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纬;赵雪圆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配合洛丁新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洛丁新(盐酸贝那普利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化湿颗粒口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62.5%,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少24h尿蛋白定量方面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益肾化湿颗粒配合洛丁新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比单用洛丁新效果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卫国;黄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后配合补肾健脾中药防治高度近视的机理.方法: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手术组、手术配合中药1组、手术配合中药2组.分别行后巩膜加固手术,手术配合中药1组、2组术后分别灌食近视Ⅰ号方、近视Ⅱ号方,术后6周、12周分别取标本,行大体标本、光镜动态观察.结果:发现术后早期表现为强烈的炎症反应,主要为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随后出现异物巨噬细胞,并向植入片内浸润,植入片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组织增多,植入的巩膜也开始了修复过程.至术后12周,大量胶原纤维形成,充满间隙,使植入片与巩膜融合为一,形成“新巩膜”,手术加中药组的术后炎症反应明显轻微,而单纯手术组炎症反应明显强烈.结论:后巩膜加固术阻止局部眼球后扩张,并用补肾健脾中药促使局部后巩膜再建新的血管以改善巩膜脉络膜营养供应,在中药协同下起到良性组织刺激作用,改善全身状态的同时改善后极部微循环,防止组织变性萎缩.
作者:刘求红;段松岚;闫冉;彭明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选取不育男性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精子活动率、液化时间、抗精子抗体以及精浆弹性硬蛋白酶(PMN-E)等,结合患者中医体质分类特点加以归纳统计分析,探讨其与体质、证候的关系和规律,从微观辨证入手,期望为临床治疗提供线索.
作者:潘明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宁泌泰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宁泌泰胶囊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9.33%,对照组74.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2项指标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宁泌泰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左氧氟沙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车煜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过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采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136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对比2组视力及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术后第5天,2组视力均较术前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5、10天,观察组病情均较对照组轻微,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可促进视力恢复,减轻病情程度,减少患者痛苦,疗效显著.
作者:胡晓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治疗糖皮质激素(GC)依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诊断明确的GC依赖ITP患者均采用益气养阴方加减治疗,连续服用2周后开始调整GC用量,每周减2.5mg,并根据血小板计数调整减量速度.疗程16周.每周监测血小板计数,观察主要症状、体征,记录GC日使用量.结果:显效11例,良效22例,进步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48%.治疗后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除五心烦热症状外的其余症状、体征消失率均超过75.00%.治疗后,GC日使用量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有11例(23.91%)完全停用.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 0.01),有11例(23.91%)恢复至正常.结论:益气养阴方可以辅助GC的撤减,治疗GC依赖性IT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荣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颗粒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采用双盲法,将健脾益肾颗及安慰剂随机编为①、②号,治疗1组服①号药,治疗2组服②号药,共4周;随后治疗1组服②号药,治疗2组服①号药,共4周.结果:完成后破盲,①号为治疗药,②号为安慰剂.治疗第4周末,总有效率治疗1组为73.33%,治疗2组为1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第8周末,总有效率治疗1组为16.66%,治疗2组为76.6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组疗效优于治疗1组.治疗第4周末,治疗1组精子活力a级、a+b级均比治疗2组升高(P<0.05);治疗第8周末,治疗2组精子活力a级、a+b级均比治疗1组升高(P<0.05).结论:健脾益肾颗粒可提高弱精子症患者精子的活力.
作者:李国锋;黄赛琼;马天如;邹辉祥;潘杰;于凤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自的:观察桂枝汤合杏苏散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予桂枝汤合杏苏散治疗,对照组予氯雷他定、转移因子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症消失例数多于对照组,主症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3、6月复发率、副反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桂枝汤合杏苏散治疗过敏性鼻炎近期疗效与氯雷他定、转移因子胶囊治疗相当,但对症状改善及控制复率均优于后者,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尤海玲;陈源;卢坤;罗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为社区幼儿园儿童提供“简、便、廉、验”的足三里、迎香点穴保健方法,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形态学指标状况和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情况.方法:将相关社区幼儿园儿童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点穴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现代医学保健,中医点穴组在常规现代医学保健的基础上予以足三里、迎香点穴保健,分别在保健后的2月和9月检测生长发育形态学指标和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情况.结果:保健2月后,中医点穴组生长发育形态学指标除身高、头围、胸围、腰围、小腿围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5,P<0.01);保健9月后,中医点穴组生长发育形态学指标(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腰围、上臂围、小腿围、皮褶厚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5,P<0.01).对照组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于中医点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迎香点穴保健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效果明显,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徐俐平;潘佩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独活寄生汤分期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薏苡仁汤、独活寄生汤分期治疗;对照组36例用独一味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月72例获得随访,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6%,对照组为39.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薏苡仁汤、独活寄生汤分期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
作者:叶景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昆布提取液对甲状腺肿大鼠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以昆布提取液按1mL/kg、4mL/kg、15mL/kg连续灌胃12天,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水.给药后第3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各组灌胃给予甲硫氧嘧啶20mg/(kg·d),连续10天,造成甲状腺肿模型.阳性对照组则给予灌胃甲状腺片悬液20mg/(kg·d),连续10天.停药后放免法测定血清TT3,取甲状腺称湿重,计算甲状腺指数,并制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甲状腺指数降低、血清TT3含量升高(P< 0.01),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滤泡增大、胶质形成均有改善(P<0.01),高剂量组滤泡上皮增生减轻(P<0.01);胶质形成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昆布提取液对甲硫氧嘧啶引起的大鼠甲状腺肿有保护作用.
