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盼;吉训超
目的:观察黄花败酱甲醇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抗炎杀菌、修复溃疡方面的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SASP组连续饮用5% DSS溶液7天,并于第4天灌胃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3g/(kg·d);黄花败酱组连续饮用5% DSS溶液7天,并于第4天灌胃黄花败酱甲醇提取物50mg/(kg·d);模型组连续饮用5% DSS溶液7天,并于第4天灌胃相当剂量生理盐水,连续4天;正常对照组自由饮蒸馏水连续7天.以疾病活动指数(DAI)、组织病理学损伤为评价指标观察其疗效.结果:DAI评分SASP组、黄花败酱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给药后小鼠的组织病理学损伤均显著改善,SASP组、黄花败酱组组织学评分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但SASP组与黄花败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花败酱甲醇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叶志雄;苏俊芳;黄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四子散热敷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中风后肩痛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四子散配合康复训练.在治疗前以及治疗3周后评定视觉类比模拟疼痛评分(VAS)、改良Barthel指数(MBI)、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结果:治疗3周后,2组VAS、MBI及FMA-U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3周后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子散热敷配合康复训练可改善中风后肩痛症状,从而改善中风后偏瘫的功能障碍.
作者:郭友华;朱乐英;詹乐昌;陈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黄鳝血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加黄鳝血外敷组、热敏灸组和针刺组.各组每天治疗1次,总共治疗4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康复所需时间.结果:热敏灸加黄鳝血外敷组45例,治愈率86.67%,有效率100%,康复时间为5~14天,平均10天;热敏灸组45例,治愈率82.22%,有效率97.78%,康复时间为8~21天,平均14天;针刺组40例,治愈率82.50%,有效率92.50%,康复时间为8~21天,平均15天;3组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平均康复时间进行两两比较,热敏灸加黄鳝血外敷组分别与热敏灸组、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热敏灸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黄鳝血外敷、热敏灸及针刺治疗面瘫均有确切疗效,但热敏灸结合黄鳝血外敷疗程短,无痛苦,患者易接受.
作者:余尚贞;石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糖尿病肾病属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基本病因是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糖尿病,即脾虚所致脾瘅、消瘅或消渴.所以,糖尿病肾病脾虚是基础,脾虚失运是糖尿病肾病之病机根本,是“三次泌别清浊”学说的病机根本.终病位在肾,属于脾肾同病.痰瘀互结所致的微型癥积阻滞肾络是其特征性病理改变.肾络受损,肾精不固,清浊不分是其核心病机.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痰瘀阻络,清浊不分.基本治法是健脾固肾,消癥通络,分清泌浊.
作者:何玉华;赵良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腰背痛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疾病,有关调查显示,护士占职业腰背痛病例的很大比例,其发生概率是其他职业女性的2.5倍[1].补肾温阳法可以很好地治疗腰背痛,为了减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笔者采取补肾温阳法治疗后通过自我防护的培训预防护士职业腰背痛发生,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智敏;李晓晶;李亚函;韩海玲;薛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李双蕾教授,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名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广西内科学会常委.李教授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注重传承和发展中医,创新中医治疗手段,确定中医药特色明显的重点病种,优化个体治疗方案的设计.尤其是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各种慢性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痛风等方面取得确切疗效.
作者:张望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腹针组予腹针治疗,传统针灸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腹针组93.3%,传统针灸组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腹针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的增加值较传统针灸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腹针组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传统针灸组.结论:2种方法都能有效治疗颈性眩晕,腹针组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传统针灸组.
作者:李梅英;姜蔓萍;李朝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骨愈灵胶囊对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2组均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口服钙片以及功能锻炼,治疗组加用骨愈灵胶囊.观察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情况、肿痛消失时间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肿胀疼痛消失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痂生长情况方面,治疗组第14天、第28天出现骨痂的例数比对照组多,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口服骨愈灵胶囊对Colles骨折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何家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温阳法治疗阳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阳虚型失眠症患者,采用温阳法方药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进行干预,1月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WHOQOL-BREF量表作为评定工具,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第1月、第2月及停药后随访第1月评价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结果:与干预前比较,总有效率干预后第1月为37.5%,干预后第2月为70.0%,停药后随访第1月仍为70.0%.干预后第1、2月及停药后随访第1月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有改善(P<0.05).结论:运用温阳法治疗阳虚型失眠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良好.
作者:黄春华;周雯;杨小波;杨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增液解毒颗粒干预鼻咽癌放疗所致急性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采用常规分割外照射治疗.治疗组予增液解毒颗粒口服和雾化吸入,对照组予庆大霉素雾化吸入,疗程均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结果:2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但出现口咽黏膜损伤时的放疗剂量治疗组为(23.9±4.0)Gy,对照组为(18.0±4.0)Gy,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发生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分级情况经Ridi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增液解毒颗粒能有效防治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所致急性口腔黏膜放射性反应.
