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碳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40例临床观察

赵巍

关键词:
摘要:我们自1998年5月至2000年5月,以碳铂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40例,取得近期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0例晚期肺癌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7-63岁,平均49.5岁.本组40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其中鳞癌18例,腺癌8例,鳞腺型4例,未分化小细胞癌10例.除3例开胸探查外,皆为无法手术的晚期肺癌.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乌头碱中毒7例的诊治体会

    我院于1995年4月-1998年4月收治乌头碱中毒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7例,男2例,女5例.平均年龄43.8岁,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程2年1例.3-5年4例,5-10年2例.7例均有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手指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 服药方法 :服生川乌泡白酒2例;服烹饪不当川乌5例.饭后半小时发病3例,1小时发病4例. 临床表现 7例有口腔、咽部烧灼、麻木紧束感,说话不流利.头昏、头痛、心悸、气短、呕吐、腹痛6例,血压下降,呼吸因难1例.

    作者:邱仁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加大康复护理教学力度适应现代康复护理发展

    康复护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在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为了适应现代康复护理的发展,在护理教育中应从基础入手,加大康复护理教学力度.

    作者:周立颖;李惠云;梁椰林;高艳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135例卵巢肿瘤的超声探讨与鉴别诊断

    卵巢肿瘤的种类繁多而复杂,为提高对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水平,对135例卵巢肿瘤的B超图像与病理结果作一回顾性对照分析.1 临床资料135例为1997年至1999年间本院住院患者,年龄15-67岁,应用AU3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阴道探头频率5.0MHz.患者充盈膀胱,做纵、横、斜向扫查,必要时结合内诊检查,对较大的囊性肿物嘱病人排空膀胱,重复扫描,对子宫后方肿物及体胖患者可结合阴道探头扫描.135例卵巢肿瘤按超声表现分为囊性、实性、混合性,超声诊断符合123例,不符合12例,符合率91.1%.

    作者:张晓云;李望;张爱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交替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如何提高肺癌的生存率和治愈率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主要课题.我院采用放化疗交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本方法近期疗效进行前瞻性研究.

    作者:孙晓峰;焦杨;孙丽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心跳骤停的抢救及护理对策

    1 心肺复苏的措施1.1 首先明确诊断:凡病人突然意识丧失,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及呼吸停止或持续叹息样呼吸,瞳孔在45秒内散大者即可诊断为心跳骤停,须就地进行抢救.1.2 急救措施: 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和心脏监护,且给予人工呼吸,可按照Gordon提出的A、B、C、D方案进行抢救,即保持呼吸道(airway A)通畅,进行人工呼吸(breathing B)、人工循环(circulation C),然后再一步治疗(definit treatment D)后遗症及原发病心跳骤停的复苏可分三期:

    作者:马西凤;闵翠萍;满忠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探讨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情重,死亡率较高,如果治疗不及时常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痉挛以及共济失调等.我科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HIE 2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鲜梅;尚艳娥;田英霞;张莉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呼吸道异物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多发生于儿童,我科近年来共收治呼吸道异物病人54例,有50例均在全麻下经口腔由硬质气管镜取出治愈,2例自行咳出.其余2例未取出要求转院,现对这些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并谈谈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李玉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剖宫产发现胎盘部分植入采取剪除胎盘法保留子宫10例报告

    我院从1993年4月至2000年2月行剖宫产时共发现胎盘植入16例,其中有10例采取了剪除胎盘法保留了子宫,例采取此法无效改行子宫切除术.

    作者:张莹;李波;徐英芹;刘世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复合性溃疡125例分析

    我院1995-2000年进行6515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检出消化性溃疡(PU)1655例,其中复合性溃疡(CU)125例,占同期PU总数的7.6%(125/1655).现将本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经内镜及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其中125例CU均排除恶变之可能.125例CU中男94例,女31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15-68岁,平均35.5±3.7岁,40岁以下占58%.病程1-39年,平均6.7年,半数病程在5年以上.临床症状:有典型胃溃疡(GU)疼痛性质与疼痛规律64例(47%),有典型十二指肠溃疡(DU)疼痛48例(38.4%).主诉有慢性间歇性上腹部疼痛110例(88%),主诉或病史有呕血和/或黑便62例(54.4%),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而就诊者29例(23%),以恶心、呕吐为主诉12例,有急腹症表现穿孔2例.病史中其它常见症状有返酸72例、嗳气63例、恶心呕吐42例、食欲减退68例、消瘦51例.X线检查:125例CU中81例距胃镜检查前1个月内行X线钡餐透视,诊断结果与胃镜检查完全符合者23例(15.8%),部分符合者(X线仅提示有胃或十二指肠一个部位的溃疡740例(52.6%),完全不符合(X线漏诊)者43例(31.6%).

    作者:孙玉成;张云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小肠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方法

    小肠灌肠气钡双对比检查方法是:借插入小的导管注入造影剂以直接显示肠腔病变的方法.