作者:付彦君;王卉;韩兆丰;张效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指压眶上切迹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指压眶上切迹的方法治疗本院门诊及病房会诊的19例呃逆患者,观察其即刻疗效及近期临床效果.结果:19例呃逆患者首次治疗即刻有效率78.95%,治疗1次治愈率36.84%,复发率53.33%,治愈率47.37%,总有效率达68.42%.结论:虽然首次治疗有效后的复发率超过50%,但指压眶上切迹治疗呃逆总体而言具有良好的即刻及近期临床疗效,且定位简单,操作便捷,推荐作为呃逆非药物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章闻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倍他司丁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倍他司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苓桂术甘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14天,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7%,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仅RAV的Vs值、LVA的Vd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梁伟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养阴舒肝胶囊改善绝经过渡期妇女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50例患者分为采用养阴舒肝胶囊的治疗组32例,采用坤泰胶囊的对照组18例.治疗前后观察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状况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主症积分、总积分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在改善月经失调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治疗组75.00%,对照组为50.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月经失调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8.75%,对照组为27.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养阴舒肝胶囊可以有效改善月经失调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王小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轻中度拇外翻合并第1跖骨内翻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改良Chevron截骨、Akin截骨手术及远端软组织手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轻中度拇外翻患者28例(33足).所有患者均行患足负重位X线摄片检查,随访时间12~24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8例病例全部得到随访,术后无不愈合及畸形愈合,伤口无感染.治疗后Maryland拇趾评分优良率为87.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轻中度拇外翻合并第1跖骨内翻疗效确切,可以明显减轻前足的疼痛,恢复足部功能.
作者:杨仲;付小勇;潘永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考试制度存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考试,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以及就业.如2011年,考研人数150万,2011年高考人数933万,特别是今年的国家公务员招考人数近150万.有的职位突破9470∶1.还有各种各样的大考、小考,且多种考试一考定终身,因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及考生的关心.
作者:黎荣利;冯志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特征,并提取各证型的辨证要点.方法: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采用横断面设计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240例临床病例进行前瞻性临床调查,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经聚类分析得到4个主要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证、脾胃气虚证、脾肾阳虚证和脾胃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腹胀痛、肠鸣矢气,症状随抑郁、紧张等情绪出现而发作或加重,精神抑郁,善太息、急躁易怒、食少纳差,舌淡苔白,脉弦细或脉细;脾胃气虚证:大便时溏时泻,或常夹有黏液、餐后即泻、腹痛绵绵、劳累或受凉后症状发作或加重,食少纳差、食后腹胀,脘闷不舒、神疲懒言,体倦乏力,舌淡苔白或苔白腻、舌体胖有齿印,脉细;脾肾阳虚证:晨起腹泻,完谷不化、腹部冷痛,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脾胃湿热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色黄而臭、口干口苦、小便黄、烦渴引饮、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主要的中医证型有肝郁脾虚证、脾胃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4个证型,其中肝郁脾虚证、脾胃气虚证所占比例大,提示肝郁、脾虚为本病主要的病机.
作者:黄绍刚;丁冠福;黎颖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0例未使用呼吸机的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行气道湿化,对照组应用沐舒坦注射液行气道湿化,疗程均为10天,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3%,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用于气管切开患者作气道湿化疗效确切.
作者:乔秋杰;张忠;王玲;常晓;徐慕娟;黄若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和法是中医八法之一,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和法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肝脾失和、气机失调、寒热错杂、气血同病等.和法包括了调和肝脾、燮调升降、平调寒热、气血同治等治法.运用和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对拓展临证辨治的思路和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
作者:林路平;邝卫红;张美娟;纪意纯;兰小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王士贞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专家,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耳鼻咽喉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40年,诊治耳鼻喉科疾病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丰富,近十余年来致力于耳鸣耳聋、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等耳鼻喉科难治病的研究.笔者随师学习,现将其诊治耳鸣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黄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