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华;赵秋;刘南植
根管口是指髓室与根管的交界处,或髓室底与根管的移行部.根管口的定位是每一个根管正确定位的关键步骤.单根管牙的髓室和根管为连续的管状,很难从形态上辨认根管口;多根牙则有呈漏斗状的根管口,但要仔细地处理牙冠部髓室里的内容物后才能找到根管口.
作者:吴荣昌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部分脱蛋白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部分脱蛋白骨植入兔的骶棘肌及股骨骨膜下,用组织学检测观察植入材料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材料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及材料对骨膜成骨的影响,并用ELISA间接法检测兔血清中的抗体.结果:植入背部骶棘肌的材料周围皆有软组织长入,包裹并形成纤维囊,难以将软组织和材料分开,植入骨膜下的材料皆与股骨相融合,有的已形成新骨,植入部位股骨增粗,材料植入后1周出现抗体,4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结论:部分脱蛋白骨无毒性作用,且对骨膜成骨无有害影响,引起的免疫反应较弱,机体能耐受,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李彦林;杨志明;韩睿;李世和;曾才铭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效果.方法:采用表面麻醉的方法对120例(148只眼)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120例均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术后1周佳视力≥0.5者为81.5%,术后1月佳视力≥O.5者为90.3%,主要并发症:后囊破裂12只眼(8.1%)中度角膜水肿9只眼(6%).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表面麻醉是-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贺经;冯延琴;高玫蕊;边红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随着部队医院精简整编力度的深入,军人护士比例在缩小,而合同制护士在医院临床一线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的科室除护士长外护士均全员聘用,这一职业人群的素质已直接关系到护理整体质量,她们的文化基础、职业素质及专业水平急待提高,而继续护理教育(Continuing NursingEducation简称CNE)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的基本保证,本文旨在探讨目前CNE现状及对策.
作者:庄玉梅;张美丽 刊期: 2002年第23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我科自1997年10月开展整体护理,通过5年实践,现将对专业护士兼任专业组长的体会介绍如下.1分组管理,胜任角色实行责任组管理,专业组长与专业护士一样,同样分管相应的病人,但在工作量方面,专业组长承担的工作要多,责任心更强.
作者:马玉英 刊期: 2002年第23期
1 一般资料从1998年一2001年4月,我院共收治不全流产致出血量>500ml者49例。其中出血前曾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者31例。占63.3%,均在个体门诊服药。自然流产不全引起大出血18例,占36.7%。本文只对前31例进行讨论。
作者:李红;宋晓花 刊期: 2002年第23期
1 高危妊娠胎心监护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高危妊娠几乎包括所有病理产科,尤其各种妊娠并发症.如妊高征、羊水过多、IUGR、过期妊娠和各种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病、肝脏病、胆汁淤积综合征等,具有这些高危因素的高危孕产妇都有可能由于胎盘功能不良,影响胎盘功能气体交换,供氧不足以及孕妇自身病变引起母血氧分压降低,导致胎儿缺氧,或因脐带受压而引起宫内胎儿缺血缺氧,危及胎儿安全,甚至导致死胎、死产或新生儿窒息、死亡、增加围产儿病死率.
作者:白淑华;杨凤兰;高瑛 刊期: 2002年第23期
患者,女,30岁.以颈部瘢痕挛缩入科.在颈丛麻醉下行颈部瘢痕切除植皮术.术后第5天,打开取皮区左大腿内侧敷料,取皮区洒少许的氯霉素粉,采取暴露疗法.30min后,取皮区及周围的皮肤瘙痒,出现红色斑丘疹,考虑可能是换药时不良刺激引起,动态观察取皮区皮肤的变化.
作者:牛瑛 刊期: 2002年第23期
D-二聚体(D-dimer,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lII(F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能准确地反映体内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由于病理性凝血、纤溶是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为此我们测定了65例肝RS患者血中DD含量,旨在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功;王宠伟;黎东;马晓云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硝苯地平控释片一拜新同是新一代二氢吡啶类拮抗剂,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从2000年5月-2000年11月,我们对3l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应用拜新同治疗,并与26例硝苯地平缓释片一圣通平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生;张东旭;那开宪 刊期: 2002年第23期
本人以l例外耳感染未用高压氧治疗造成耳廓坏死和1例外耳感染经高压氧治疗痊愈的事例而提出高压氧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治疗的观点.在此将再报告一起更具对比性的事例以证实这一提法.高压氧不仅不是可有可无,而且将强调高压氧对一些疾病不仅必须采用,而且必须及时采用.
作者:肖平田 刊期: 2002年第23期
我院自1995年以来用前列腺素E1治疗顽固性心衰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顽固性心衰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0岁.心肌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24例,冠心病28例.随机抽样设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
作者:钟召凤;刘学;王进美 刊期: 2002年第23期
我院1999年6月-2002年6月收治16例锁骨骨折病人,均采用闭合复位,螺纹克氏针内固定,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人,男10人,女6人,年龄15-65岁.伤因:车祸9人,摔伤4人,击伤3人.部位:左侧7人,右侧9人,均为闭合性骨折.
