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成人交感皮肤反应的多导联记录研究

贺斌;赵忠新;邵福源;吴维华;董淑桢

关键词: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摘要:目的:测定健康成人四肢交感皮肤反应(SSR)的正常值.方法:共检测健康成人25例,分别经皮电刺激左右腕部正中神经,采用表面电极上下肢4导联同时记录,刺激强度≥16mA,波分析时间los,滤波范围0.2Hz-0.5Hz.温度保持在24℃,诱发方式为不规则刺激,实验过程在15min内完成.结果:刺激右侧肢体,上肢的SSR平均波幅为4.4±1.4mV,平均绝对潜伏期为1.34±0.08s;下肢的平均波幅为1.6±1.lmV,平均绝对潜伏期为1.82±0.26s.刺激左侧肢体,上肢的SSR平均波幅为4.4±1.3mV,平均绝对潜伏期为1.34±0.05s:下肢的平均波幅为1.7±1.0mV,平均绝对潜伏期为1.81±0.25s.上肢的平均波幅较下肢高(P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探索

    目前世界上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公认首选α干扰素,它能抑制HBV复制,促使HBeAg血清转换和HBVDNA及HCVRNA阴转,血清ALT复常,以及改善肝脏组织学病变,减少和防止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1].

    作者:陈晓英;陈建华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格华止对高甘油三酯血症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二甲双胍片(metformin HCL商品名格华止GLUCOPHAGE上海施贵宝药厂)对高甘油三酯(TG)血症伴胰岛素抵抗(IR)的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甘油三酯血症伴IR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格华止组,前者给予微粒化非诺贝特(micronised fenofibrate商品名力平之(微粒化)LIPANTHYL(MICRONISED)法国利博福尼药厂),后者给予微粒化非诺贝特加格华止片.治疗前、后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及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糖、血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血脂的变化.结果:用药后对照组及格华止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2h胰岛素均无显著下降.格华止组2h血糖下降显著,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

    作者:蔡文玮;陆平;朱健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支原体感染与不良妊娠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选择2000年1月一2001年1月在我院就诊及进行孕期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孕妇596例,年龄22-38岁,分娩次数0-3次.1.2标本采集方法①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后,在用特制细棉签插入宫颈管内2cm旋转2周,将粘有分泌物的棉拭子置入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洗涤后挤干,拭子弃去,浸出液于-20℃冻存备检.

    作者:杨华凤;李晓林;陈红星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新生儿腹泻病25例临床分析

    在1临床工作中常遇到新生儿腹泻病,现将我院1998年一2000年收治的25例新生儿腹泻病总结如下.1 临床资科1.1 一般资料25例中,男19例,女6例.男女比例约为3:1.年龄3-6天5例,7-14天12例,15-28天8例.早产儿5例,其余均为足月儿.

    作者:张霞;张晓英;李新岩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胸腔镜辅助下小儿漏斗胸矫正术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

    目的:观察采用CO2人工气胸胸腔镜辅助下小儿漏斗胸矫正术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漏斗胸矫正术患儿2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B组在非胸腔镜辅助下完成.记录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变化.结果:术中胸腔压力在4-6mmHg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小儿可以较好地耐受适当的人工气胸下胸腔镜辅助漏斗胸矫正术.

    作者:张晓琴;王国恩;薛荣亮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损害43例临床分析

    1996年1月一2000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SLE)合并血液系统损害的患者43例,占同期住院诊断SLE患者的66.1%,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43例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例,女38例,男:女为l:7.6.

    作者:陈静桂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50例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摘除术的护理

    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16-56岁.其中L34间盘脱出1例,占2%,L45间盘脱出26例,占52%,L6-S1间盘脱出23例,占46%.从本组病例看出,腰椎间盘脱出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L45间盘脱出的机率较高.

    作者:李跃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效果.方法:采用表面麻醉的方法对120例(148只眼)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120例均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术后1周佳视力≥0.5者为81.5%,术后1月佳视力≥O.5者为90.3%,主要并发症:后囊破裂12只眼(8.1%)中度角膜水肿9只眼(6%).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表面麻醉是-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贺经;冯延琴;高玫蕊;边红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新生儿先天性大型膈疝死亡2例报告

    1 典型病例例1,患儿,女,G1P1,孕39周自然分娩,出生体重3300g,分娩前有胎儿宫内窘迫史,出生时重度窒息,Apgar评分lminl分,5min2分,lOmin5分,经气管插管,加压给氧,人工呼吸等抢救,病情仍无好转,患儿全身皮肤青紫,反应差,呼吸困难,R16次/min,胸廓较饱满,听诊发现呼吸音低,心音在胸骨右侧,考虑先天性膈疝,急于床边摄胸腹x片提示:整个右侧胸腔内密度增高,心脏纵隔移向右侧,左侧胸腔大部分被肠腔影所占,左下腹见巨大空腔影,内无肠壁可见.

