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女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表现.方法:选择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型、风寒湿滞型、湿热痰滞型及肝肾亏虚型,患者同时接受腰椎间盘CT检查,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CT表现,探讨CT对中医分型的价值.结果: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有342个椎间盘突出,按照中医分型例数由多到少排列分别为肝肾亏虚型、气滞血瘀型、风寒湿滞型、湿热痰滞型;气滞血瘀型CT表现以旁中央型突出为主、风寒湿滞型CT表现以中央型突出为主、湿热痰滞型CT表现以外侧型突出为主,肝肾亏虚型CT表现三种突出均可见;肝肾亏虚型严重小关节退变、侧隐窝狭窄、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及Schmorl结节例数均多于其他三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CT检查可以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分型提供客观依据,同时能够丰富中医辨证分型的内容.
作者:丁国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醒神解郁汤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轻度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神解郁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0%,对照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患者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MD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神解郁方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周一心;韩振翔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肝硬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片联合扶正化瘀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恩替卡韦片进行治疗,治疗1年.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4项指标、肝动静脉血流指标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肝纤维化4项指标、肝动静脉血流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各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以逆转患者的肝硬化进展和改善肝血流情况,同时安全性较好.
作者:陆利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托里解毒散加减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88.00%,对照组6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实验组13.63%,对照组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里解毒散加减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彭智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指压强刺激内关防止晕针刀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在针刀治疗过程中全程心电监护,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在发现患者心率及血压有明显波动时,对2组患者分别实施指压强刺激内关及指压强刺激足三里,观察患者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并记录2组数据.结果:内关组在指压强刺激穴位后,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的均值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足三里组在指压强刺激穴位后,舒张压、收缩压的均值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心率的均值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治疗过程中指压强刺激内关对患者心率及血压的波动有改善作用,指压强刺激内关能有效防止晕针刀,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王宗佼;张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优化芍药甘草汤治疗高泌乳素血症(HPRL)的组方,并对其疗效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60只雌性NIH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10只为空白组、仅进行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他5组均经甲氧氯普胺连续皮下注射50天获得HPRL小鼠动物模型,随后再随机分配治疗方案:芍药甘草汤-1、2、3组(SG-1、2、3),分别给予1:3、1:1及3:1芍药/甘草配比的芍药甘草汤,阳性对照组给予溴隐亭,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30天.以ELISA法比较不同药物对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同时观察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的改变;并以定量PCR法检测垂体表达泌乳素(Prl) mRNA、泌乳素调节元件结合蛋白(Preb) mRNA的改变.结果:造模后50只小鼠的PRL明显升高,FSH、LH、T和E2均明显降低(均P<0.01).阳性对照组经溴隐亭治疗后,PRL明显降低,FSH、LH和E2均明显提高(均P< 0.05).SG-1、2、3组的PRL均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均P<0.05),但仅SG-3组与阳性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SG-2、SG-3组治疗后血清FSH升高(P<0.05)、而T、LH、E2的改变不明显.SG-1、2、3组均可使垂体PrlmRNA显著降低(均为P<0.01).SG-2、3组还可见Preb mRNA显著降低(分别为P<0.05和P< 0.01).结论:芍药甘草汤能有效降低甲氧氯普胺注射小鼠的血清泌乳素的水平,且重用芍药效果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升高FSH、抑制垂体Prl、Preb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孟延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探究与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出院后服用中药的情况.方法:纳入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随访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随访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及院外循证用药情况,并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采用统计软件分析患者的院外服用中药情况.结果:成功随访150例患者.出院时,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浊中阻型、阴阳两虚型、瘀血内阻型患者的服药率分别为97.67%、100%、100%、100%、96.55%.随访期间,以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瘀血内阻这3种证型患者的服药率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服用片剂、颗粒剂、丸剂、汤剂中药患者的比例分别为100%、97.83%、98.55%、96.36%.随访期间,以丸剂与汤剂服用率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院外二级预防中药使用率不高,影响患者的预后,应加强随访干预治疗及宣教,缩短与循证医学指南的差距,提高疾病预防的整体水平.
