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定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临床观察

滕欢章;陈雪军;韦海宗

关键词:CT定位穿刺, 经皮肾镜取石术, 泌尿系结石
摘要:目的:对计算机断层扫描(CT)定位穿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患者并按照定位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CT定位穿刺,对照组B超定位穿刺.结果:不同组别患者手术时间、血红蛋白损失、血流速度、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定位穿刺为经皮肾镜取石术提供精密准确的穿刺路径,便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和提高结石清除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疾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疾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9例拟作手术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术前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19例宫颈疾病患者中,超声诊断宫颈囊肿306例,宫颈息肉222例,宫颈肌瘤65例,宫颈肥大216例,宫颈癌12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99.1%、98.5%、98.1%、63.2%;其中位于距宫颈外口小于1.5 cm内的病变436例,位于1.5 ~ 3.5 cm的病变338例,位于距宫颈外口大于3.5 cm的病变45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2%、92.6%、86.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在对宫颈疾病的术前诊断中,不仅可以提供可靠的疾病诊断依据,而且还可以对病变做出准确的定位.

    作者:姜川;蔡和伶;郑远琴;匡能琼;朱小丽;牟奇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伴发额眶前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伴发额眶前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额眶前颅底开放性生颅脑损伤患者80例.对其临床表现与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前颅底重建修补手术,同时有5例患者接受一期视神经管减压手术,2例患者接受视神经管减压手术.结果:手术完成之后,无1例患者出现永久脑脊液漏情况,但是有7例患者因为存在视神经管损伤,在完成相应的视神经管减压治疗之后,患者的视力明显改善.治疗之前,患者GOS评分良好率为81.25%,治疗之后其评分良好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发额眶前颅底开放性生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重点是抢救患者的生命,有效的修复患者的前颅底以及眼眶缺损,促使神经功能障碍进一步减少.

    作者:吴展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疗效观察

    目的:对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5月至201 5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患者共计143例,依据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案,并以此作为分组依据,71例患者接受西医治疗,为对照组;72例患者接受另加凉血通瘀方治疗,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瘀热阻窍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分别为73.24%、98.61%,且实验组在脑出血量、瘀热阻窍证评分上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西医治疗相比,凉血通瘀方辅助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具有更为明显的临床效果,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较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卢俊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加减柴芍四君子汤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加减柴芍四君子汤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减柴芍四君子汤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减柴芍四君子汤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

    作者:俞云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室温储存质量稳定性考察

    目的:研究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在室温25℃下存放一定时间后的质量变化,为该药品的储存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批不同厂家的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置于25℃下存放,分别于0、1、2、3月取样,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头孢唑啉钠项下方法,检查其性状、颜色、酸碱度、水分、含量及有关物质是否符合规定.结果:3批不同厂家的注射用头孢唑啉钠质量稳定,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结论:注射用头孢唑啉钠可室温25℃下储存3个月.

    作者:何英;佘定平;陈钦榜;吴建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评价冠心痛心肌缺血患者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4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40例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两组的应变率(SR)、应变(S)、心肌速度(Vs),找出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的价值.结果:纵向的缺血节段速度平均值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P< 0.05),非缺血节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的缺血节段应变平均值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但是应变率平均值仅在基底段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P< 0.05),而应变率平均值在心尖段、中间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径向应变率平均值、应变、缺血节段速度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非缺血节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I技术可以成为无创的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有效指标,准确性较高、稳定性较强,检查结果正确,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黄李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胃癌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接诊的胃癌患者117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各手术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55%(56/58),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7.97%(46/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62%,对照组为1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不仅有利于胃癌手术患者快速康复,还可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明显.

    作者:钟乙红;潘裕芬;钟燕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9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盆腔包块直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疗法,能够有效缩短疗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黄碧娟;刘月美;李智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效果分析

    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2例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给以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对照组给以阿奇霉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治疗后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和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25.8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临床中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世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于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于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当中没有解剖喉返神经,实验组在手术当中解剖了喉返神经,对两组临床手术时间、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给予对比.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为2.5%,对照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为6.67%,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当中解剖喉返神经,对喉返神经给予有效保护,可以减少对喉返神经的损伤率.

