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刘惠清
糖尿病合并溃疡为难治性溃疡,多采用植皮或切除的方法,费时、费力,给病人增加痛苦,直接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近1年来,我科运用水胶型敷料换药治疗共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玲蓉;朱晓宁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我们对5年间所收治的21例超高热患者,通过实施积极全面的护理,收到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彭妙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患者男,71岁,因右侧肢体无力、尿潴留、便秘2天入院.入院前25天左眼突然失明,一周内自然恢复.查体:BP160/10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差,反应迟钝,被动体位,额纹对称,眼球运动无障碍,视力正常,眼底未发现异常.右鼻唇沟平坦,舌尖偏右,颈软,颈椎无压痛,以插导尿管.右侧肢体:肌张力正常,上肢肌力4级,下肢肌力2级,膝腱反射活跃,感觉减退,巴彬斯基征(+).3家医院凹检查均示“腔隙性脑梗塞”,用甘露醇、改善脑细胞代谢药治疗无效,先后出现了背痛、呃逆、嗜睡、右侧巴彬斯基征(一)、右侧感觉过敏、肌力在2-3级间波动,左侧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入院第17天四肢肌张力明显下降,肌力2级,锁骨平面以下感觉消失,腱反射消失,双下肢巴彬斯基征(+).
作者:刘钦亮;袁海兰;赵洪友 刊期: 2001年第16期
1 病例资料例1,男,48岁,因突发前胸部疼痛2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体检:T36.3℃,P80次/分,R18次/分pm,BP160/100mmHg.神志清.心肺无异常.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及右室心肌梗死(ST11、lll、AVF、VRR、5R抬高0.3-0.6my,STV4R抬高0.6mv).除常规治疗外,立即给予尿激酶150万IU加生理盐水100ml,30分钟滴完,半小时后出现缓慢心律失常(心室率40次/分),立即静注阿托品1mg后,心率上升至90次/分,ST段下降>80%.CK及CK-MB峰值提前至发病12小时.
作者:钱宝堂;谷青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早产儿或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活产新生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发育不够成熟,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及其它并发症,死亡率高.
作者:杜爱清;王爱萍 刊期: 200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理松弛疗法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临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心理松弛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临产妇护理,观察产程的时间和产后出血量、24小时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分析生物学指标和心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实验组第一、第二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焦虑、抑郁分值下降,生物学指标和心理指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22-0.6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心理松弛疗法对分娩有影响,研究对分娩中确保母婴安全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顾炜;岳亚飞;李雪玲;陈芳珍 刊期: 2001年第16期
实性肿瘤的生长是血管依赖性的,血管为肿瘤提供营养和转移的途径,在新血管形成以前,肿瘤只能生长到卜2mm,不会发生转移,新血管形成以后肿瘤则呈指数倍增长.转移的机会随之增高[1].因此,探讨新血管形成的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研究表明:新血管形成是由一些肿瘤细胞或非恶性细胞产生并可以渗入肿瘤的因子来诱导.血管生成有赖于一系列正性因子和负性因子之间的平衡,前者如基质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移因子(TGF)、肿瘤坏死因子(TNF-A)以及胸苷磷酸化酶(TP).后者如肿瘤和/或与肿瘤相应的炎症细胞释放的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和血管抑制素(angiosatin)[2.3].
作者:王英;徐小蓉 刊期: 2001年第16期
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已成为医院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我院虽然在人才建设上:想了一些办法,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才断档、梯次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为了构造具有医院自我特色的实用型人才队伍,必须规范人才管理机制,做好人才的管理、培养和引进工作.
作者:王忱;龙岩;谢爱国 刊期: 2001年第16期
对1998-2000年住院的115例脑梗死患者夜间血压变化与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旨在阐明脑梗死患者夜间血压不降的发生机制、并探讨护理与治疗的对策.
作者:徐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我科自1998年11月至1999年11月期间共收治中度以下新生儿硬肿症62例,其中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胃肠外营养疗法,与常规组28例对比,疗效明显改善.我们通过对34例实施胃肠外营养患儿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我院儿科自1999年6月以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缩短了疾病疗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屈霞;王连英;韩光;左小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的典型表现为头疼、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就诊时有典型表现者易确诊.但不典型SAH并非罕见,易误诊.而SAH的及时确诊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应高度重视[1].现将我科近10年收治的33例SAH病人的症状特征及误诊情况加以总结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晓莺;飞鲁热;何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股动脉穿刺是心脏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常见的途径.在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并给予局部压迫止血时,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称为“拔管综合征”.我院2000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发生该症状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石琰;刘杰;崔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患者女?33岁,孕3产2。末次月经为1998年5月18日,孕期无特殊情况,未行产前检查。妊娠4114周,于1999年4月26日19时开始出现规律宫缩,在家待产,产程进展不佳,已破水6小时,于4月28日7时因滞产、胎儿宫内窘迫急诊入院。
作者:张红丽;张怡;王春梅;王君 刊期: 2001年第16期
1 健康教育的内容1.1 新入院阶段的教育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热情接待病人,为其介绍病房环境、卫生制度,探视陪护制度,科主任、护士长及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的职责,同室病友,使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适应住院生活,以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作者:王荣芳;解静 刊期: 2001年第16期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本文就剧烈运动诱发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型6例作如下报道.
作者:彭晓兰 刊期: 200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腔冷冻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治疗效果,影响疗效的因素以及冷冻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对123例子宫异常出血病人行宫腔冷冻治疗.其中功血66例,子宫肌瘤29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血小板减少12例,冷冻温度是-60℃、-80℃,时间是4分钟、6分钟.术后观察月经和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29例术后闭经,79例术后月经量显著减少或恢复至正常月经,有效率为87.80%.垂体一性腺轴及其相关激素测定显示,除睾酮(TT)水平在术后略有升高,其余各项激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深低温冷冻治疗子宫异常出血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其对女性神经内分泌调节不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郭新华;高萍 刊期: 2001年第16期
1997年3月-2000年9月,我科收治了休克早期心率缓慢的患者32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安清;刘丰泉 刊期: 2001年第16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12岁.第2胎足月顺产,幼年生长发育正常.4岁不慎右侧颢部头皮裂伤,当时神志清楚,无恶心、呕吐等症状.6岁时无明显诱因突发腹痛、呕吐、面色发白,继而神志不清,小便失禁.半小时左右自行缓解.精神萎糜持续1天左右,缓解后不能回忆发作经过.以后每季度发作2-3次,症状同上,白天、晚上均有发作.因影响学习,故来我院门诊就医.体查:未发现阳性体征.精神状况检查:意识清晰,定向、思维、智能及情感无明显障碍,注意力欠集中.
作者:赵宗仁 刊期: 2001年第16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外科病人合并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外科疾病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治愈率.术前术后控制好血糖,才能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王静 刊期: 200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