作者:高卓维;乔冠英;曾少容;赵淑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徐艳玲教授是辽宁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辽宁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徐教授从医近30载,熟读经典,贯通中西,桃李满天下.笔者有幸成为其首批学术经验继人,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深被其医术所折服.特别是徐教授运用通腑泻肺法肺肠同治支气管哮喘,使患者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症状得到改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撷取吾师通腑泻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经验一二,与杏林学子共享.
作者:赵克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疗程后比较2组的疗效,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50%,对照组76.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h尿蛋白定量、SCr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炎,可迅速改善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付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原发性痛经门诊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均治疗1疗程(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100%,西药组90.0%,中药组96.7%,3组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
作者:肖晓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但其机制仍不清楚,治疗手段有限.中医药防治NAFLD有优势,但是其研究方法局限.脂质组学对深入认识NAFLD的机制和有效地防治NAFLD有重要意义.它有可能突破NAFLD的中医药现代研究的瓶颈,同时也为中医药防治NAFLD提供一个极好的平台.
作者:孟胜喜;冯琴;胡义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大剂量组:化痰祛瘀方大剂量含药血清组,灌服化痰祛瘀方,给药剂量24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2倍);小剂量组:化痰祛瘀方小剂量含药血清组,灌服化痰祛瘀方,给药剂量12g/kg;正常血清组:灌服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共计5mL.通过MTT法检测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Western bolt技术、免疫荧光技术观察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CCLM3的增殖活力,不同剂量时(0g/kg、12g/kg、24g/kg)抑制率分别为1.60%、36.64%、63.9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能使肝癌细胞内的VEGF蛋白表达量下降,且随着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剂量增高(12g/kg、24g/kg),VEGF的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免疫荧光试验显示,大剂量化痰祛瘀含药血清(24g/kg)可以完全抑制VEGF蛋白的表达.结论:化痰祛瘀方含药血清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卜凡儒;张超;蒋树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成年居民的中医体质构成,为本地区人群进行亚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制订调查问卷并向体检人群发放,收回“中医体质及健康状态自填式问卷”3 458份,筛选出3 000份合格的问卷,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调查对象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结果:3000例研究对象,平和质425例;虚性体质1 130例,其中气虚质660例,阳虚质365例,阴虚质105例;实性体质1 445例,其中瘀血质85例,痰湿质685例,湿热质280例,气郁质200例,特禀质195例.不同性别,各年龄段人群分布、高学历构成、职业构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1),婚姻状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广州地区成年居民的体质构成有一定的差异性,实性体质以痰湿质和湿热质为主,虚性体质以气虚质为主.
作者:杨道炬;何浩;梁惠陶;廖向彬;骆晓艳;袁冬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压疮也称为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各种因素致使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摩擦,血液、营养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破损和坏死[1].骨科患者因需长期卧床,常导致局部组织受到挤压形成压疮,或由于需要进行牵引固定,而致局部组织挤压、摩擦形成压疮[2].因此,骨科患者是压疮的易发人群.临床上根据创面的严重程度,压疮一般分为Ⅰ~Ⅳ度[3],其中,Ⅰ度较轻,只需进行简单的护理即可恢复;Ⅱ、Ⅲ度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浸润和浅度溃疡,需药物治疗;Ⅳ度为严重期,可出现坏死溃疡,甚至引起败血症、脓毒败血症,危及生命,需采用手术方法治疗.
作者:谭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候变化特点.方法:调查81例确诊为心脏瓣膜病并行体外循环术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3、7天采集四诊资料,填写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辨证,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肺气虚证、气阴两亏证病例术前、术后均较多,且前后变化不大.心肾阳虚证病例术后第1、3天较术前1天增多(P< 0.01,P<0.05),至术后第7天减少到与术前1天相当(P>0.05).气虚血瘀证病例术后第1天减少(P<0.01),术后第3、7天有回升趋势,但仍少于术前1天(P<0.01).阳虚水泛证病例术后第1天减少(P<0.05),术后第3、7天回升到与术前1天相当(P>0.05).痰饮阻肺证病例术后第7天较术前1天增多(P<0.05).术前1天无阴竭阳脱证病例,术后第1天增多(P<0.05)、术后第3、7天减少至与术前1天相当(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行体外循环术后第1天以心肾阳虚、气阴两亏、心肺气虚为主,术后第3、7天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痰饮阻肺病例逐渐增多.
作者:陈升恺;林冬群;李旭东;陈晓伟;杜建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刘玉洁老师为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批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首届名中医.临证三十余载,不但宗《内经》、崇《伤寒》,更为推崇叶天士治疗杂病的理念,尤其是运用络病理论治疗疑难杂症,每收良效.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现举案例如下.
作者:曹洋;张军;段红莉;王清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马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行走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康复平衡训练及常规内科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马裆训练,平衡功能评定采用Berg平衡量表,步行能力评定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治疗6周后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Berg平衡测定值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2组Berg平衡测定值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马裆训练能加快中风后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改善.
作者:吴佶;崔晓;汪军;梁瑞珑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