作者:卢志锋;吴欣欣;余伟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复方鲜竹沥雾化吸入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1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仅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复方鲜竹沥雾化吸入治疗.治疗1周.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5.45%,对照组56.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pH、PO2较对照组高,PCO2指数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的FEV1、FVC以及FEV1/FVC较对照组高,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的FEV1、FVC以及FEV1/FVC较对照组高,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在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的改善率较对照组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复方鲜竹沥雾化吸入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更优,肺功能指标改善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志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双花芷辛甘汤配合高压氧治疗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双花芷辛甘汤加高压氧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予高压氧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痊愈率63.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痊愈8例,有效12例,无效8例,痊愈率28.6%,总有效率71.4%.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花芷辛甘汤配合高压氧治疗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疗效良好,可作为保守治疗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方法之一.
作者:彭植锋;徐雄均;卢惠冰;李轶;王忠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经方合情感稳定剂治疗躁狂发作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躁狂发作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躁狂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大承气汤.治疗半月.结果: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RM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8.2%,对照组7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经方合情感稳定剂治疗躁狂发作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张永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扶正祛邪法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肿瘤科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方配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化疗2疗程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44.7%,对照组2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存质量等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祛邪疗法能够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其美;蒋益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气虚脉络郁滞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气虚脉络郁滞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2组患者均给予饮食调节、运动锻炼、皮下注射胰岛素、服用降糖药物等西医基础降糖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甲钴胺片,治疗组则加用由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而成的汤药治疗,2组连续治疗1月.观察患者主要证候积分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用肌电图检测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1.1%,低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下肢麻木、皮肤瘙痒、全身乏力、眼睛干涩等主要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而成的汤剂功可益气养血、化痰通络,其谨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病机特点,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利于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疗效显著.
作者:沈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经痛宁方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卵巢激素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予经痛宁方治疗,对照组予元胡止痛片治疗,疗程为3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卵巢激素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雌二醇(助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1,P<0.05);且治疗组B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2组治疗前后血清孕激素(P)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 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治疗组较治疗前升高(P< 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 0.05,P< 0.01),红细胞压积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痛宁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能调节患者月经期较低的E2水平及改变患者血液流变性.
作者:范春香;吴昆仑;唐苾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用大补阴丸合生脉散化裁辨治气阴两虚证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气阴两虚证流行性感冒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大补阴丸合生脉散加减治之,2组均治疗1周.观察怠儿的主要症状及其证候积分的变化;记录患儿的退热对间及感冒痊愈时间;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各项证候积分的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怠儿的退热时间及感冒痊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几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补阴丸合生脉散化裁利于改善气阴两虚证流行性感冒患儿的症状,缩短病程,有效性及安全性高.
作者:周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抑郁焦虑状况的差异.结果:实施中医护理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改善,2组组内干预前后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改善,2组间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美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参苓白术散用于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2组均予以调整饮食和口服补液盐等常规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连用8周.对照组予以单纯参苓白术散治疗,剂量、用法及疗程与联合组相同.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随访3个月和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8用后,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联合组(94.44%)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和6个月,联合组复发率[(14.71%)和(26.47%)]低于对照组[(39.29%)和(5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疗效良好,能减少大便频率,改善大便性状,并能减少其病情复发.
作者:黄韶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建立灯盏生脉胶囊中灯盏花乙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选用Water XTerra RP C18色谱柱(5μm,4.6×150 mm),以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含0.1%三乙胺)(15:8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4 nm.柱温及进样器温度:室温.结果:灯盏花乙素在6-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灯盏花乙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4,RSD=1.14.结论:HPLC法测定灯盏生脉胶囊中灯盏花乙素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灯盏生脉胶囊的质量.
作者:孙银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方法: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辨证治疗.10天为1疗程.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8%,对照组8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杨杰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联合苯溴马隆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口服苯溴马隆片,连服2周;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连服2周.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变化,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95.65%,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均下降,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且研究组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联合苯溴马隆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确切,作用与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6和IL-8水平,抑制关节局部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作者:姜春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根据入组的顺序分为中西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6例.2组患者均予以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常规护理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中西医护理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2组患者干预8周后观察并比较患者的遵医行为、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P2hBG)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中西医护理组患者的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及运动疗法等5项遵医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患者FBG、P2hBG和HbA1c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且中西医护理组下降值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可提高遵医率及自控能力,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从而提高降糖药效果,有利于血糖稳定达标.
作者:赵小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