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佳
[目的]探讨老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保守治疗途径。[方法]对36例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采用腕关节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2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达91.67%。[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鲁应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讨临床路径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价值,提高急救质量。方法:选取120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入我科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实行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死亡率进行对比,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2.0%,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改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宇;陈亚玲;岳中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多数研究学者指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恰当运动可对其健康状况进行明显改善,提高其心血管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透析效果。本研究主要对运动疗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推广运动疗法提供依据。
作者:王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M2非剥脱光纤点阵激光针对80例女性面部皮肤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80名患面部松驰、静止性皱纹的女性患者为案例。应用美国波士顿帕罗玛激光科技公司生产的超脉冲-非剥脱光纤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应用的消毒液为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配制的点而康碘伏皮肤消毒液。结果:即时检测的结果总有效率的案例为80例,总有效比率为100%;1个月后的结果总有效率的案例为80例,总有效比率为100%;3个月后的结果总有效率的案例为18例,总有效比率为97.5%;6个月后检测结果总有效率的案例为75例,总有效比率为93.35%。两名医师盲测评估的结果与VISIA评测结果相符度为93.71%。数据统计结果精确度p<0.05。过随访了解,治疗以后不良反应未曾复发,患者感觉舒适。结论:经过本次的研究,M2非剥脱光纤点阵激光针治疗法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的治疗功效可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作者:党辉;马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妇科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当中对快速革兰染色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从而帮助医务人员更好为患者诊断病情及对症治疗。方法:选取本院74例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妇科需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的患者当作实验对象,按不同检验方法把他们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其检测正确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检出霉菌11例,检出率是14.86%,滴虫6例,检出率是8.10%,革兰阴型双球菌共检出2例,检出率是2.70%,加德纳球杆菌共检出8例,检出率是10.81%,纤毛菌共检出1例,检出率是1.35%,肾型相对双球菌共检出2例,检出率是2.70%;而对照组仅检出霉菌7例,检出率是9.46%,滴虫4例,检出率是5.41%,两组检出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革兰染色检验方法对妇科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临床医学方面应当得到大面积推广。
作者:董海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糖皮质激素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重要药物,本研究对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口服强的松进行比较。
作者:熊争炎;姚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中所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临床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的同时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均采用生存质量评分进行对比与观察。结果经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综合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压水平,并保障患者出院后各项血压指标控于正常范围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靳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0-7岁儿童家长对二类疫苗的认知、行为、效果的差异性,总结分布特征,为更好开展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客观的数据资料,并且有助于为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开展不同宣传方式,达到提高二类疫苗接种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结果(1)二类疫苗在实际接种中存在的问题:家长对二类疫苗整体了解较为缺乏;公共媒体等平台对二类疫苗的正确宣传仍不够;影响接种二类疫苗接种率的因素仍存在诸多方面;对接种二类疫苗后所达到的效果认识不够等。(2)针对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家长自身可加强对疫苗专业知识的进一步了解;继续重视对居民开展疫苗免疫和传染病知识的宣教;加强对疫苗接种人员的行为规范性的管理;工作当中需加强对二类疫苗效果的重视等。
作者:伍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选取132例高热惊厥的患儿,并按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予以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长于观察组;且其护理满意度(77.05%)低于观察组(96.7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效果显著,且能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信赖和推广。
作者:王芝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的乙型病毒肝炎患者血清HBsAg的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Pre-S1)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015年1月-12月本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BsAg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这些患者血清中的Pre-S1,探讨血清HBsAg值高低与Pre-S1阳性率的关系。结果共收集HBsAg≥0.5ng/ml标本824例,血清HBsAg≥165ng/ml患者387例,其中Pre-S1阳性252例;血清100ng/ml≤HBsAg<165ng/ml患者120例,其中Pre-S1阳性45例;血清50ng/ml≤HBsAg<100ng/ml患者112例,其中Pre-S1阳性21例;血清0.5ng/ml≤HBsAg<50ng/ml患者205例,其中Pre-S1阳性23例。结论血清中HBsAg值与Pre-S1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血清中HBsAg值对于临床判断乙型病毒肝炎患者病毒水平及复制情况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金娟;陈正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研究方法:选取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 E2活动期轻中度)的患者,患者均已按要求口服美沙拉嗪颗粒>2月,肠镜检查提示病变位于左半结肠,共收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给予自拟方(白芍15g甘草10g黄芩10g黄连10g秦皮10g肉桂3g仙鹤草20g蒲黄10g浓煎100ml 37.0℃,肛管注入,保留灌肠1/晚),对照组20例给予柳氮磺吡啶栓(规格0.5/粒,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00091)0.5g 2/日塞肛。比较两组患者给药保留时间、以及治疗7天、14天后的主症改善情况。结论:中药灌肠组患者给药保留时间长,患者耐受度好,临床疗效好,提示加用中药灌肠治疗轻中度慢性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E2)疗效肯定。
作者:居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输卵管堵塞介入治疗中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的价值。方法:于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患者中选取1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输卵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妊娠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P<0.05);研究组输卵管再通率达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51.90%(P<0.05);研究组妊娠成功率43.64%明显高于对照组16.36%(P<0.05)。结论:针对介入治疗的输卵管堵塞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效果更显著,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白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我国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医疗制度日趋健全,不过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医院内科护理沟通是医院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而消化内科护理的质量与内科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状况有密切的联系,也影响着医院的治疗质量与形象。本文首先详细地介绍了消化内科护理沟通存在的问题,即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恶劣、医患费用纠纷、医护人员综合能力有待完善等,并根据这些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消化内科护理沟通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尽可能让每位患者做到满意。
作者:杜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做好三早对母乳喂养成功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自然分娩的产妇360例进行分析,将这360例产妇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观察组的产妇在其分娩后运用母婴裸体皮肤接触,同时吮吸乳头,迟不能超过1小时,对照组按照产妇的意愿让婴儿进行吸吮和开奶,时间在2-24小时不等。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可以提高母乳的喂养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匡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原因及盆底康复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治盆底功能障碍11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行盆底功能评估,按初产妇自然分娩(A组),初产妇剖宫产(B组)、经产妇自然分娩(C组)、经产妇剖宫产(D组),利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盆底康复治疗及训练后,盆底肌强度较治疗前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盆底功能康复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中,B组盆底康复治疗效果佳,与A组、C组及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和修复盆底组织结构与功能,有效提高妇女生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燕;栗国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之后的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结果:在治疗6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在CSQ评分中,求助、问题解决这两个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对精神病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有着显著的改善,临床效果十分良好。
作者:蒲新;王应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降低高危药品的用药错误,保障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完善用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总结分析在某院门诊药房出现的高危药品开药出现的差错事件,并以SHEL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该院门诊药房的高危药品发药失误概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采用SHEL模式的应用,门诊药房能够有效保证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提高了药品的安全用药和管理水平,更高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作者:胡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57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28d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采用中医治疗的研究组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为94.73,高于对照组的70.17%,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96.49%,高于对照组的73.68%。研究组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4.03%,转阴率、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组间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周永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院前急救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其成为高风险的医疗行为。为提高急救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院前急救工作快捷、准确和安全,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我院院前急救科5年来院前急救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龚杨;朱小芳;梅祖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通过对1例先天性无阴道伴始基子宫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的回顾,探讨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及术后护理重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