    作者:樊莉娅;王华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及意义

    D-二聚体(D-dimer,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lII(F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能准确地反映体内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由于病理性凝血、纤溶是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为此我们测定了65例肝RS患者血中DD含量,旨在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功;王宠伟;黎东;马晓云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运用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探讨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使人们达到佳的健康状态,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

    作者:吕翠萍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浅谈寻找根管口的几种方法

    根管口是指髓室与根管的交界处,或髓室底与根管的移行部.根管口的定位是每一个根管正确定位的关键步骤.单根管牙的髓室和根管为连续的管状,很难从形态上辨认根管口;多根牙则有呈漏斗状的根管口,但要仔细地处理牙冠部髓室里的内容物后才能找到根管口.

    作者:吴荣昌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动物咬伤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例

    1 病例报告例l,患儿,男,6岁,不慎被猫抓伤臂部而就诊.T38.9℃,实验室检查:WBCl5.7×l09/L,N0.87,L0.13,诊断为败血症.取伤部脓液及静脉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青霉素、先锋霉素V治疗,体温恢复正常,伤口愈合而出现.

    作者:孟庆松;李玉荣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肺心病合并DIC 1例救治监护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加重1周,在他科治疗,无显效后,于3月4日8pm转入ICU室,入科室时T36℃,P42次/min,R32次/min,Bp27.8/11.4kPa,神志恍惚,面色灰暗,口唇、甲床发绀明显,呼吸费力,双肺呼吸音低,右肺可闻及痰鸣音,哮鸣音,动脉血氧饱和度在71-83%,双手背皮肤散在瘀斑,行气管切开术,行机械通气,2h后出现血压下降为10.7/7.4kPa,即给升压药,5%碳酸氢钠注射液,浓缩红细胞静脉输入后,血压维持正常,神志转清,口唇、甲床转红润,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1%,随之发现双肘关节、双足背、右下肢胫骨前及静脉穿刺部位等皮肤出现片状紫红色瘀斑,并逐渐扩大,急查凝血四项:

    作者:刘占娥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的护理与对策

    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发生时,如何做好救治中的护理工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人员应当重视的课题.本文收集近5年49例中毒病例,针对护理中的要点,采取了相应对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霞;赵鹃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阻止其癌变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乙型肝炎及阻断慢性乙肝癌变.方法:随机抽出原发性肝癌患者211例,进行HBV.M检测,并采用拉米夫定(3T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82例.结果:2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sAg(+)、抗HBc(+)、抗HBe(+)196例(92.89%),HBV-DNA(+)108例(51.18%).82例慢性乙肝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阴转率达81.71%,HBeAg(+)阴转率30.550%.结论:慢性乙肝患者HBsAg(+)、抗一HBe(+)、HBV-DNA(+)与肝癌相关:拉米夫定能抑制HBV的复制.

    作者:周毅;毛季琨;李宏燕;谢仁华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切口延期愈合10例分析

    1997年12月-2001年10月,我院采用湿润烧伤膏加红外线照射治疗术后切口延期愈合10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腹部切口7例,会阴切口3例,疗程16-36天,并发术后感染8例,感染切口内有不吸收线结6例,其中1例达腹膜.创面大者5.6×3.Ocm2,小者1.5×0.8cm2.均经局部换药,应用抗生素等治疗创面愈合缓慢而改用本法治疗.

    作者:李红;宋晓花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护理

    胃肠道肿瘤患者由于能量消耗增加而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出现营养不良.手术后由于蛋白质分解加速加重了营养不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肿瘤本身产生一些免疫抑制因子,手术后创伤亦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增加了术后感染的机会,影响患者康复,降低了放疗的耐受性.

    作者:叶培兰;张盛范;张延琴;沈萍;刁玉贞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脑脊液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我院内科自1990年以来开展脑脊液转换置换术抢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男25例,女11例,年龄21-76岁,均经头颅CT腰椎穿刺证实为SAH,无枕骨大孔疝形成,无神经系统局限阳性体征.

    作者:林峰;张惠萍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部分脱蛋白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探讨部分脱蛋白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部分脱蛋白骨植入兔的骶棘肌及股骨骨膜下,用组织学检测观察植入材料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材料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及材料对骨膜成骨的影响,并用ELISA间接法检测兔血清中的抗体.结果:植入背部骶棘肌的材料周围皆有软组织长入,包裹并形成纤维囊,难以将软组织和材料分开,植入骨膜下的材料皆与股骨相融合,有的已形成新骨,植入部位股骨增粗,材料植入后1周出现抗体,4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结论:部分脱蛋白骨无毒性作用,且对骨膜成骨无有害影响,引起的免疫反应较弱,机体能耐受,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李彦林;杨志明;韩睿;李世和;曾才铭 刊期: 2002年第23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