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英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4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6个月、1年、2年随访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复发率较低.
作者:欧阳石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采用易黄止带汤联合外洗方治疗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易黄止带汤联合外洗方观察组(50例)和保妇康栓对照组(50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整体中医症候治愈率54.00%明显高于对照组24.00%(P<0.05),而观察组有效率94.00%与对照组84.00%比较没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 (P< 0.05).结论:易黄止带汤联合外洗方为脾虚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的有效疗法.
作者:陈旭;杨国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为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率高,效果良好.
作者:杨维秀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出血量、进食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温苑章;宋越;彭广福;温治强;曾华东;李舒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脑瘫患者家庭需求满足的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使用《家庭需求调查量表》对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脑瘫科的50例,6个月以内确诊的2~12岁脑瘫的患儿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家庭需求上脑瘫患儿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患儿年龄在家庭的专业需求、经济需求、服务需求上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信息需求和精神需求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脑瘫患儿出生排序在家庭的信息需求和专业需求上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在经济需求、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瘫患儿家庭对信息的需求、专业需求和精神需求程度高,同时,脑瘫患儿的年龄、出生排序、家庭经济状况都会影响家庭需求的程度.
作者:李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能力恢复情况,并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整体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周德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抗栓治疗在非瓣膜性房颤(NVAF)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128例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8例患者分为低危组(64例)和中危组(64例).将低危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Ⅰ组,32例)和阿司匹林组(Ⅱ组,32例).将中危组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ⅡⅢ组,32例)和华法林组(Ⅳ组,32例).评价4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Ⅰ组、Ⅱ组病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Ⅳ组病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心功能以非瓣膜性房颤(NYHA)Ⅰ级为主,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心功能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Ⅳ组药物副作用及出血时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血栓栓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Ⅳ组脑卒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和血栓栓塞发生率均高于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对预防低危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无明显影响.华法林可减少中危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风险,且并未明显增加患者出血风险.
作者:许军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5种抗菌药物在细菌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经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共收治150例小儿细菌性肺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1、2、3、4组,每组各30例.并分别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呋辛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莫西沙星以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5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药物经济学效果.结果:5种药物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治疗药物的总成本比较,头孢呋辛钠显著优于其他药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1、2、3、4组之间总成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细菌性肺炎的治疗中,头孢呋辛钠的药物经济学效果佳..
作者:曾旺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行换血疗法治疗的高危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对高危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的胆红素变化、血常规、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高危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病例临床资料33例.按照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分为3组:0~24h组、24~ 48 h组、48 b以上组,分析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对换血过程中胆红素、血常规、生化指标变化等的影响.结果:出生后24 h内出现病理性黄疸14例,24~48 h出现病理性黄疸11例,48 h后出现黄疸的8例.但3组中,24~48 h组换血总胆红素血症下降快;出生后24h组的白细胞高于其他两组;黄疸出现时间对凝血功能无影响,所有换血的不良反应在出院前都可以纠正.结论:24~48 h出现病理性黄疸者换血后胆红素降低明显.
作者:曾立军;邵巧仪;高平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方法:从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抽取同期非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部位以及溃疡的直径,对消化道症状及不良反应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胃溃疡以及复合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溃疡直径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方面,实验组多出现腹胀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对照组易出现腹痛反酸及嗳气等情况.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溃疡率较高,应对糖尿病患者合并消化性溃疡引起重视,进行有效的胃镜检查,及早诊断出患者的溃疡情况并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赖日辉;刘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有效预防感染的穿刺方法.方法:对142例脑室外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引流时间7d以内感染率6.0%,置管大于7d感染率2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弧形皮瓣发际外隧道穿刺法较直切口无隧道及直切口旁隧道穿刺法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者培养出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多见.结论:小弧形皮瓣发际外隧道穿刺法及短时间引流能有效的降低术后感染率.
作者:门东海;梁远生;谈山峰;刘焕强;李文生;林亨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颅内外脑动脉狭窄共存者的脑梗死模式的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23例,通过头颅影像学及颅内外血管评估,分析颅内外脑动脉狭窄共存者的脑梗死模式.结果:在123例入组病例中,与单纯颅内或颅外脑血管狭窄者相比,颅内外脑血管狭窄共存者中深穿支+皮层支,深穿支+皮层支+分水岭脑梗死多见(P<0.05),大脑中动脉皮层支脑梗死亦较多见(P<0.05).结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动脉-动脉栓子形成为颅内外脑动脉狭窄并存者发生脑梗死可能的机制.
作者:李雯;庄伟端;杨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透析合并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护理预防与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本组干预方法,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概率以及发生心血管病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水钠潴留、贫血及电解质紊乱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律失常、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持续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的凡率.
作者:张伟玲;何秋月;欧昌汉;何俊龙;梁少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病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旨在降低二次手术风险,促进病情痊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相关资料以及临床手术治疗情况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并行4年左右的后期随访,选择单因素研究方法对术后复发患者进行评估,找出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后期病情复发11例,通过单因素研究方法分析得出,其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性别、肿瘤大小、包膜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比较多,肿瘤直径的不断增大、体内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手术切除范围的局限性,都会导致术后病情复发,降低后期病情复发率,必须消除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张宗南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Cervista检测中各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对不同级别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就诊女性8984例为初筛对象,进行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活检,检测HPV.比较HPV各型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阳性检出率,分析HPV各型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筛检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指标.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2+级别中,A9型组HPV感染率高于A5/A6和A7型组.在CIN3+级别中,A9型组HPV感染率高于A5/A6和A7型组.结论:Cervista检测中的A9型组阳性对诊断CIN2+及CIN3+级别宫颈病变的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陈新妹;王楚华;刘露晖;王栾玲;郭晓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5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影响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牟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结果.方法:抽选2011年4月-2014年5月,重庆南川宏仁医院接收小儿肺炎喘嗽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对症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对其临床结果.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好转率(95.0%)和对照组(7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期间使用中药治疗方法,效果突出,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陈健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多重血栓预防方案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中所有患者采取多重血栓预防方案,探讨其应用效果.结果:100例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1例肺栓塞,3例为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4.0%;华法林血栓发生率为8.5%,明显高于阿司匹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静脉血栓位置1例为小腿,1例为股静脉,1例为腘静脉.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多重血栓预防方案,可减少血栓事件发生率,同时口服抗凝药物后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倪泽遂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ABO血型抗体的变化特征,旨在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输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26例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选取同期20例ABO血型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者作为对照组,比较ABO主侧不合、ABO次侧不合与主次侧均不合患者造血系统重建时间、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血型及免疫球蛋白M (IgM)抗体效价差异.结果:患者原有的IgM抗体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且与供者血型越接近时患者原有的血型抗体效价越低.针对供者红细胞抗原的免疫球蛋白G (IgG)型ABO血型抗体出现在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其严重性与抗体效价高低正相关.对照组患者造血系统重建时间较主侧血型不合与次侧血型不合患者与实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ABO血型抗体的检测,能够为其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指导.
作者:陈勇高;周越勤;吴少梅;马庆宗;杨志钊;陈信;周巨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冰敷患肢和功能锻炼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的消肿时间、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结果:术后3d,观察组轻度疼痛22例,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2例;对照组轻度疼痛12例,中度疼痛29例,重度疼痛5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消肿时间为(5.27±1.31)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消肿时间为(7.02±2.19)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的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康复中的效果显著,促进消肿止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达兰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