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
目的:浅谈肠瘘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尚志市中医医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5例肠瘘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5例肠瘘患者在精心的护理下43例患者均康复住院,2例患者在院继续治疗.结论:通过有效的全面护理可以使患者尽早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冯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我县医疗机构消毒监测中葡萄球菌的检出状况进行分析.方法:资料收集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县各医院的消毒监测样本1261份,作为研究对象,以《消毒技术规范》为依据,从1261份医院消毒监测样本中分离培养葡萄球菌,并通过生化实验确定葡萄球菌的类型.结果:在1261份医院消毒监测样本中共检出葡萄球菌185份,总检出率为14.67%.结论:针对医院因医护人员手、医疗消毒用物品等原因导致的葡萄球菌污染问题,我们应该采用可行、有效的措施,加强消毒监督与管理,规范消毒工作,尽大程度的避免葡萄球菌污染,从而为提高医疗质量奠定基础.
作者:旋惠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与肺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中山市三乡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76例,以生存质量评定量表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对其肺功能的评估结果实施多元回归分析,研究患者生存质量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患者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为(67±12),生存质量评估分数为(1.7±0.3)分,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35,P<0.05);患者肺功能的各个参数和抑郁症状计分均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用力肺活量和抑郁症的关系系数是-0.780,每分钟大通气量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系数是-0.336,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系数是-0.630,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系数是-0.887,大中期呼气流速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系数是-0.787,说明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与肺功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作者:詹昌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重点探索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挑选2011年2月1日-2014年2月1日在东莞大岭山人民医院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东莞大岭山人民医院接受保守治疗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仅达到81.82%.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7.7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接受治疗之前,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之后,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较高,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陈苑新;黄剑;魏长新;蔡学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2次/d,1次1吸,并进行抗感染治疗及祛痰治疗;治疗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2次/d,1次1吸;噻托溴铵,1次/d,1次1吸,并进行抗感染治疗、祛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变化和急性加重次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均有所变化,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8次、3.5次.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效果为7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邓汉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额骨孤立浆细胞瘤(SPB)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和大足区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额骨SPB 7例,经过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血尿化验、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7例SPB影像学表现:①均位于大脑中线部位;②单发,病变范围>5 cm;③位于颅骨内外板之间,周围无骨质增生硬化及骨膜反应;④骨破坏区仍可辨原始骨板的轮廓;⑤与脑实质边界清楚,可见“假包膜”样表现;⑥周围的脑实质无水肿;⑦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⑧邻近的板障强化;⑨大脑实质受压,出现特征性的“脑回样压迹征”.免疫组化为:CD 138(+),CD 38(+),MuM-1(+),CD 20(-),ki67 10%(+).结论:颅骨SPB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正确、早期诊断颅骨的SPB.
作者:周军;单凯;张秀富;郭孝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0云南省会泽县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卢兴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给予临床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等临床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化碳、动脉血氧分压等血气指标及血浆脑钠肽水平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改善(P<0.05);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无创机械通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发症低,安全性高.
作者:何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本文探讨研究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里面进行治疗的60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把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经观察对比得知经夜间护理的干预患者在出血停止的时间、住院治疗的时间和出院1年之内再一次出现出血次数等等都明显低于未实施晚间护理患者.结论:即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晚间护理干预可减少其出血时间、缩短治疗时间及减少再出血.
作者:林洁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乙状结肠镜在大肠癌普查中的应用现状.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东莞市康华医院结肠镜检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对于确诊433人次结肠癌患者的病理学数据进行归纳.结果:对以上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归纳,发现乙状结肠镜普查中得到的相关数据的规律.结论:乙状结肠镜对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的尽早发现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于口腔溃疡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予以对比.方法选取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卫生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用锡类散,设为对照组(36例),一组用思密达,设为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4%,明显低于观察组9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愈合时间、年复发率与发作次数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溃疡患者采用思密达联合维生素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锡类散,可加快溃疡愈合,降低复发率与复发次数.
作者:陈淑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各种护理措施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其治疗效果.
作者:罗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尚志市人民医院2010年-2013年来收治的45例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5例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恢复功能良好.结论:手术术前术后护理保证了手术效果,对患者肢体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婴幼儿乳房早发育的特点及其发展.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阳江市妇幼保健院保健科体检发现的100例年龄1 ~ 30个月的乳房早发育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探析婴幼儿乳房早发育的特点及其发展,并分析导致婴幼儿乳房早发育的相关因素.结果:乳房早发育以15月龄以下婴幼儿居多,多数婴幼儿在3岁后其乳房发育可消退,若3岁后未消退则可发展为中枢性性早熟.混合喂养、血清雌二醇和卵泡激素升高等均是影响婴幼儿乳房发育的相关因素.结论:婴幼儿乳房早发育一般不会引起重大不良影响,但如果患儿的乳房发育情况在3岁前未能消退,则有向中枢性性早熟发展的趋势,需采取一定预防手段和治疗干预措施.
作者:林雪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骨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19.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非常满意率的67.86%和总满意度92.9%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1.07%和8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处理应用延迟断脐法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0月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111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脐部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将采用常规脐带处理方式的56例新生儿划分为对照组,将采用延迟断脐法脐部进行处理的55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和渗血情况的几率.结果:经过处理后,对照组新生儿6例出现脐部感染的情况,脐部感染发生的几率为10.91%;观察组新生儿1例出现脐部感染的情况,脐部感染发生的几率为1.79% (P<0.05);在渗血情况方面,对照组新生儿3例发生渗血情况,观察组新生儿没有渗血情况发生(P< 0.05).另外,在新生儿在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方面,观察组新生儿所用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新生儿所用的时间短(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处理时采用延迟断脐法具有极强的临床有效性.
作者:吴东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全瓷牙应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广西省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前牙美容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患者实施金属合金的烤瓷冠前牙美容修复,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瓷牙前牙美容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与不良症状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前牙美容修复的整体效果以及修复后牙齿的颜色、外形,面容与心理改善方面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现牙龈炎与牙周炎等不良反应情况方面,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满意程度方面看,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高于对照组为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瓷牙应用于前牙美容修复效果显著,并且对牙周组织的刺激小,安全性较高,患者较满意.
作者:关怀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优选乳癖康糖浆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多指标试验全概率公式评分法,以盐酸小檗碱含量、浸膏得率二指标考察乳癖康糖浆提取工艺的优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为A2B2C3D2,即加8倍量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2h.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彭兰兰;王燕莉;杜锦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小水囊联合山莨菪碱缩宫素在足月引产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中心卫生院引产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缩宫素十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小水囊联合山莨菪碱缩宫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宫颈成熟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引产后2h阴道流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引产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42.0% (P<0.05).结论:超小水囊联合山莨菪碱缩宫素引产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引产方法,引产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引产.
作者:梁雅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应用在急诊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7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脾脏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输血量、住院时间和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输血量、住院时间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4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脾动脉栓塞对急诊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这一治疗方式具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几率少,术后输血量少的特点.
作者:何鹏飞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