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红;王飞;唐鲁;张小桥
目的:设计神经内科患者失禁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观察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12月收入神经内科的108例失禁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3年1—6月收入神经内科的96例失禁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失禁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失禁相关性皮炎愈合时间及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22.92%)低于对照组(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 P<0.05);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愈合时间(4.42±1.17)d短于对照组的(5.36±1.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P<0.05);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4,P<0.01)。结论失禁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使失禁患者皮肤护理方法标准化,将皮肤护理的内容以护理路径的形式表现出来,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减轻失禁相关性皮炎的严重程度,缩短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病程。
作者:王清;沈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前临床所使用的一次性真空抽血管种类繁多,我科就有红头管、蓝头管、绿头管、紫头管及黑头管,且每种颜色又分长、短管。工作中抽血管放置容易杂乱,影响病区美观,且护士取用极不方便。我科采用塑料组合式零件盒放置一次性真空抽血管,起到有序放置,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莉;谢均;黄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 da Vinci Si surgical system )是目前先进的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是微创外科的革命性新技术,使用该系统可以让医生灵活、精确、舒适地进行手术,并且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手术周转率,提升医院临床及科研水平。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对整个外科手术观念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病种适应非常广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自2001年首次用于结直肠手术以来,多个国家先后进行了探索和试验[1-3],单纯的结肠或者直肠机器人手术并不困难,国际上已有很多相关报道,但是尚无开展完全机器人全结肠、直肠切除手术报道。2012年7月19日,济南军区总医院为一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成功实施了完全机器人全结肠、直肠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志红;王飞;唐鲁;张小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2013年6月2日,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管理团队赴新加坡参加为期14 d的高级护理人员专题培训。这次培训是由新加坡中侨集团日升培训机构组织主办,参加培训的人员为医院护理团队护士长以上干部,旨在通过赴外学习交流打造出一支视野宽、素质高、业务强的护理管理队伍,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此次培训在认真了解新加坡国情与医院护理架构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了新加坡符合国情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护理领导工作的角色认知、医院核心竞争力培养与文化建设、医护团队建设与沟通等具体内容。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信鸿杰;沈虹;程芳芳;杜娟;王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和老龄化知识,并分析影响其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因素。方法便利抽取某大学一年级和三年级共112名本科护生,采用人口学调查表、Kogan老年人态度量表( KAOP)和Palmore老年知识问卷( FAQ1)进行调查。结果85.7%的本科护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老龄化知识,75.0%表示对老年人感兴趣,65.2%愿意毕业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112名(100.0%)本科护生对老年人均持积极态度(KAOP得分>102分),一年级护生得分(145.5±11.3)分,三年级护生得分(132.9±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6,P<0.05)。一年级护生对老龄化知识得分(12.0±2.3)分,三年级护生得分(12.9±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P<0.05)。本科护生的年龄和老龄化知识得分与对老年人态度得分呈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1,-0.374;P<0.05),对老年人的兴趣与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呈正相关(r=0.314,P<0.01)。结论本科护生对老年人均持正向态度,知识正确率较低,提示应该转变老年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正确认识和兴趣,以培养更多优秀的老年护理人才。
作者:蒲丽辉;胡秀英;刘祚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多西他赛注射液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是一种黄色澄明油状液体,配有溶剂,临床常用规格为:0.5 ml:20 mg。采用常规方法配置多西他赛,药液溶解慢,极易产生大量泡沫。随着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常规多西他赛的配置缺陷给配置中心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鉴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的配置方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高向东;孙文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内科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肾内科7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7),对照组行常规肾内科对症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安全护理。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为88.9%,两组患者整体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14,P<0.01);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6例、水肿16例,对照组患者出现感染14例、水肿2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60,3.902;P<0.05)。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以改善肾内科老年患者的恢复情况,降低感染和水肿的发病率,对于减少患者的安全隐患意义重大。
