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路径结合心理干预对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王丽艳;王新新;于晓琴;乔栋

关键词:护理, 心理干预, 自然分娩
摘要:目的:对临产妇实行精细护理的同时加用心理干预,以提高自然分泌率.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解放军254医院收治的的220例产妇,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其中110例患者选择了常规的分娩前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另外110例患者在传统的分娩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了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自然分泌率和产后婴儿状况、及产妇产后的心理情绪状况等.结果:实验组产妇由于全面有效的心理干预,自然分娩率较高,产妇产后心态健康,抑郁等心理问题发生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措施联合心理干预可增加自然分娩率,减轻产妇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康复疗法对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疗法对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惠州市博罗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诊治的60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及盆底肌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3%,与对照组的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盆底肌评分、尿垫试验漏尿量、FSF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及性功能,疗效明显,可作为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钟燕珍;曾雪芳;曾文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洗头帽在小儿头皮外伤清创消毒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采用小儿洗头帽对头部外伤患儿进行伤口清创,以预防消毒液沾湿颜面部所引起的不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来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就诊的头部外伤并需要清创消毒伤口的患儿64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对照组31例,对其进行消毒液常规清创消毒,对照组用纸巾或敷料遮挡伤口下方颜面及衣物,实验组则选用洗头帽全面遮挡.观察并记录消毒液沾湿患儿颜面和衣服的情况,伤口周围的清洁度和患儿的配合程度,以及清创耗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因消毒液流入耳朵、眼睛、面部等情况明显减少而安全性较高(P<0.05);患儿的配合程度较高、清创耗时较短、且清创后伤口周围清洁度较好(P<0.05).结论:洗头帽在头部伤口清创时可有效保护患儿的眼睛、耳朵,并提高患儿舒适度,具有安全舒适的特点,且提高清创效率.

    作者:郑芳;高雪伟;钟毅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精子优选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精子优选方法研究.方法:利用CO2激光仪制作有精子优选功能的微流控芯片,模拟体内生殖微环境,对精子进行优选.结果:成功设计并制作了本研究所用微流控芯片.对精子进行优选,对A+B精子的筛选回收率为50%,方便后续精子受精操作.结论:本项目所开发的微流控芯片能够实现精子优选功能.

    作者:郭文鹏;戎志斌;潘力弢;尚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0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212例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6例,观察组实施临床康复训练护理包括心理康复训练、吞咽康复训练、进食功能康复训练、发声训练等系统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分析比较两组受试对象护理前和护理四周后的摄食—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吞咽能力评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为67.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蔡莉莉;李志敏;李凤燕;陈雪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改善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实践于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开胸手术的120例食管癌患者均同意接受研究,按时间的前后分对照组和观察组,2014年1月~4月的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将其纳入对照组,2014年5月~8月的60例患者接受健康教育路径,将其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实践结果.结果: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33%.观察组的术后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满意度仅可达73.33%,远远低于观察组的93.33%.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实践于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的效果显著.

    作者:余淑贤;袁云;邱洁华;黄少容;许丽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9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与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9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与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重庆市重钢总医院收治的9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因,并给予蓝光联合药物治疗.结果:9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围生因素38例(38.8%),感染因素28例(28.6%),母乳性黄疸15例(15.3%),新生儿溶血病10例(10.2%),多因素混合5例(5.1%),病因不明2例(2.0%).患儿经综合治疗干预后,痊愈率为88.8%.结论:病理性黄疸病因较为复杂,需加强新生儿围产期保健工作,减少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干预,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李凌雪;任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8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9月在湛江市赤坎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分别给予常规止血方法、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18%、77.2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36%、20.4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对割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叶彩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护理路径结合心理干预对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目的:对临产妇实行精细护理的同时加用心理干预,以提高自然分泌率.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解放军254医院收治的的220例产妇,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其中110例患者选择了常规的分娩前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另外110例患者在传统的分娩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了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自然分泌率和产后婴儿状况、及产妇产后的心理情绪状况等.结果:实验组产妇由于全面有效的心理干预,自然分娩率较高,产妇产后心态健康,抑郁等心理问题发生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措施联合心理干预可增加自然分娩率,减轻产妇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作者:王丽艳;王新新;于晓琴;乔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在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康复期的家庭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康复期的影响,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白血病患者,所有患者骨髓移植术后造血功能重建良好.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对试验组患者采取计划周密的家庭护理干预,如发放拟订的家庭护理教育手册进行教育培训.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观察、护理能力、营养状况、患者的用药情况、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以及白血病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能力、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试验组的感染发生率较低,白血病复发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白血病骨髓抑制康复期的患者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护理能力及营养状况,抵抗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改善,因此,家庭护理是改善白血病康复期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黄桂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筛前神经阻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筛前神经阻断术用于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蕉岭县中医医院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采用筛前神经阻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70例患者中,49例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筛前神经阻断治疗变应性鼻炎,可以减少对鼻腔黏膜的损害,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林秋利;林仙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习练八段锦配合美沙酮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焦虑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习练八段锦配合美沙酮疗法对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海洛因依赖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美沙酮治疗,治疗组给予联合习练八段锦及美沙酮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焦虑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共有5例患者脱落,占10.00%,观察组中共有7例患者脱落,占1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接受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12周、16周及20周时,治疗组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时间与SAS评分存在显著的负向直线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习练八段锦配合美沙酮疗法可显著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的焦虑症状.

