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勇
目的:观察在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时应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于重庆市万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相关治疗并由于治疗需要而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次序的奇偶性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麻醉,两组患者T1时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T0均有明显的降低,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明显高于同期的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平均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数值上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时,应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好,且效率高.
作者:罗云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鼻内窥镜下实施鼻前庭囊肿开窗术以及传统手术治疗法对鼻前庭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当做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予以传统手术法,观察组予以鼻内窥镜下实施鼻前庭囊肿开窗术具体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术后3、6、12月反复发作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患者伤口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12月反复发作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实施鼻前庭囊肿开窗术可对鼻前庭囊肿患者产生显著疗效,操作便捷,创伤小,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各种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复原.
作者:黄朝阳;黄成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外感风热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中医症候影响.方法:将160例外感风热证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80例,观察组予常规西药加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加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各组均治疗3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降低TNF-α水平、改善中医症候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能提高外感风热证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叶雨华;何雄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型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璧山区中医院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护理中采用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8.0%,而对照组是82.0%,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可以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张定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溴敌隆中毒的临床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2011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急性溴敌隆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抢救及护理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抢救护理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均成功获救,且未发生脏器大出血及反跳等并发症.结论:彻底洗胃、控制抽搐、纠正凝血障碍以及血液净化清除毒物是急性溴敌隆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小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汕头市金平区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收治骨科术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服务态度满意度为94.5%、工作能力满意度为96.4%、沟通能力满意度为92.7%、病房管理能力满意度为94.5%,其护理满意度为94.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4%、70.1%、67.3%、63.6%及护理满意度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危例数51例、危险3例,其预防有效率为98.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5例、6例及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骨科术后患者护理中,可以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作者:李建陆;陈国胜;马剑玲;彭华;罗泽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信应用于孕产妇营养指导的实施策略及作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博罗县妇幼保健院门诊进行孕期保健孕产妇300人,采用干预方法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150例)和微信营养指导组(150例),常规组运用传统方式指导孕产妇营养饮食,微信营养指导组则通过微信工具给予孕产妇科学、合理营养指导,然后观察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微信营养指导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孕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信营养指导组孕产妇对该医院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信移动工具对孕产妇进行系统化孕产期营养指导有显著临床效果,有利于缓和医患关系.
作者:杨春霞;宋莉;谭淑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马桑中毒的可行性.方法:对1例临床确诊为急性口服马桑叶中毒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连续治疗3d,每天治疗2h,同时联合药物等治疗.结果:该患者入院前及入院后均有抽搐,入院后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应用地西泮镇静治疗效果差,改用丙泊酚静脉注射镇静,顺利完成2h血液净化治疗后,神志逐渐转清楚.结论:对于重型马桑中毒患者及早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可较早缓解.
作者:廖莹;万启军;陈秀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初步调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现状.方法:选择2016年3月MHD患者24例,用调查表登记患者各项资料.结果:患者年龄(64.43±13.59)岁;男女比例2:1,其中60岁以上MHD患者17例,占70.8%.原发病因第一位的是糖尿病肾病,占比37.5%,透析方式均为单纯血液透析;透析频率每周3次的患者占58.4%,平均每周透析时间(10.09±2.66)h.透析龄>5年的患者占16.7%.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为17例(占70.8%).血红蛋白达100 ~ 120 g·L-1的占25%,透析前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的达标者占50%,而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的达标率分别为70.8%,45.83%,62.5%,29.17%,但4项均达标者仅占8.3%.医保覆盖率100%.结论:本地区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年龄(64.43±13.59)岁,60岁以上患者较多;原发病因以糖尿病肾病为主.透析方式较单一,内瘘比例较高,血液透析慢性并发症中贫血、骨矿物质代谢紊乱控制欠佳.医保覆盖率较高,达到100%.
作者:彭茜;蒋兰晔;朱一玲;麦丽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与格列美脲分散片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佛山市顺德区大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盐酸二甲双胍片与格列美脲分散片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P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纽而言,观察组的2 h PPG、FBG水平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盐酸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分散片联合治疗,能够降低血糖,还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罗尉豪;谢祖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T3、T4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疗效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新辅助放化疗,其中对照组术后放化疗,而观察组术前放化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术后1年、3年生存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术后1年、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3、T4期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可显著改善手术疗效,预防复发,延长生存期.
作者:杨超;王悦冬;李国强;黎佳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黔南州人民医院接受肝脏肿瘤切除术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诊断模式的差异进行分组,包括:甲组和乙组,术前给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对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甲组诊断出肝血管瘤、转移性肝瘤和圆形肝瘤患者分别为5例,7例,5例,诊断准确率为77.2%,乙组诊断出上述症状的患者分别有6例、10例和5例,诊断准确率为91.3%,乙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肿瘤切除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诊断,指导作用明显,诊断准确率高.
作者:简学仲;谢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男护士在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优势.方法: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南昌市第三医院115名急救患者或家属进行护士性别倾向调查.结果:63%的被调查者认为急救车上配备男护士比配备女护士更合理,但在院内急救中,男护士与女护士的性别倾向比例分别为35%和36%,85%的患者或家属认为男护士更有耐力,86%的患者或家属认为男护士更有胆量,但更多的患者或患者家属认为在行医疗过程中,女护士能够更仔细的为病人服务.结论:男护士在急救工作中更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急诊科需要扩大男护士的队伍.
作者:罗清;胡正坤;袁浪;杨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再程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90例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的食管癌患者,实施再程放疗,每次1.8 ~ 2.0 Gy,每周5次.照射剂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而定.总剂量为45 ~ 60 Gy.结果:84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 54例,疾病稳定(SD) 14例.Ⅱ级放射性食管炎者36例,Ⅲ级放射性食管炎者4例.14例为Ⅱ级放射性肺炎,2例为Ⅲ级放射性肺炎.死亡74例,10例病患在治疗后3个月发生食管穿孔,5个月后病死.6例因全身恶化.2例在接受治疗后因肺部出血病死,病死于肺部感染者共计6例,心衰8例,呼吸衰竭10例.内科合并症为12例.恶性病变20例.患者的1年和2年生存率为40%和18%.CR者生存时间均在2年以上,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放疗后复发食管癌患者,实施再程放疗技术,可全面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品质,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治疗结果尚待进一步探析.
作者:王志伟;侯欣;时磊;谢萱虎;孙萍;段永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阿尔茨海默症(A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68例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均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采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进行评价,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周、12周MMSE、MoCA、HAD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观察组有1例出现轻微头晕头痛、1例嗜睡,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结论:rTMS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梁卫峰;莫珠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124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SMI率为96.8%,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79.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作者:唐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市陈星海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成两组,粗针组28例行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穿刺检查,细针组32例于超声引导下行细针吸取检查,回顾分析两组检查过程与结果.结果:粗针组诊断准确率是96.4%,与细针组的84.4.%比对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诊断时,于超声引导下行粗针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穿刺成功率较高,且并发症少.
作者:刘裕;熊晓慧;张文娟;蔡雪;吴仁;林旋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肺炎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PCT、CRP及WBC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中PCT、CRP、WB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5%、47.5%、40.0%,PCT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RP、WB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PCT、CRP及WB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CT、CRP及WBC有助于小儿肺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申宛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9.3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相关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确切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得到更快康复.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抽取和平县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 5年12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95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90项症状自评表(SCL 90)评分、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SAS、SDS和SCL-90量表各个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优势明显,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邓洁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