作者:马成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在尿道下裂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尿道下裂患儿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17例与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伤口愈合情况与术后疼痛分级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甲级愈合10例,乙级愈合3例,丙级愈合4例,优于对照组的4,10,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07,P<0.05)。干预组患儿术后伤口疼痛分级0级8例,1级5例,2级2例,3级2例,优于对照组的2,3,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可加速尿道下裂手术患儿伤口甲级愈合,缓解术后疼痛,有助于患儿术后恢复。
作者:孙菊花;张琳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针对传统病房床单元选择与设计过程中涉及人因学因素较少的现状,提出基于人因学的病房床单元的选择与设计的优化。方法基于人因学理论,从病房床单元物质客体本身具有的系统特性出发,采用全院普通病床一体化、电动自动控制病床、病床替代转运平车、床头柜加电子锁及取消热水瓶存放、个体化需求的处理等措施,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主要解决目标,将“人”的因素考虑到硬件建设中,对病房床单元进行选择与设计的优化。结果医院的整体硬件设施得到质的提高,方便了患者与医护人员,实现了整体转运功能及术后患者的安全转运,确保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基于人因学病房床单元的选择与优化,提高了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使医院的管理更趋人性化、系统化、科学化。
作者:贺彩芳;余园园;陈丽莉;詹健;孙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良 n 型贴膜在减少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针柄处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留置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200例,按住院床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以针眼为中心无张力方法固定留置针针柄,观察组用改良n型贴膜以针眼为中心固定留置针针柄前1/4,剩余3/4露于n型空内,贴好贴膜后再用透气胶布交叉固定好针柄。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针柄处压疮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生Ⅰ期压疮4例,Ⅱ期压疮6例;对照组患儿发生Ⅰ期压疮为12例,Ⅱ期压疮为17例,观察组患儿留置针针柄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9,P<0.01)。结论改良n型贴膜固定留置针可有效减少留置针针柄处压疮,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倩;陈鑫;魏改艳;陈晓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北京市远郊农村居民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10年美国ACC/AHA心肺复苏指南》,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郊区居民116名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培训后进行胸外按压技能水平的测试。观察受训者心肺复苏的平均按压深度、平均按压频率和技能合格率。结果116名居民培训后平均胸外按压深度为(44.39±10.21) mm,合格率为30.2%(35/116);平均胸外按压频率为(118.70±22.81)次/min,合格率为78.4%(91/116)。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受训者胸外按压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F值分别为2.960,4.149;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受训者胸外按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2.037,6.587;P<0.05)。结论远郊居民胸外按压质量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胸外按压深度是今后心肺复苏培训项目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李佳;徐奕旻;岳鹏;许亚红;吴芳琴;邓颖;冯新玮;李淑兰;吴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应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进行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接受个体化认知干预、饮食干预等个体化护理措施。干预后6个月评价患者服药依从性、饮食情况、血钙、血磷、血清白蛋白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iPTH)含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20例,一般8例,差2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70,P<0.05)。观察组饮食达标率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2,P<0.05)。两组患者血钙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磷浓度、钙磷乘积、iPTH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措施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应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韩林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2011年12月,卫生部印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为适应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需要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护理能力。能力的正确测评是促进护士开发护理能力的重要环节[1],不仅能促进护士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安全的、合算的健康护理,还能在临床实践中反映日常护理患者的真实情况和护理专业实践的复杂性质[2]。目前,国内外关于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构成要素、特征、意义等方向,对能力测评的研究较为局限,大多集中在护士某一项核心能力的研究上,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化、统一化的测评工具,这使护士核心能力研究的实用价值大大降低。本文旨在结合理论与实际应用,探寻国内外学者开发的具有良好信效度与临床应用性的护士核心能力测评工具,为我国护理管理者和护理研究者提供参考与依据。
作者:杨巾夏;陈翠萍;马桂芬;单晓茜;贺学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经内镜鼻胆管外引流术( 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 , ENBD)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内镜胆管引流方法,它采用1根细长的塑料管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管中,另一端经十二指肠、食管、咽等从鼻孔引出体外,建立胆汁的外引流途径,解除胆管梗阻从而达到减压、减黄、消炎的目的。但临床上导管固定存在诸多问题:如患者面部泛油、出汗、3M胶布贴的时间过长粘性下降、导管过长以及导管末端连接引流瓶等原因导致导管固定不牢固,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导管滑脱,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另外,鼻胆管植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便利性造成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患者对导管牢固性的顾虑,情绪高度紧张,影响休息,不利于疾病康复。我科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使用一次性透明敷料在留置鼻胆管固定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晓莉;文凤;张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深入探讨护士留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措施,为提高护士留职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方法,对11名注册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使用Colaizzi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个主题因素影响护士留职意愿,分别为同事间关系、工作回报、管理者的能力与支持、组织支持、护患关系、工作负荷和外部因素。结论护士留职意愿受多因素影响,管理者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护士留职率。