    作者:刘长平;王秀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联合应用抗生素应注意的问题

    1 联合应用抗生素所产生的各类效果[1] 联合应用抗生素将产生下面4种效果.1.1 无关作用(A+B=A或B) 指总的抗菌效果不超过联合用药中效果的强者.第4类抗生素对第1类抗生素的活性无重要影响,为无关作用,但有的可产生累加作用.1.2 累加作用(A+B=A+B) 指总的抗菌效果是各联合用药效果的相加.第3类和第4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可获得累加作用.

    作者:郭凤霞;华贵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安定在第2产程宫颈水肿中的应用

    安定作为一种弱镇静药,应用于催产的机理是镇静、安神以减轻强烈宫缩对大脑皮层的不良刺激,而使产妇安静入睡.且对呼吸循环不受抑制,胎心率无改变Apgar评分不受影响.应用安定可降低母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使子宫血管张力下降,改善子宫血循环,增加对胎儿的供氧,但用量不能过大,在分娩过程中,活跃期滞产的原因很多,如头盆不称,头位不正等原因外,精神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后往往导致宫颈水肿,宫口不张,以致阴道试产失败.

    作者:刘春香;郭冬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急诊心内直视手术的围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降低急诊心内直视手术死亡率的可行办法.方法:对4种类型急诊心内直视手术病人术前状态,手术方式,麻醉和体外循环方法,术前、中、后处理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与其死亡率相关的可能因素.结果:本组死亡13例(37%);其中12例术前并发心源性休克(占总死亡率的92%),9例使用IABP者仅2例死亡(占IABP22%),严重脑损伤导致死亡3例.结论:术前避免心源性休克,尽量缩短发病至手术开始时间,加强心肌保护,及时使用IABP,尽早实施以脑保护为主的综合治疗对降低手术早期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义军;卿恩明;车毅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128例临床分析

    我院近年来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228例,其中经胃镜确诊的128例门脉高压性胃病进行分析.

    作者:任莹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替代二甲苯脱油的方法

    在检验科从事形态学工作的同志,每天都要染色,高倍镜检,脱香柏油.传统的方法用二甲苯,可它有致癌作用,在不影响标本着色、保存的前提下,能不能用别的试剂替代,经过长期的反复摸索,认为三氯甲烷,乙醚效果较理想错,脱油时,试剂量要适宜,不要太多,速度要快,时间不能太长,太长有轻微的脱色作用,这样做,有利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但擦镜头以二甲苯为宜,以免镜头脱胶,该方法对今后存档标本,复查标本的颜色有轻微影响,同行不妨一试.

    作者:李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硬膜外麻醉发生2例全脊麻的原因与处理

    在硬膜外麻醉中,发生了全脊麻,是一种特别严重的麻醉意外并发症,若未能及时发现和恰当的处理,就可能给患者造成残废或危及生命.现将我院发生2例全脊麻的原因与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陶瑞生;孟庆友;宋显明;王聚民;陈伟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疗效观察与护理

    尿布皮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于湿尿布接触区域长期处于湿热环境中,细菌分解湿尿布中的尿素产生氨,两者共同作用所致,1998-1999年度我们采用中药治疗37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66例患儿均为我科98-99年度收治的患儿,除外其它疾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男13例,女24例,对照组29例,男16例,女13例,所有患儿年龄均小于1个月,主要症状为尿布接触区域大片皮损,出现红色斑丘疹,甚至小水泡,其中5例出现糜烂渗出和浅溃疡.

    作者:孙玉环;方海燕;孙艳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心脏手术病人全程留陪的探讨及护理对策

    目的:心脏手术病人留陪现象比较普遍,本文对全程留陪人员的情感问题及病人心理需求提出探讨及采取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近3年216例心脏手术病人的家属和病人开展问卷调查求出百分比.结果:①家属自愿全程留陪率>95%;②病人要求全程留陪率>95%.结论:妥善解决留陪现象,将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护陪关系,护医关系,使心脏手术病人在和蔼可亲的环境氛围中平安渡过手术围术期,直到康复出院.

    作者:陈少静;陈美珍;褚湘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急救中心开展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观察

    早期溶栓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冠脉再通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1],是目前治疗AMI的重要手段.我院急救中心于1997年4月至2000年6月开展静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标准①年龄小于75岁;②持续性胸疼超过3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症状无缓解;③心电图显示相邻2个或更多导联的ST段抬高≥0.2mv;④发病6小时内,或虽超过6小时,患者仍有严重胸疼,并且ST段抬高的导联有R波者;⑤无溶栓药物禁忌症.

    作者:李华伟;陶军;张桂荣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53例急性心肌梗塞心电监护观察及护理

    我院心内科建立了监护病房(CCU)积极开展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使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续.提高了心肌梗塞(AMI)的治愈率,现将1997年7月至2000年7月,我们对53例进入CCU进行监护的AmI患者进行观察,体会如下:

    作者:张宝梅;赵爱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