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社区老年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阮静;肖金兰;刘海莲

关键词:社区, 老年人, 肺炎,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肺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附近社区患有肺炎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多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治愈1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社区老年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肺炎的复发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饮食健康教育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饮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医疗服务站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饮食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及饮食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糖化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英;陈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在无痛分娩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接收的256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56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8例,对照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仅应用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观察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使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腰麻醉进行分娩镇痛.观察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痛程度、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活跃期时间为(178.3±21.3)min,第二产程(53.3±21.3)min;对照组活跃期时间为(248.3±24.3)min,第二产程(63.1±19.3)min,观察组产妇的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行硬腰麻醉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显著,且无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张继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使用先锋ST双平无创呼吸机患者123例观察与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如何解决临床患者不配合、不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及无创呼吸机使用中出现异常的问题.方法:对123例患者在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进行考察,包括上机前呼吸机与患者的准备、一般护理、病情监测、呼吸机的监测、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其中12例患者死亡,8例患者转气管插管,3例患者因无法配合而撤机放弃治疗出院,100例患者顺利脱机.结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减少了无创呼吸机因为异常原因而不正常运转情况,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和接受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使无创呼吸机优点得以更好的发挥.

    作者:傅玉娇;李薇;陈伟英;邵伟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健康体检采血失败的原因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真空静脉采血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2年6月-2012年12月到体检中心处进行采血的24 000例受测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血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探讨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采血失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结论:为有效减少真空静脉采血失败的发生,需要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8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使用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72.7%,两组间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确切,可调节患儿免疫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张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肱骨髁间骨折克氏针固定术中护理配合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总结肱骨髁间骨折克氏针固定术中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分析2009年7月-2014年2月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并采用克氏针固定的31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术中护理配合的作用.结果:23例获得随访,时间13 ~ 20个月,平均15.2个月.术后12个月,肘关节屈曲95 ~ 125(°),平均112(°),伸直丢失11~34(°).骨折愈合时间12 ~ 24周,平均16.7周.用改良Cassebaum评分法评价肘关节功能,优4例,良18例,可9例.2例针道感染,4例克氏针退出,2例尺神经牵拉伤后恢复,1例克氏针断裂.随访23例中19例可进行日常劳动.结论:肱骨髁间克氏针固定手术术中过程较复杂,加以术中护理配合,效果较好.

    作者:沈黎黎;许维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索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治疗的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非血液灌流,治疗组是采用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胆碱酯酶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实施血液灌流后,血液胆碱酯酶浓度明显升高,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氯磷定总量指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好.

    作者:张琼;阳小灵;周观林;刘先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DCA循环法对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疾病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随访6个月,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可显著改善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夏沪露;宋志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实验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良好.

    作者:吴秋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药天麻的鉴定方法与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天麻具有“红小辫”或者“鹦哥嘴”的形状特征,具有保护脑神经细胞、抗感染、镇痛、抗血小板凝聚、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延缓衰老以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可通过系统的鉴定方法鉴定天麻真伪与质量,经分析发现天麻抗感染镇痛、抗血小板凝聚作用显著.本文从中药天麻的来源、形状、理化性质以及显微结构等方面对其鉴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刘春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9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蓝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胆红素变化以及黄疸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黎媛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胃肠息肉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接受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胃肠息肉患者74例,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胃肠息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胃肠息肉患者在接受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李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婴幼儿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婴幼儿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7月预防接种的婴幼儿243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实行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干预措施;另选择护理干预前在中心接种的2290例婴幼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婴幼儿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家长满意度、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婴幼儿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和家长满意度,降低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能更好的保障婴幼儿健康.

    作者:黄素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改良腹腔冲洗引流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腹腔冲洗引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需行腹腔冲洗引流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引流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改良腹腔冲洗引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引流时间.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引流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9±0.61)d和8.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3±1.27)d和20.6%,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腔冲洗引流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恋超;吴同旭;郭丽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心力衰竭诊断中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诊断中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5例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者7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胱抑素C(CysC)和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生化指标.结果:心功能越差,cTnT、CysC和NT-ProBNP水平上升越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nT、CysC和NT-ProBNP指标联合检测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福生;赵莲;王敏;胡志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上睑提肌折叠术治疗老年性腱膜性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折叠术矫正老年性腱膜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22例(42眼)老年性腱膜性上睑下垂采用上睑提肌折叠术,对术后矫正效果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上睑高度和弧度较理想36例,欠矫3例,上睑成角3例,手术成功率85.5%.结论:上睑提肌折叠术矫正老年性腱膜性上睑下垂手术效果好,如注意术中缝合细节,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张云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不同科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不同科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保持各科室护士心理健康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袁(SCL-90)对本院不同科室150名护士进行心理压力问卷调查,观察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妇外科护士比其他科室护士SCL-90各项因子分都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内儿科护士SCL-90除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外,其他各项因子分均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结论:不同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明显,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疏导不良因素,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黄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肠外营养在高位肠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肠外营养在高位肠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高位肠漏住院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65.4%,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在高位肠漏中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薛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剂量氯胺酮联合笑气吸入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联合笑气吸入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收治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联合笑气镇痛组和笑气镇痛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娩方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氯胺酮联合笑气镇痛组疼痛评分较笑气镇痛组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联合笑气吸入麻醉可有效提高分娩镇痛治疗效果,能够为临床提供切实参考.

    作者:曹继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ICC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影响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在肿瘤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患者采用肘关节上部置管,B组患者采用肘关节下部置管,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A组患者PICC的平均留置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有6例(13.95%)发生导管位移,A组无患者发生该并发症;A组患者与B组患者中各有3例(6.98%)发生导管堵塞;B组患者4例(9.30%)发生静脉炎,A组患者有2例(4.65%)发生静脉炎.结论:置管位置、静脉炎和导管堵塞是PICC留置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置管位置、合理控制静脉炎和保持导管通畅,能够有效延长留置时间.

    作者:朱雁;盖垚;彭小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