    作者:陈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重组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抑制胃癌淋巴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BP)对胃癌淋巴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SGC-7901胃癌细胞系,建立胃癌裸鼠异位移植瘤模型,了解KBP对胃癌生长和淋巴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明确KBP通过减少肿瘤细胞VEGF-C表达抑制肿瘤淋巴管新生和肿瘤生长.结果:腹腔内注射KBP导致胃癌生长抑制,抑制率为61.4%.KBP处理的肿瘤组织中淋巴管密度显著降低,提示KBP可以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和肿瘤生长.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KBP处理的SGC-7901胃癌细胞和纽织中VEGF-C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下调VEGF-C在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提示KBP可能通过抑制肿瘤淋巴管新生作用,进而抑制肿瘤淋巴转移的作用.

    作者:朱宝和;罗利娜;廖允军;韩庆;庄礼钊;李琪;范子冰;陈剑尉;王成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究退行性膝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术前康复指导以及术后康复锻炼.结果: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20例患者无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且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疗效显示优15例,良3例,中2例,差0例.结论:对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具有安全高、切实可行的特点,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邹明霞;谢丽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用于中风气虚血瘀证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35例该病证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应用西医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2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和Barthel指数情况,以及症状积分和fug卜meyd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得分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项对比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率95%,优于对照组满意率60% (P<0.05).结论:针对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郝香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拇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拇指钝性离断伤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30例拇指钝性离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以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保留伤指长度,采用邻指血管转位的断指再植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60.00%.结论:拇指钝性离断伤患者行断指再植手术效果显著.

    作者:杨开波;王杰;王浩;范亚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医综合护理增强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用于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效果.方法:以本院近期收治中晚期癌症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分级和干预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无痛10例,轻度疼痛20例,中度疼痛61例,重度疼痛39例,分别占总例数7.6%,15.4%,46.9%,30.0%;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无痛28例,轻度疼痛70例,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14例,分别占总例数21.5%,53.8%,13.8%,10.8%;无痛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NRS评分分别为(8.37±2.19)分,(6.56±2.89)分;观察组干预前后NRS评分分别为(8.15±2.11)分,(4.58±1.24)分;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效果.

    作者:陈鸣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意义,为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70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短肌腱移位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骨膜移位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4%,较对照组的71.4%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骨膜移位法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针刺结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112例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为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带状疱疹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刺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8%,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1.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西药联合中医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参芪雪花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参芪雪花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对象,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参芪雪花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肾炎康平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尿蛋白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雪花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潘记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COPD患者使用万托林的调查

    目的:调查既往使用过万托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本次住院使用万托林的状况,及比较再次健康宣教前后万托林使用情况.方法:对本院既往使用过万托林且本次住院需要继续使用的127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问卷调查完后立即让患者当面演示使用一次万托林,操作完以后,护理人员纠正患者使用错误之处,并对患者正确使用万托林进行培训,并记录下相关数据.结果:6.3%的患者不知道要随身携带万托林,3.1%的患者从不随身携带万托林.仅有59.8%的患者在正确的时机使用万托林,61.4%的患者能正确的一口气吸入万托林,34.6%的患者能正确掌握多次吸入万托林的时间间隔.对患者正确使用万托林再次宣教以后,正确使用的比例显著提高(P<0.05).结论:既往使用过万托林的COPD患者能正确使用万托林的比例较低,经过再次的健康宣教后,患者正确使用万托林的比例显著提高.

    作者:崔长英;陈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非绞窄性小肠梗阻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非绞窄性小肠梗阻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 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接收的非绞窄性小肠梗阻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导管治疗方案,观察组实施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小肠功能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中转手术率、气液平面消失率、肛门恢复排气比例、腹痛腹胀缓解率、腹围缩小、胃肠减压量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小肠功能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为(10.37±2.01)d,中转手术率为9.3%,气液平面消失率为71.9%,肛门恢复排气比例为59.4%,腹痛腹胀缓解率为84.4%,腹围缩小(14.2±2.3)cm,胃肠减压量(1195.4±153.6)mL/d,治疗总有效率为90.62%,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绞窄性小肠梗阻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文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