作者:高学柱;张士平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目前世界上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公认首选α干扰素,它能抑制HBV复制,促使HBeAg血清转换和HBVDNA及HCVRNA阴转,血清ALT复常,以及改善肝脏组织学病变,减少和防止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1].
作者:陈晓英;陈建华 刊期: 2002年第23期
小儿退热镇静剂是一种退热、镇静药,药效比较温和,副作用小,临床上常用于婴幼儿发热时降温.效果很好,但是,我们也发现个别服药后患儿出现腹泻,为此,我们对26例服用小儿退热镇静剂的患儿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瑛 刊期: 2002年第23期
几乎所有的产妇手术前都有紧张、恐惧感,因此,护理人员除应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外,还应对产妇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安全、平稳地渡过手术期.1术前探视产妇,做好思想工作术前探视产妇,与产妇交谈,针对手术过程的情况给予说明,取得产妇的信任、使产妇在精神上放松,能愉快接受手术.
作者:崔爱平;辛桂香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盐酸二甲双胍片(metformin HCL商品名格华止GLUCOPHAGE上海施贵宝药厂)对高甘油三酯(TG)血症伴胰岛素抵抗(IR)的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甘油三酯血症伴IR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格华止组,前者给予微粒化非诺贝特(micronised fenofibrate商品名力平之(微粒化)LIPANTHYL(MICRONISED)法国利博福尼药厂),后者给予微粒化非诺贝特加格华止片.治疗前、后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及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糖、血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血脂的变化.结果:用药后对照组及格华止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2h胰岛素均无显著下降.格华止组2h血糖下降显著,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
作者:蔡文玮;陆平;朱健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尺骨软骨样副脊索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原发或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原发于尺骨的软骨样副脊索瘤的标本,通过光镜,免疫组化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会诊及病理读片会讨论等方法.结果:组织学特征为:肿瘤细胞呈大小不等的小叶状或小梁状排列,小叶边缘为软骨样小梁;小叶间血管扩张充血;小叶内瘤细胞呈片状,小梁状、岛状分布,细胞大小不一,核多靠边,浆呈大空泡状,类似脂肪样细胞,有的核居中,类似软骨样细胞,核异形性不明显,未找到核分裂,瘤细胞间为淡兰色或粉染的粘液样物质.免疫组化(ABC):CK、EMA、S-100蛋白、NSE Vimentin染色均为阳性,Desmin、CD34均为阴性.会诊和读片会讨论均诊为软骨样副脊索瘤.结论:原发于尺骨的软骨样副脊索瘤非常罕见,组织形态学l:很难确诊.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诊断.
作者:姚庆端;李智坤;王敏;于海易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目的:测定健康成人四肢交感皮肤反应(SSR)的正常值.方法:共检测健康成人25例,分别经皮电刺激左右腕部正中神经,采用表面电极上下肢4导联同时记录,刺激强度≥16mA,波分析时间los,滤波范围0.2Hz-0.5Hz.温度保持在24℃,诱发方式为不规则刺激,实验过程在15min内完成.结果:刺激右侧肢体,上肢的SSR平均波幅为4.4±1.4mV,平均绝对潜伏期为1.34±0.08s;下肢的平均波幅为1.6±1.lmV,平均绝对潜伏期为1.82±0.26s.刺激左侧肢体,上肢的SSR平均波幅为4.4±1.3mV,平均绝对潜伏期为1.34±0.05s:下肢的平均波幅为1.7±1.0mV,平均绝对潜伏期为1.81±0.25s.上肢的平均波幅较下肢高(P
作者:贺斌;赵忠新;邵福源;吴维华;董淑桢 刊期: 2002年第23期
目的:为了探讨托吡酯添加及单一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于符合下列标准的患儿予以托吡酯治疗:①起病年龄在婴幼儿至青少年:②临床有不典型失神、强直一痉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全身强直一阵挛等多种发作;③脑电图示慢(0.5-2.5Hz)的棘慢波、多棘慢波发放明确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④经规范治疗不能控制或新诊断的患儿.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35例经多种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而予以添加托吡酯治疗;17例为新诊断病例予以托吡酯单一治疗.52例患儿年龄3个月-15岁(平均5.2岁),予以添加或单一托吡酯治疗的有效剂量范围为6.2--+2.1mg/kg.d(2-15mg/kg.d).治疗随访3-15个月(平均6个月),发作减少≥50%为39例(75%),发作完全控制为2l例(40.4%),其中17例患儿托吡酯单药治疗,发作减少≥50%为13例(76.5%),发作完全控制为8例(47.1%):发作类型中强直痉挛发作、不典型失神、失张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减少≥50%分别为71.2%、63.6%、50%;发作完全控制分别为40.4%、39.4%、50%:在托吡酯添加治疗组中,原有的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托吡酯治疗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有嗜睡(11/52)、纳差(9/52)、言语不清(3/52)、言语迟钝(5/52)、少汗(4/52)、共济失调(1/52),3例因胃纳差伴体重下降而停药.结论:托吡酯作为添加或单药治疗小儿Lennox-Gastaut综合征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艺;孙道开;陈天兰;邱鹏玲 刊期: 200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