作者:张洁;张建华;李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放射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不舒适原因评估、心理干预、休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训练放松、术后药物反应和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穿刺处出血、排尿或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947,4.000,6.618;P<0.05)。观察组患者对术后不良反应的耐受情况、对介入治疗知识的掌握、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301,19.869,4.762;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身心压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颖颖;于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护理对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内灌注化疗的膀胱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EORTC QLQ-C30)比较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结果团体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42.42±3.12),(44.11±4.4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2.34±4.11),(56.25±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86,3.264;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分别为(54.52±13.81),(79.74±22.13),(73.21±23.3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0.81±10.24),(64.34±21.21),(54.63±27.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124,-3.747,-3.614;P<0.05)。结论团体心理护理能改善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成批吸入性损伤患者救援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效果,改进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对成批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护能力。方法针对参与2010年上海“11?15”特大火灾救护的42名护理人员进行相应救护核心能力培训,培训周期为1周。对42名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核心能力自我评价量表及满意度调查表调查42名成员培训前后的核心能力及对培训的满意度,并对所获取的资料分析、整理、归纳。结果经救治的19例吸入性损伤患者中,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率分别为27.28%和85.71%,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培训后,42名护理人员理论平均成绩由培训前的(67.60±9.23)分上升至(82.31±4.98)分,操作技能平均成绩由(63.93±6.68)分提升至(77.60±3.72)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09,-11.59;P<0.01)。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培训人员对操作课程设置、培训专家及总体满意情况均为100%,对理论课程设置满意度为97.62%。结论成批吸入性损伤患者救援护士的核心能力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该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护能力。
作者:孙颖;冯苹;张玲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免缝合引流管用于胃癌根治术后腹腔引流期间预防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术中放置免缝合引流管,对照组置入普通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变换体位时引流管戳孔周围牵拉痛程度、导管脱出、引流管戳孔周围局部皮肤感染及换药次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导管脱出和引流管戳孔周围皮肤感染,对照组分别为1例和6例,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两组导管脱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管周围皮肤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变换体位时引流管戳孔周围牵拉痛为中、重度者3例,对照组为3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2,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为(0.50±0.14)次/d,对照组为(1.19±0.33)次/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8,P<0.05)。结论免缝合引流管可减轻患者变换体位时引流管戳孔周围牵拉痛,降低引流管口周围感染发生率,减少换药次数。
作者:马培芳;代利;宋璧麟;岳婷;熊丹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估喉癌颈部造口患者自我效能的水平,探讨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的途径,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在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或随访的喉癌患者84例。采用造口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84例喉癌颈部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喉癌颈部造口患者的总自我效能水平为(76.56±24.47)分,影响患者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有社会支持、抑郁、造口术后时间。结论诸多因素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喉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护理人员应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喉癌颈部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其生活质量。
作者:马倩;李虹彦;刘欣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