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马启玲;陈光福;黄建林;操德智;刘荣添
目的:研究分析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在中山市中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进行治疗的120例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全部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根据给予不同的治疗药物,将以抗生素治疗为治疗方案的60例患者归纳为对照组,而选用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作为治疗药物的另6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不仅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周耀辉;冯劲立;周永茂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缺损伴感染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综合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四肢软组织缺损伴感染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7例(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在切取皮瓣面积、疼痛减轻程度、住院时间、植皮愈合时间、二期植皮时间、植皮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皮瓣修复联合VSD为四肢软组织缺损伴感染患者治疗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予以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作者:黎凤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性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46例分两组,每组23例.A组采用安宫黄体酮和倍美力治疗;B组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就两组患者起效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和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探讨治疗前后内膜厚度、月经量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B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效果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起效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内膜厚度、月经量和血红蛋白水平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B组内膜厚度、月经量和血红蛋白水平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口服避孕药,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控制出血,改善月经量和内膜厚度,提升血红蛋白水平.
作者:吴莎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使用臭氧加低温等离子消融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樟木头镇石新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臭氧注射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d、90 d,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90 d的优良率为85.00%,对照组为4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基础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加用臭氧注射法进行治疗,对于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水平具有显著效果,同时也达到了进一步提高治疗优良率的目的.
作者:洪鉴安;连洪胜;余勇;谢绍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效果.方法:选自开封市中心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0例进行研究,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35例则应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第1天、第3天、第7天的颅内压水平、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切口疝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效果显著,为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薛长理;张万宏;郑光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析在感染性疾病中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患者60例,按照感染类型分成3组,包括重症感染、局部感染、病毒感染,另外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进行PCT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PCT检测结果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及对照组;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及对照组;无效组入院第2、3天PCT检测结果均高于有效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PCT结果与阳性菌感染者差异不明显.结论: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进行PCT检测价值比较突出,有助于监测细菌感染性病情,对预后进行评估.
作者:温小云;黄洁颜;邓勇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产科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产科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发生感染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产科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从高到底依次为呼吸道45例(47.37%)、切口22例(23.16%)、泌尿生殖系统18例(18.95%)、消化系统8例(8.42%)、其他2例(2.1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产科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剖宫产、胎膜早破、瘢痕子宫、产妇年龄较大、留置导尿管、住院时间长及侵入性操作等.经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引发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产科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感染部位多,且相关危险因素多,应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产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
作者:邓艳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亚休克疗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应用效果.方法:从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中选取5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传统补液法治疗的2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亚休克疗法治疗的2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两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死亡率为12.00%,对照组死亡率为24.00%,治疗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补液治疗时采用亚休克疗法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的降低病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喜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不同时期介入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在阳春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38例,按照随机的字母编号分成常规组与康复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辅以常规训练,康复组患者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上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对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值.结果:康复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5.5%,且在随访时,康复组与常规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均有所降低,但康复组下降的幅度较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疗效较为突出,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邓瑞燕;庞维维;申红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培阳肺结核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本研究的118例肺结核耐药患者均选自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患者,选择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防痨与肺疾病联合会(IUATLD)中的比例方法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以及乙胺丁醇(EMB)四种药物的耐药性和菌种进行检测.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可知22项因素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而OR值较高的因素依次为全程规则用药、服药管理、耐HRES数量、治疗3月痰涂片和治疗2月痰涂片,对单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后可知,OR值较高依次为不规则用药、减少药物治疗剂量、3月痰培阳性,不良反应和2月痰培阳性.结论:经过研究可知,不规则用药、减少药物治疗剂量、初始耐药、不良反应以及2、3个月末痰培仍阳性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为此需要加大培阳肺结核患者的防控工作力度.
作者:陈勇毅;阮运河;戴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应用奥曲肽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接受药物治疗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滴注方式应用奥曲肽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微量输液泵静滴方式应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急性胰腺炎病情控制的总有效率、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胰腺炎症状消失时间、进食状态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用药前后炎症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胰腺炎病情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2.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1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腺炎症状消失时间、进食状态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前后炎症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微量输液泵静滴方式应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可以使症状控制时间和用药时间缩短,减少不良反应,大幅度改善炎症指标.
作者:叶朝华;黎卓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给予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到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16例CHF合并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给予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心率、收缩压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增加,且在心率、收缩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心力衰竭和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方面,比索洛尔要优于美托洛尔.
作者:姚桂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汤剂与中药免煎颗粒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方法:采集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80例慢性咽炎患者,并将其按就诊顺序编号,其中1~40号为对照组,并给予中药饮片汤剂治疗;41 ~ 80号为观察组,给予中药免煎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其消失时间并以此判定疗效,同时于疗程结束后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经干预后,两组患者均获得显著治疗效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7.50%,略高于对照组的95.00%,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量表各维度得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治疗慢性咽炎不仅具有稳定的疗效,且服用方便,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肖媚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坐位平衡训练对脑瘫患儿作业表现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脑瘫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n=40)基于常规康复锻炼下注重坐位平衡训练,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脑瘫作业治疗中注重坐位平衡训练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儿综合能力,提高作业表现,促进康复.
作者:张喨喨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手术中不同宫颈切除深度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行LEEP的CIN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患者切除深度为15 ~ 20 mm,B组患者切除深度为21 ~ 25 mm.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B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LEEP中采用15 ~ 20 mm的切除深度,有助于CIN患者宫颈的修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康曼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对B超监护下宫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高州市中医院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宫腔镜手术的时候采取B超进行监护,而对照组在常规环境下进行宫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观察结果,分析其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中有5例(20%)在术后出现了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出现子宫肌壁受损6例(24%);而观察组患者有1例(4%)出现了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出现子宫肌壁受损1例(4%).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术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宫腔镜手术下的B超监护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在术后的恢复速度.
作者:程幸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MassARRAY质谱iPLEX分析技术为平台建立适合中国婴儿重症肌阵挛癫痫(SMEI)人群基因检测的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与中国SMEI人群发病密切相关的靶基因.对目的基因突变进行筛选并确定热点突变.按MassARRAY突变位点标示方法和引物设计固定格式,引物设计软件在线设计正、反向扩增引物和延伸引物各24条.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3例确诊SMEI患儿外周血样本建立检测方法,与现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比.扩大检测25例可疑临床诊断SMEI样本,与直接测序法比较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使用本方法检测SMEI细胞系的基因突变,其他结果与SCN1A=NAV1.1试剂盒一致.与直接测序法相比较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6.3%.结论:成功建立MassARRAY质谱分析SMEI基因SCN1A突变检测方法,适合中国SMEI人群且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波;马启玲;陈光福;黄建林;操德智;刘荣添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骨伤科治疗的60例柯雷氏骨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纳入参照组与联合组.参照组应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方式,联合组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联合组、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8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组患者的各项自主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的疗效显著,为患者自主生活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建议在柯雷氏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加以应用.
作者:吕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从并发症、围术期各项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分析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在脊柱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德宏州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n=37)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对照组(n=37)行常规开放手术内固定.对这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29%、2.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19%、13.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放手术内固定相比,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起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手术风险、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进程等作用.
作者:姜兆伟;武学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于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82例儿科感染患者资料,分为细菌感染组(151例)与非细菌感染组(13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单独予以胶体金定量法、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比较三组血清PCT与CRP水平及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CRP、PCT比较,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均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PCT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CRP检测阳性率14.17%比较,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91.39%、94.66%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菌感染组PCT检测阳性率92.72%比较,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的6.11%、4.17%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与CRP联合应用可提高小儿感染疾病诊断灵敏度,为小儿感染性疾病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钟文晖;林钠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