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尿酸与临床预后关系

那开宪;胡小梅

关键词:
摘要:血尿酸一般是用来诊断痛风病的一项指标.近年来发现血尿酸的水平变化与脑卒中发病与预后有关.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1999年6月-2000年12月本院住院病例100例,均为确诊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脑梗塞和脑出血2组.其中脑梗塞62例,脑出血38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56-77岁.合并高血压39例,糖尿病23例.排除了痛风、腔隙性脑梗塞、肾脏疾病(血肌酐>125umol/L)及心、肝、肺疾病.对照组;选自同期门诊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所选人员均无痛风、肾脏、心、肝、肺疾病.共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平均年龄62±6.3岁.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道异物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多发生于儿童,我科近年来共收治呼吸道异物病人54例,有50例均在全麻下经口腔由硬质气管镜取出治愈,2例自行咳出.其余2例未取出要求转院,现对这些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并谈谈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李玉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肠系膜上动静脉在肠系膜肿瘤B超显像定位诊断中的作用

    肠系膜肿瘤为临床少见,诊断较为困难.现将B超显像诊断的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例患者为住院病人,均男性,年龄3-53岁,因腹部肿块伴隐痛而就诊.发现肿块至就诊时间短半个月,长3个月.体检:分别于上腹正中、左上腹、左下腹、右下腹触及大小5×6cm至12×9cm、质硬肿块,边缘清楚,表面光滑,触痛,5例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均见肠管被挤压移位.4例行剖腹探查,均见肿瘤位于肠系膜上;取材活检病理诊断为淋巴肉瘤.另2例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见肿块由肠系膜上动脉供血,6例后诊断为肠系膜肿瘤.

    作者:施德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超量服用胃复安致椎体外系反应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1岁,农民.因胃部不适,自服胃复安5片,约半小时出现舌体颤动,伸舌困难,牙关紧闭,吐字不清.查体无其他异常表现.考虑为胃复安超量服用引起的椎体外系反应.立即给予10%GS 1500毫升加vitC 2克,vitB6 200mg,10%氯化钾10毫升静脉滴注,以促进药物的排泄,1小时后症状逐渐缓解.

    作者:高继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与性问题相关所致精神障碍39例患者临床分析

    总结我院1996-2000年中所诊治的因性问题有关的精神障碍39例患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28例,女11例.年龄14-56岁,平均25岁.职业:学生17例(其中初、高中生6例,大专以上11例),干部9例,工人及个体户各5例,军人3例.学历:初、高中文化15例,大专以上文化24例.①性病有关化验为阴性;②精神诊断符合诊断标准.39例患者均有不洁性史,25例在不正当性交后发现性传播疾病诊断依据,经化验亦排除性传播疾病,14例患者曾有性传播疾病依据.

    作者:关斌;梁艳;胡刚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交替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如何提高肺癌的生存率和治愈率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主要课题.我院采用放化疗交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本方法近期疗效进行前瞻性研究.

    作者:孙晓峰;焦杨;孙丽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小肠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方法

    小肠灌肠气钡双对比检查方法是:借插入小的导管注入造影剂以直接显示肠腔病变的方法.

    作者:刘长平;王秀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结膜毛虫刺异物误诊9例分析

    200年9月至12月我科连续诊治了11例结膜毛虫刺存留的患者,其中有2例是初诊病人,出现9例误诊误治.结膜毛虫刺异物细小不易发现,误诊率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分析9例误诊原因,目的在于提高对眼部松毛虫病的认识,尽量避免结膜毛虫刺的误诊误治.现将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9例病例均为单眼,男5例、女4例,年龄19-71岁.3例自诉有打毛虫接触史,6例有植物接触史.9例患者中动植物接触后即出现轻度或不明显的异物感,数小时后异物感明显,发病日期明确.角膜刺激征明显;多数病人角膜损伤较结膜损伤明显;为细小的划痕,不规则,若无合并损伤而只在上皮层,角膜损伤区域与结膜毛虫刺的位置有关.结膜毛虫刺较其它异物纤细、柔软,多为棕色、黄褐色、或黑色,不容易发现,呈垂直刺入结膜,结膜充血有轻度水肿.应用1%丁卡因表麻,用显微打结镊拔除异物.氯霉素点眼.

    作者:王慧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化的临床研究

    本文对2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CHD)的尿毒症患者HD前、后血浆胶体渗透压及一些相关因素进行测试,并选择56例未进行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对照,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政;姚红;管金艳;宫丽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复合性溃疡125例分析

    我院1995-2000年进行6515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检出消化性溃疡(PU)1655例,其中复合性溃疡(CU)125例,占同期PU总数的7.6%(125/1655).现将本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经内镜及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其中125例CU均排除恶变之可能.125例CU中男94例,女31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15-68岁,平均35.5±3.7岁,40岁以下占58%.病程1-39年,平均6.7年,半数病程在5年以上.临床症状:有典型胃溃疡(GU)疼痛性质与疼痛规律64例(47%),有典型十二指肠溃疡(DU)疼痛48例(38.4%).主诉有慢性间歇性上腹部疼痛110例(88%),主诉或病史有呕血和/或黑便62例(54.4%),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而就诊者29例(23%),以恶心、呕吐为主诉12例,有急腹症表现穿孔2例.病史中其它常见症状有返酸72例、嗳气63例、恶心呕吐42例、食欲减退68例、消瘦51例.X线检查:125例CU中81例距胃镜检查前1个月内行X线钡餐透视,诊断结果与胃镜检查完全符合者23例(15.8%),部分符合者(X线仅提示有胃或十二指肠一个部位的溃疡740例(52.6%),完全不符合(X线漏诊)者43例(31.6%).