    作者:黄晓玲;吴淑平;徐华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的失败原因,总结经验与方法,改进措施,避免血液及耗材的浪费.方法:选取肇庆市中心血站2012年-2014血小板采集失败例数4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和血小板采集过程,分析采集失败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41例患者采集失败的大原因在于献血反应,占比(43.9%),其次依次为技术因素(14.6%)、血管因素(12.2%)、冲红因素(12.2%)、耗材质量因素(9.8%)、乳糜血因素(7.3%).结论:影响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因素较多,必须实施改进措施,规范采集操作,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确保采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作者:陈存意;张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细节管理对预防腰椎俯卧位手术高危部位发生压疮的作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预防腰椎俯卧住手术中高危部位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9月行腰椎俯卧位手术进行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给予常规骨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细节管理,主要包括摆放体位时局部涂抹赛肤润、贴安普贴、啫喱垫等.结果:观察组术后24小时内压疮总发生率为2.5%,与对照组1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细节管理能够显著降低腰椎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新霞;郑晓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脂肪清除技术提升结肠癌病理分期准确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脂肪清除技术对结肠癌病理分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标本获取淋巴结,观察组采用脂肪清除技术后对标本获取淋巴结.结果:观察组共检测出1200枚淋巴结,平均淋巴结检出数为35.5枚;对照组共检测出688枚淋巴结,平均淋巴结检出数为16.5枚;观察组检查出的阳性淋巴结总数为130枚,平均为阳性淋巴结数为3.1枚,对照组检查出的阳性淋巴结总数为85枚,平均为阳性淋巴结数为1.9枚.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前的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病理分期的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Ⅲ期病例较手术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在病理分期时应用脂肪清除技术能有效增加阳性淋巴结数量并显著增加淋巴结检出数量,有效提高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作者:黄楚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肺功能检测在89例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肺功能检测在89例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儿童哮喘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归为甲组,选择正常的儿童作为乙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检测前后的确诊率、误差率、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复查结果以及治疗3个月和半年后患者肺功能的指标.结果:甲组患者第一秒末的呼吸容积、肺活量和大呼气的峰流速明显低于乙组患者,而残气量和残气量/肺总量明显高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8%,比常规的诊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显著,不仅有效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而且还能观察患者的肺功能情况,避免病情的扩大,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黄轶喆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实施基础护理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大埔县中医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50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5例,观察组采用优质的基础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比较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后对护理质量的的满意度为92.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采用全面与优质的基础护理对于临床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张国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持续质量管理在老年尿毒症透析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针对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持续性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延长器生命时长,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88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血透以及腹透环节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尿毒症患者提高生存质量需要建立在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接收腹膜透析的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的几率显著大于接收血液透析的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发生合并症的几率为,显著大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两种方式治疗的患者其存活率均显著大于单纯选择某种治疗措施,且治疗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持续性质量管理的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需重视心理管理的必要性,并提供相应的营养饮食和运动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散结平瘿方联合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

    目的:观察研究散结平瘿方联合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台山中医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诊的12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小剂量甲状腺素抑制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中药散结平瘿汤治疗.观察两组的甲状腺体积及结节变化情况,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甲状腺体积及结节直径均有所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个月后,观察组甲状腺体积及结节直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平瘿方联合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效果显著,能有效缩小甲状腺体积及结节,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容建策;容健伟;郑文诺;丘雄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术中出血量为(346±10)mL.骨折愈合时间(14.4±1.4)周;40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为:感染2例,畸形愈合1例,锁钉断裂1例,骨筋膜间隔综合征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血压和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当中所具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患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压状况将患者分成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中度高血压组及重度高血压组,分别为21例、19例、33例及27例;根据有无是否伴发SAP的发生状况分成SAP组与非SAP组,分别为25例和39例.对比各组患者的白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的白细胞数(WBC)、收缩压(SBP)以及吞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不同血压组别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和非SAP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血压组患者相比较,重度高血压患者出现SAP的概率与风险相对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高血压是引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出现SAP的重要危险因子.

    作者:陈显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