个性化教育;而仅有专家医师出诊的为实施前组.对两组患者在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上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门诊患者的遵医行为均优于实施前组(P<0.05).对就诊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实施后门诊人数增长为1464人次/年,患者复诊率也较前增加.结论:糖尿病教育护士随专家出诊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门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依从性,提升糖尿病教育护士角色认同,优化了就诊程序,值得推广.
作者:何晶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年来食管贲门狭窄行胃镜下扩张及支架植入术作为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的姑息治疗,为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的营养供给提供了一条快捷而有效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2007年5月~2010年3月,对9例食管贲门狭窄患者,1例误饮过氧乙酸液致食管狭窄的患者在内镜下行气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主要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陆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对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的认识.方法:对收治的7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寻找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相关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病、脑卒中以及年龄因素,为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了解相关危险因素的前提下,需要加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患者的护理及治疗,以防其发展至脑梗死
作者:刘苏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8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2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抗菌药物选用情况、术前预防用药方法、术后用药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的64例,占53.3%,不合理选用药物以氨曲南、头孢米诺、头孢派酮舒巴坦为主.术前预防用药时间不合理的41例,占34.2%,表现为手术结束时给予抗菌药物.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的109例,占89%,长达10天.结论: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选药混乱、高档,术前用药时间不规范,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医院应加大对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确保卫生部文件的落实执行,确保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苏碧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通过对170例无痛人流如下护理:术前详细询问病史,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情况,术后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真正做到了全程护理,精心护理,人性化护理,手术成功率达100%.
作者:朱华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实验组选取2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分两组,每组各20例,两组分别采用单一推拿手法治疗和单一中药治疗.结果:实验组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治疗的效果高于两组对照组(P<0.01).结论:在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能显著提高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疗效.
作者:周圣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新生儿惊厥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死亡率较高,是新生儿期急危重症之一,多发生于出生后第1周内,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逐渐下降.反复严重的惊厥发作易影响脑发育,出现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故早期明确病因,有效控制惊厥发作并及时对症处理,对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极为重要.我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新生儿惊厥病例97例,经积极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郭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状况的影响.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控制饮食、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自我检测在内的健康教育.结果:糖尿病患者在健康教育后遵医程度提高,其血糖水平和并发症亦得到显著改善.结论: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的地位至关重要.
作者:陈万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尿毒症患者由于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蛋白质合成明显减少加之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及长期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尿素氮迅速下降,晶体内吸收过多的水分,可促使晶体混浊和发生白内障.1因此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推广,尿毒症患者的死亡率逐步降低,2改善视力功能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本院2003年6月~2010年10月共收治48例﹙57眼﹚血液透析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24月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蓉;陈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人体动态的阴阳平衡中,阴是阳的物质基础.并且相对于阳来说,又具有形成较难,容易亏虚损伤,伤后难以恢复,甚至无法恢复而留下终生功能障碍的特点.正确认识这种特点,无论对于生活、养生保健还是临床辨证论治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子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肱骨外上髁炎是因急、慢性损伤而致的肱骨外上髁周围的无菌性炎症,以肘关节外侧疼痛,旋前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肱骨外上髁炎临床上一般采取局部封闭、针灸推拿按摩、中药热敷等方法治疗,有一定疗效.缺点是上述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疼痛症状缓解慢,治疗持续时间长.推拿按摩、浮针疗法综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具有疼痛症状缓解快,患者易于接受(不用打封闭)且该疗法无副作用,治疗持续时间短,是肱骨外上髁炎治疗方法中综合疗效较好的方法.
作者:周海涛;陈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推拿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09 年 2 月-2011 年 7 月来我科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患者 120 例,其中男性患者 48 例,女性患者 72 例,平均年龄 68 岁,病程 8-72d,所有患者均符合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诊断标准.将 120 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中药内服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推拿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针刺 1 次/ d.中药由专人水煎服每日 1 剂,15 日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30.0%),有效(40 0%),无效(30.0%),总有效率 79.0%;观察组患者显效(41.7%),有效(53.3%),无效(5.0%),总有效率 95%.结论:采用推拿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满意,副作用少.
作者:杨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疏理散结汤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36例,治疗组20例,采用口服自拟疏理散结汤治疗;对照组l6例,采用口服乳核内消颗粒.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对照组为50%.结论:治疗组在改善状况、消除肿块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选择性痔上粘膜环切术加直肠前壁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采用选择性痔上粘膜环切术加直肠前壁修补术治疗的直肠前突患者47例进行研究,均为女性患者,其中年龄分布为38.75±13.58岁,存在痔疮的患者为41例,占87.23%,10例患者有痔疮手术史.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为便秘、排便苦难和不净感、肛门存在下坠感且排便时间明显延长.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选择性痔上粘膜环切术加直肠前壁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对本研究47例患者手术后治疗效果分析研究显示,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后立即进行直肠指诊,指诊发现所有患者直肠原前突部位呈现明显的紧张状态.手术后治愈患者为38例,显效患者为9例,在手术后4~8周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自述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直肠指诊显示直肠袋装凹陷消失且每日排便正常.其中34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8周内进行复查均显示直肠前突明显改善且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选择性痔上粘膜环切术加直肠前壁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作者:宋兴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对242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42例手足口病均治愈.结论:手足口病若早期应用人免疫球蛋白抗病毒治疗,可缓解疾病进展,减少重症病例发生,加速疾病好转.
作者:陈兵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以及对患儿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符合标准的6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炎、吸氧、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观察组在上述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疗程3个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好,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患儿的肺功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万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感冒(common cold)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其中以冠状病毒和鼻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抗感冒药是临床常用的药物之一,因其为非处方药,又是复方制剂,且种类繁多,常用药物手册,如<新编药物学>均未把它单独列项,其各种成份的功效散见于各章节.而临床医师常在用药中出现明显错误.笔者参阅文献,结合临床,现浅谈几句.
作者:凌和水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