    作者:孙玉成;张云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短超波与抗菌药治疗盆腔炎75例

    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疾病.以往多采用中西药物治疗,对急性盆腔炎控制效果较好,对慢性盆腔炎效果不满意.我们采用超短波配合抗菌药物治疗盆腔炎,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何振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带血管神经蒂皮瓣移植术的术后护理

    我院骨科近三年采用带血管神经蒂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18例,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护理:首先,我们在制定护理计划时,除按显微血管外科术后护理常规执行外,特别强调全身情况的观察,患者的止痛,休息,饮食营养,血容量及水盐电解质平衡等都作好记录和及时调整,防止机体发生代谢紊乱,从而造就移植皮瓣成活的基本条件.

    作者:朱惠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羟基喜树碱防治膀胱癌疗效观察(附41报告)

    目的:寻求防治膀胱癌(BTCC)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羟基喜树碱(HCPT)术中局部注射、术区浸泡和术后膀胱灌注防治BTCC41例.结果:随访3-55个月,平均21.3个月,无1例术后种植转移及严重并发症,术后复发率21.2%.结论:本法防治BTCC安全有效.

    作者:朱葆捷;罗宏;周宏;王传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透明质酸酶关节内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98例体会

    1 临床资料98例中,男29例,女59例,年龄28-76岁,平均60岁,病史7个月-6年,表现为下蹲、起立时疼痛、上、下楼梯时疼痛,下楼梯时更甚,坐位休息后站起时疼痛或行走1000米以上疼痛共64例.行走痛或需扶拐行走,屈蹲受限,膝关节肿胀、压痛、膑股研磨实验(+),关节内翻畸形32例.关节伸直位,屈曲受限30度以内,X线显示骨质增生,关节软骨面下出现硬化带,面毛糙,关节间隙变窄2例.

    作者:胡瑞明;帅艳萍;越慧琴;王春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25例盆腔肿块误诊的超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本组资料系我院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经超声诊断280例并有手术病理对照的盆腔肿块,其中超声误诊25例,误诊率8.9%;年龄18-60岁.超声检查仪AlokaSSD-620型、AlokaSSD-630型,探头频率3.5MHz.患者充盈膀胱适中,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做多切面检查,充分显示子宫、附件及盆腔肿块,并仔细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

    作者:孙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跟骨超声测量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的评价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跟骨超声和骨生化变化.方法:采用UBIS3000型定量超声仪,测量了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跟骨定量超声及血25羟维生素D3(25OHD3)、血清完整骨钙素(IBGP)、尿羟脯氨酸(HOP)、1型胶原C-末端肽(Crosslaps)浓度.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跟骨超声振幅(BUA)、超声声速(SOS)及刚度(STI)均低于健康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血25OHD3、IBG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尿Hop和Crosslaps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跟骨定量超声及骨生化指标的变化均反映出2型糖尿病患者骨形成和骨转换减低,骨吸收增强.

    作者:邓丽丽;王红;陈海翎;李明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生存状态下脑膜癌病的诊断(附11例报告)

    脑膜癌病非罕见病,但在生存状态下依靠脑脊液中发现癌细胞来确诊该病有时并非易事.本文共收集11例病例,临床诊断为脑膜癌.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17-58岁,平均31.9岁.起病时间至入院时间15天至6个月,平均1.67个月.

    作者:赖燕蔚;肖祖锋;李存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以碳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40例临床观察

    我们自1998年5月至2000年5月,以碳铂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40例,取得近期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0例晚期肺癌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7-63岁,平均49.5岁.本组40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其中鳞癌18例,腺癌8例,鳞腺型4例,未分化小细胞癌10例.除3例开胸探查外,皆为无法手术的晚期肺癌.

    作者:赵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黄芪注射液是具有益气养心、扶正祛邪的功效,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保护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并有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减少血栓形成,增加肾血流量,以及防止肝脏损害等作用.近年来我们在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中,除对心脏病的应用外,参考有关中医理论,同时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症、低血糖综合征以及肝病、肾病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分述如下:

    作者:关翠英;郭晓杰;殷继东;冯雨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局部涂凡士林预防褥疮

    1 典型病例例1 患者女69岁,左股骨颈骨折,入院后第5天给予左股骨头置换,术后仰卧强迫体位,术后即与每日3次用凡士林涂擦骶尾部受压皮扶,较好的预防了褥疮的形成.例2患者男72岁,颈椎骨折高位截瘫,入院后给予颅骨牵引,大小便失禁,卧床达4个月之久,对压迫产生的疼痛感觉消失,经反复劝说不翻身,我们采用了每日数次凡士林外涂受压皮肤,尽量说服病人翻身,较好的避免了褥疮的发生.

    作者:张晓兰;董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老年期抑郁40例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老年性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特别是老年期抑郁症更需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对老年期抑郁症40例作分析报导.1 资料与方法收集1995年1月-1999年12月5年来我科就诊并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1]共82例.对年龄≥60岁(观察组)与年龄<60岁(对照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其中观察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61-74岁,平均年龄64.3±5.68岁.对照组42例.年龄13-58岁,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龄38.1±7.5岁.年龄显著较观察组小.(P<0.01)两组性别、文化程度等无显著差异.

    作者:田洪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