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飞;方登峰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疗法对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止血剂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止血剂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综合治疗,疗程均为10天,比较2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P<0.01).观察组感染、切口渗血、盆腔粘连、肩背酸痛、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可有效促进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术后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兰恩;常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联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研究组给予中成药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血压、心率.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2.6%,对照组7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4 h慢心率、24 h快心率、24 h总心率、24 h平均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静息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联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率情况,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曹海辉;许桂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西他赛+阿霉素+环磷氮芥方案(TAC)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另选取30例乳腺良性疾病术后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TAC化疗,观察组在TAC化疗治疗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总缓解率观察组为56.67%,对照组为2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前,2组患者IgM、IgG、IgA、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P< 0.01).化疗后,观察组患者IgM、IgG、IgA、CD4+、CD47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M、IgG、IgA、CD4+、CD4+/CD8+水平较化疗前有所上升(P<0.05,P<0.01).对照组化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下降、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生脉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毒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志兵;嵇冰;陈建华;顾凤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陆付耳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术高明,医德超群.陆教授临证善用桂枝法调和体质,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广泛用之于黄褐斑、月经不调、汗证、腹痛、失眠、遗精、头痛、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临床多获良效.余有幸师从陆教授一载余,将其临证之桂枝法的用药特点介绍如下,以飨读者.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主证为太阳中风汗出脉浮弱.
作者:巩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温经汤治疗冲任虚寒型月经先期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40例患者按年龄、病情、病程进行分组,各组均采用温经汤进行治疗,统计疗效与年龄、病情程度、病程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大,疗效下降.轻度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中度组、重度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治疗总有效率比重度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6~12月组、>12月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 12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12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小,病情轻,或病程短的患者,经温经汤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蒙宇;李双;叶品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胃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顺铂、替吉奥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2组均以21天为1周期,均化疗2周期以上,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中免疫球蛋白IgM含量、T细胞亚群及自然(NK)细胞水平、毒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4.38%,对照组为59.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gM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IgM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4+、CD8+、NK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CD4+/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胃癌术后疗效确切、提高IgM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靖;金钢;黄孝王;赵章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詹淑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教授,从事中西医临床、教研工作50余年,擅长儿科咳喘、疳证、遗尿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随詹教授学习,受益匪浅,詹淑英教授治病,辨证用药,每有独到之处.1 益气健脾、培土生金治肺脾两虚、痰湿久咳肺脾两虚、痰湿久咳多见小儿支气管炎及肺炎后期,是小儿久咳常见的一种证型.因小儿时期,肺脏娇嫩,脾常不足,形气未充;肺虚则卫外失固,腠理不密,易为外邪所侵,邪阻肺络,气机不利,津液凝聚为痰.痰湿内困而致久咳,或反复咳嗽.
作者:庾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常规用药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和水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醒脾养儿颗粒,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复常时间、总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1).观察组患儿呕吐、腹泻、脱水、大便性状、体温等恢复正常时间及总疗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可缩短疗程,促进患儿症状、体征恢复.
作者:张洪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铺灸配合TDP照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10例,应用中药铺灸配合TDP照射,并予相应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观察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愈34例,好转72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达96.36%.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比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行走能力、上下楼能力、屈曲角度及强直挛缩程度、肿胀情况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结论:中药铺灸配合TDP照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居东;温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方联合坎地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8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2组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对照组口服坎地沙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通络益肾方,均4周为1疗程,服药2疗程.对比2组肾功能、尿微量蛋白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2疗程后,2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mALB)均较治疗前大幅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疗程后,2组浮肿、疲倦乏力等证候呈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7例(12.5%)主诉服汤剂后出现一过性腹胀现象,均能耐受,其余病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所有病例服药期间均例行肝功监测,未见肝功能异常.结论:通络益肾方联合坎地沙坦治疗DN能显著延缓肾功损害,减轻中医证候;中西医结合治疗DN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刘嵘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有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肝阳上亢证型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作者:姚永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对脑梗死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血府逐瘀汤加减,2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4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Hcy含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Hcy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对脑梗死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有确切疗效.
作者:吴盛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热固经汤联合达英-35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达英-35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固经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止血时间、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出血控制时间及止血时间分别为(23.54±3.75)天、(33.12±7.58)天,明显短于对照组(31.25±6.62)天、(38.97±7.95)天(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80.91% (P< 0.05).治疗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82%、3.08%,低于对照组12.73%、19.15% (P< 0.05).结论:清热固经汤联合达英-35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美媛;高姗姗;姚慕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喜炎平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体温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稳定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者应用喜炎平联合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临床疗效好,体温稳定情况好.
作者:吴尔光;沈才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西医手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49例,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2组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6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中西医结合组为6.1%,单纯西医手术组为2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中西医结合组为87.8%,单纯西医手术组为6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潘沈淇;黄海;潘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热咳清胶囊与孟鲁司特钠联合使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患儿均接受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加服热咳清胶囊,治疗2周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24%,对照组为70.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的程度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TGF-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的幅度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咳清胶囊联合孟鲁司特纳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优于单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可以显著缓解症状,改善患儿的炎性反应.
作者:夏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伏沙明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肝郁脾虚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服用氟伏沙明,观察组口服舒肝解郁胶囊和氟伏沙明.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末,2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8周末后,2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3.9%,观察组为8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1.1%,对照组为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伏沙明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患者可以降低HAMD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萍;姜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通窍汤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过敏性鼻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益气温阳通窍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2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通窍汤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孙高幸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介绍杨仓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主要分为溯病源,探病机,抓主证,毒邪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根本;辨诸虚,分寒热,别风湿,七毒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证型;补内虚,祛外毒,化痰瘀,攻毒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治则大法;守病机,治毒证,用峻法,毒药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劲率将材四个方面.
作者:于娟;杨洁;张智斌;高应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医防治肿瘤是我国特色,长期以来对此既有争论,也有误解,或否定、贬低或过分夸大,致使患者莫衷一是,一定程度影响了其临床特色的发挥.鉴于中医接诊的大多是中晚期和接受放、化疗后出现毒副作用以及有转移、复发的肿瘤患者,从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抗复发和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质量以及精神调养、食疗方面对中医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特点和地位进行初步探讨,以冀能对肿瘤的防治和康复有所裨益.
作者:陈苇菁;胡玲;龚琳;陈昫;陈万群;凌宏;劳绍贤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