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DL(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在骨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顾兰花

关键词:ADL,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预后, 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ADL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预后治疗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9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患者术后训练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周、1个月和3个月的Bathhe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满意度86.73%,观察组满意度95.92%,两组患者的医院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L可作为评价的骨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针对性调整制定治疗方案,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品不同给药方式对有机磷中毒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阿托品不同给药方式应用于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注阿托品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持续微量泵入阿托品方法治疗。结果:有机磷中毒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阿托品使用时间以及阿托品使用剂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阿托品使用时间以及阿托品使用剂量等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微量泵入阿托品方法应用于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对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显效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用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作者:李彦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讨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医院的部分产妇进行划分,以传统的护理和自理的护理模式组为主要方式,在产妇分娩之前和正在分娩中时利用不一样的护理方式,以此来得出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娩所用的时间。结论:从人的心理角度进行心理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时要使产妇减少心理的恐惧,用适当的语言进行安慰,增加产妇的分娩信心,减少自然分娩的时间。分娩于产妇来说是一种异常痛苦的事情,大部分的产妇在分娩时对将由的痛苦异常恐惧。因此,怎么样能使产妇的心理信心提升,分娩的前提就是需要产妇减少对痛苦的恐惧心理,从而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产妇所受的疼痛越小,之后的恢复也会也越快。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大大提高,传统模式的护理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科学的护理需求,现在医学上主流的是较为科学的心理护理模式。本文主要是通过借鉴相关资料和文献主要以统模式的护理与心理护理模式方式进行不同的护理后得出的护理新模式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作者:朱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冠脉综合症80例的舒适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8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数目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n=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n=4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自主健康感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能为力感、沮丧感、社交障碍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沈晨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复发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5月57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87例,进行效果对比,观察两组效果和膝关节炎康复、复发情况,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综合健康教育组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症状改善、治疗效果、复发率等方面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的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对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复发、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尚凤关;张文强;王云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4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质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并发症发生率3.85%远低于对照组的2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98.08%高于对照组的82.69%(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书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经过一段时间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体会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达到了95.5%左右,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的护理工作之后,总的有效率达到了59.1%左右。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了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80%,观察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经过以上的比较能够看出,在医疗机构中对于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护理的工作,协助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由此可见在医疗机构的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赵晖;张兰萍;李慧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重症昏迷患者血浆氨、乳酸检测的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重症昏迷患者血浆氨、乳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急诊重症昏迷患者48例作为昏迷组,选取同期急诊重症非昏迷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检测血浆氨、乳酸并分析结果。结果:重症昏迷组患者血浆氨60±20.5μmol/l、乳酸5.8±3.5μmol/l;对照组的血浆氨15±9.8μmol/l、乳酸2.8±1.2μmol/l,重症昏迷患者血浆氨、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昏迷患者检测血浆氨、乳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欣;陈正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孕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15例。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融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以及药物方面的治疗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血糖控制以及对该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对该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护理效果,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对比分析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分析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检查结果。结果:利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心律失常阳性率为70%,而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心律失常阳性率为40%,两种方法相比动态心电图检查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率为50%,而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率仅为20%,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更高,准确、快速的发现冠心病心律失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王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下手术中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下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3月接收的腹股沟疝患儿96例,均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各指标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7.92%高于观察组27.08%(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下手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抽选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针灸结合放血疗法;对照组患者应用针灸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针灸结合放血疗法后,其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简单快捷,可增强治疗效果,缓解症状,消除疼痛,促使疾病痊愈,有推广意义。

    作者:涂显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11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原因及盆底康复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原因及盆底康复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治盆底功能障碍11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行盆底功能评估,按初产妇自然分娩(A组),初产妇剖宫产(B组)、经产妇自然分娩(C组)、经产妇剖宫产(D组),利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盆底康复治疗及训练后,盆底肌强度较治疗前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盆底功能康复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中,B组盆底康复治疗效果佳,与A组、C组及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和修复盆底组织结构与功能,有效提高妇女生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燕;栗国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伸缩包带在胃管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伸缩包带二次固定对于强化鼻饲管固定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依次分入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鼻饲管采用普通医用粘性胶布固定;试验组鼻饲管采用伸缩包带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鼻饲管脱管情况。结果试验组鼻饲管脱管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危重症患者使用伸缩包带固定可大大降低鼻饲管脱落率,有利于保证肠内营养的安全,其次;伸缩包带二次固定鼻饲管的方法舒适美观大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索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疼痛程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创伤骨科急诊患者12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创伤骨科的常规护理,以及一般的疼痛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强化疼痛护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强化疼痛护理干预之后的疼痛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患者对于疼痛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经过对比护理治疗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各个方面指标和满意程度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因此能够了解到强化疼痛护理在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这些都是强化疼痛护理的优势,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李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围生产期孕产妇焦虑状况、分娩方式的产前护理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围生产期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的产前护理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孕产妇共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定期产检,试验组在产前2个月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结果: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产期孕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的产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情况,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头皮针贴辅助固定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次性头皮针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一次性头皮针输液患儿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头皮针贴辅助固定,观察头皮针固定效果及患儿舒适度及家长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无头皮针需要重新固定,拔针时间短于对照组,拔针时不粘头发及皮肤,患儿舒适安全,家长满意度提高。结论改进的头皮针固定效果更好,能提高护理效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影响因素、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产妇分娩疼痛研究

    为了缓解产妇分娩疼痛,调节产妇心理状态,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解析了产妇分娩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针对产妇分娩疼痛的护理对策,并且对其护理对策分析了护理效果,以期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优化分娩的过程,利于产妇增加信心,实现母婴平安。

    作者:刘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ADL(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在骨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ADL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预后治疗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9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患者术后训练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周、1个月和3个月的Bathhe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满意度86.73%,观察组满意度95.92%,两组患者的医院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L可作为评价的骨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针对性调整制定治疗方案,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顾兰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相关问题的探讨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的有关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1187例肝胆手术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较为仔细地分析,运用SPSS12.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1187例肝胆手术病患出现手术部位的感染现象63例,其感染率一般可达到5.31%,对此,其中的器官腔隙4例占6.35%,切口深部组织8例占12.70%,而切口浅部组织51例占有80.95%。从其中分离出革兰阳性菌12株,革兰阴性菌15株,分别占有44.44%和55.56%,其中的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较多,占有14.81%、而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检出多,占有25.93%,并未从中未分离出有关的真菌;有关手术部位感染的较为独立的危险因素有开腹手术、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引流时间、有无合并糖尿病以及年龄等(P<0.05)。结论:肝胆外科病患手术部位感染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因此,应当将病患术前术后病情评估进行加强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还要提高手术操作水平,从而使手术相关部位的感染的概率大大减少。

    作者:徐文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麻黄碱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麻黄碱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中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资料,以麻醉方式的不同进行组别划分,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36例分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另外以麻黄碱麻醉的36例分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妇术后的低血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的低血压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8%、5.56%,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优,两组差异显著。结论进行剖宫产时,在腰-硬联合麻醉中加入麻黄碱可有效降低低血压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作者:时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