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朱妍

关键词: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机制及效果.方法:本文作者选取了所在医院眼科于2009年8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280例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共320只眼睛进行激光治疗,手术后3、6、12个月进行相应的FFA及彩色眼底像,一旦发现新生血管未消退者和无灌注区尚存者,就追加光凝治疗,并随访3~36个月.结果:在320只视网膜病变眼睛中,在激光治疗后,有45只眼睛水肿减轻或消失,新生血管部分或全部消退的有265只眼睛,视力不变甚至增进的有289只眼睛,有效率都达到了75%以上.结论:根据一定的治疗技术规定,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激光治疗,效果是较为明显的,也是一种较为规范的治疗方法.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功能锻炼对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行早期功能锻炼的术后康复作用.方法:选择行手术复位固定治疗的骨折患者74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每组包括37例患者,观察组37例患者于开始手术之前与手术完成以后行早期功能锻炼护理,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6.65±4.18)d(观察组)、(38.20±4.31)d(对照组),前者明显比后者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关节恢复灵敏率以及术后1年弃拐行走率分别对应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在骨折患者行手术之前及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骨折部位关节灵敏度的恢复,使患者实现弃拐行走,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具有积极的护理作用.

    作者:沈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痰浊中阻型眩晕与血浆渗透压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治疗前血浆渗透压水平,以明确痰浊中阻型眩晕与血浆渗透压水平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1日-2013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痰浊中阻型眩晕病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我院做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检测两组间血浆渗透压水平,对比分析两组间血浆渗透压水平及血钠浓度差别.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浆渗透压水平为273.1 mmol/L,血钠浓度为130.5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8.5 mmol/L和139.3 mmol/L(P<0.05).结论:痰浊中阻型眩晕发病机制与血浆渗透压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陈佩宣;朱中贵;金伟勋;黄俊河;郭万兵;张智;徐国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关节活动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朱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桃仁承气汤合犀角地黄汤治疗脓毒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桃仁承气汤合犀角地黄汤治疗脓毒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45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桃仁承气汤合犀角地黄汤.两组疗程均为7d.治疗结束后统计病死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并观察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降钙素原(PCT)变化情况.结果:①两组病死率、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APACHEⅡ评分的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两组的降钙素原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降钙素原的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具有通腑泻下、活血化瘀作用的桃仁承气汤合犀角地黄汤治疗脓毒症疗效确切.

    作者:张寿清;李少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

    目的:对MRI与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准确性以及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经临床手术证实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6例,术前患者均接受了MRI与CT检查,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经统计发现,本组76例患者经MRI检查确诊73例,准确率为96.05%,经CT检查确诊69例,准确率为90.79%,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准确性无明显差异,若是两者联合可使诊断率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关注.

    作者:谢忠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临产妇共5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加强医院药剂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随着当前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人们对医院药剂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逐渐升高.本文作者就当前医院药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各个环节过程中存在的弱点进行研究,提出在进行药剂管理的过程中医院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从根本上实现改善医院科室对药剂的控制效果.

    作者:高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62例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儿童前臂桡尺骨双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2例前臂双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手法复位结合自拟中药方治疗.对照组28例,用手法复位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评判总优良率为94.1%,疗效显著.对比优于对照组的单纯手法复位治疗.结论: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内服能显著提高儿童前臂双骨折治疗效果

    作者:刘雄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必静注射液在小儿胰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必静注射液治疗小儿胰腺炎(C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胰腺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分别为40例和30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静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消炎治疗,7d为1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心率、呼吸、体温(T)、白细胞(WBC)和血淀粉酶(BA)恢复正常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实验组血清CRP、IL-6、TNF-α以及IL-18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CRP=6.78,tIL-6=4.92,tTNF-α=3.05,tIL-18=6.62,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心率和呼吸得到良好控制,体温、白细胞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也缩短,总治疗有效率明显增加,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静注射液治疗小儿胰腺炎可有效控制炎症、缩短患儿体质恢复时间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关向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与综合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儿科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临床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50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上呼吸道的临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血象检查等,一般比较容易作出诊断.患儿经综合治疗后,治愈率较高,达96.67%(145/150).结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不难,患儿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余为细菌引起.对病情综合分析,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愈率高.

    作者:陈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将76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41例)和开腹组(35例),分别给予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腹腔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切除标本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中晚期结直肠癌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根除目的.

    作者:高绪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面瘫46例

    目的:研究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周围性小儿面瘫的一种新方法.方法:46例患儿采用MDC-1000-31 BP型曼迪森半导体激光治疗机小头照射完骨穴、下关穴及其周围区域.结果:46例患儿全部治愈,总有效率100%.结论: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周围性小儿面瘫安全可靠,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对于患儿无痛苦,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向辉;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与中青年糖尿病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和中青年糖尿病的并发症对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280例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依据初诊时患者的血糖值进行分型,同时对患者的并发症以及死亡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重型患者的人数明显多于中青年组重型患者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老年患者需加强并发症筛查,及时指导早期干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黎茂尧;周文英;毛冰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分析与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治疗的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因,并对其数据进行整理.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后20例患者状况明显好转.结论:对消化性溃疡病因的分析,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切实提升患者的康复效率.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对门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且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门诊输液组和住院患者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要低于住院患者;同时门诊输液患者护理的差错率要高于住院患者.造成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医院硬件设施和管理因素.结论: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水平、树立为患者、合理分配资源、加强安全管理和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来提高门诊输液护理质量.

    作者: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4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体会

    目的:对48例腹腔镜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诊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6例,分为两组,研究组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对照中,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6.67%,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不仅能够提升治疗疗效,而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战立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足踝扭伤伴骨折的快速诊断

    目的:探讨足踝扭伤的诊断规则.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笔者从本院中选取400例患者,这些患者均为足踝患者,患者的大年龄为75周岁,患者的小年龄为19周岁,这些患者均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检查,并且每位患者都进行了X检查.对该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探讨.

    作者:秦冠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72例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间对比(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1例头晕,经对症处理好转.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冠心病频发房性早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朱伏虎;刘泉华;张才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甲钴胺、叶酸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观察甲钴胺、叶酸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E)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人:对照组(Ⅰ)、甲钴胺治疗组(Ⅱ)、叶酸治疗组(Ⅲ)、甲钴胺、叶酸联合治疗组(Ⅳ).4周后再次测量受试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Ⅱ组、Ⅲ组、Ⅳ组3个治疗组血Hcy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Ⅳ组Hcy降低率较Ⅱ组、Ⅲ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甲钴胺、叶酸治疗可显著降低血Hcy水平,两者联合用药效果更显著.

    作者:阳玲;方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实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伴有高血压的70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是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与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均保持良好血压状态,采取不同护理模式,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较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下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在临床治疗中,疗效较为明显,适合长期临床应用.

    作者:李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