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袁建军;朱晓继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 匹维溴胺, 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探讨肠道微生态制剂与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将72例IB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单用匹维溴铵治疗,治疗组35例,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能有效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7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无张力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疝气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9例,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手术,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56%、21.8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率分别为20.52%、2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疝气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适用于各类疝气患者手术治疗.

    作者:周克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单孔与双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单孔与双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孔组和单孔组,每组65例;其中双孔组患者采用常规双孔引流术式治疗;单孔组患者采用改良单孔引流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单孔组和双孔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双孔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单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双孔组(P<0.05).结论:与双孔引流术相比,单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操作简便、术中创伤小,可加快疾病康复进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刘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克霉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克霉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WC)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所收治VVC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随访1年,对照组48例患者中,共有18例复发,其复发率为37.5%;观察组48例患者中,共有8例复发,其复发率为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VVC,疗效显著,且可有效防止阴道菌群失调,提升阴道抗感染能力,降低复发率,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党建红;胡电;杨潇;金志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在始兴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妇康片治疗,实验组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江小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方法

    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其纠正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1月间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例,采集研究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根据血液标本采集时是否进行溶血处理分为非溶血组和溶血组,分别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溶血组与非溶血组各项生化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会对血液标本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液病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血液病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耐药特点,指导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血液感染患者,观察并分析其临床体征、病原菌种类以及耐药特点等情况.结果:患者均出现发热现象,其中有32例患者伴有寒战,78例患者均出现身体局部(口腔、呼吸道、皮肤软组织等)明确的感染灶.病原菌的分布所占比例也具有差异性,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多,为50.41%,其次是链球菌为24.7%、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88%、肠球菌为9.4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2.6%.其中耐药性强的为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及肠球菌,葡萄球菌所占比例为68.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比一般的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要高.结论: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为严重,但是对一些药物仍有很高的敏感性,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普汀等.

    作者:赖文鸿;杨烨;李海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管理

    通过加强对中药注射剂输液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减少中药注射剂输液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通过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制定中药制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范,从查对环节、配药与配伍环节、操作环节、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环节等方面做好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旨在通过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使得中药注射剂输液更为规范、安全,减少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中药注射剂输液在临床工作中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相关护理工作人员要尤其重视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问题.

    作者:林巧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Ⅲ、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Ⅲ、Ⅳ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骨伤科治疗的70例肱骨近端Ⅲ、Ⅳ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6~9个月的随访,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5.71%,对照组为68.5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血管神经损伤、螺钉松动脱落、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Ⅲ、Ⅳ型骨折利于骨折部位的固定及康复,对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宋晓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氨溴索治疗老年性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氨溴索治疗老年性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取样分析本院收治的98例老年性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实施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氨溴索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死亡率、并发症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性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时,采用氨溴索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曾昭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血吸虫病患者心理特点,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旨在为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血吸虫患者40例,分析其心理特点,并实施相应护理.结果:经过护理,患者抑郁和焦虑水平跟护理前对比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大多数血吸虫病患者存在心理焦躁、忧虑和紧张症状,根据其病情及心理特征,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

    作者:刘娟娟;杨柳;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小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小儿科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以及采取的相应防范措施.方法:从临床特殊药品、治疗中潜藏的风险、医疗设备中潜藏的临床护理风险、护理文件中潜藏的风险、生物污染中的临床护理风险以及医疗护理中知情权的临床护理风险,对小儿科临床风险进行详细阐述,同时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必须要明确小儿科临床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并制定一个完善的临床护理风险计划,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同时还可以使小儿科临床护理风险降至低.结论:根据小儿科临床护理风险,要完善小儿科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使防范意识明显提高,进而使临床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使小儿科乃至整个医院持续、良好的发展.

    作者:张天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痛泻要方及防风对肠上皮Caco-2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痛泻要方及防风对肠上皮Caco-2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激动剂(胰蛋白酶)诱导Caco-2细胞建立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障碍模型,以跨膜电阻(TEER)和荧光黄透过率为指标,评价其屏障通透性.分别给予含痛泻要方原方、痛泻要方无防风方、防风的血清研究药物对Caco-2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痛泻要方和防风均显著升高Caco-2细胞屏障的TEER值,降低细胞屏障荧光黄透过率(P<0.05),痛泻要方无防风方对上述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痛泻要方及防风对肠上皮Caco-2细胞屏障起保护作用.

    作者:谭许朋;韩宗余;温亚;刘德明;胡旭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盐酸瑞芬太尼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分析探讨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34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患者的拔管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患者术后并发恶心、呕吐的例数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国产注射用瑞芬太尼于手术患者中,其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且术后苏醒质量更高.

    作者:李小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探讨肠道微生态制剂与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将72例IB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单用匹维溴铵治疗,治疗组35例,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能有效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建军;朱晓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危儿纵向监测与早期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模式对高危儿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来院就诊的高危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采用常规儿童保健指导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干预;用早期综合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早期综合干预前后新生婴儿行为评定(NBNA)评分和Gesell量表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高危儿的临床预后.

    作者:代惠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诺和锐30R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R)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探索寻求一种对老年糖尿病初期患者有效、安全及依从性良好的胰岛素制剂,提高、改善目前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诺和锐30R治疗组和诺和灵30R对照组.在治疗12周以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降血糖效果.结果:治疗组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晚22时血糖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诺和锐30R治疗初诊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发生相应的低血糖等不良情况,疗效较好,且患者未出现抵抗状态,接受情况较好,低血糖反应比例较低.

    作者:李军;许业柱;袁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基层普外科手术抗生素应用150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基层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来院就诊的普外科手术使用抗生素患者150例,回顾性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和切口感染的关系.结果:150例普外手术患者中预防性给药77.3%,其余为治疗性给药.手术后切口甲级愈合达到88.3%;切口感染率占3.3%,其中Ⅰ类切口感染率是0.0%,Ⅱ类切口感染率是2.6%,Ⅲ类切口感染率是13.6%,治疗性给药切口感染率和预防性给药切口感染率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用药以及用药时间长的患者,其切口感染率和单一用药以及用药时间短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引起.结论:在基层普外科手术中,使用抗生素要严格把握患者指征,掌握其应用时机,防止多联用药以及长时间大剂量地用药,并降低菌种的耐药性.

    作者:姚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早发型子宫内膜癌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早发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2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16例早发型(年龄低于45岁)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早发型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6例普通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对照(普通组,年龄高于4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特征与病理类型.结果:①早发组与普通组在贫血方面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早发组贫血情况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附件累及、宫颈累及、与腹水细胞学检查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发组G1分化所占比重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在病理分期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宫内膜癌的产生与患者月经生育史、年龄有着较大关联,未绝经的患者分期早,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重庆开县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开县新生儿听力缺陷的流行病学概况及新生儿听力缺陷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耳声发射分析仪(OAE)与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对开县的13 866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正常新生儿和高危组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患病率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所有新生婴儿应常规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加强宣教,增加复筛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刘及江;刘艳;苟华;王锋;汪祖益;王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鱼石酯软膏用于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鱼石酯软膏治疗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的疗效,探讨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的换药方法.方法:将40例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鱼石酯软膏外涂加3M敷料外贴换药的方法和遵医嘱口服抗菌药物加常规换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采用鱼石酯软膏外敷加3M敷料外贴换药疗效显著.

    作者:许小芬;吴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