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例Dieulafoy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王文昌;李文彦;马晓飞

关键词:
摘要: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中Dieulafoy病较为罕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合并Dieulafoy大出血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我院收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合并Dieulafoy大出血病人2例,胃底Dieulafoy大出血病人1例,均经过手术确诊,治愈2例,死亡1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四种带血管蒂岛状肌皮瓣在头颈外科组织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期限,扩大头颈肿瘤外科手术范围.方法:采用四种岛状肌皮瓣,额瓣、舌骨下肌皮瓣、斜方肌皮瓣、胸大肌皮瓣为96例头颈肿瘤术后患者(10个解剖区)的大片缺损,实行Ⅰ期整复与重建.结果:96例中4例(4.2%)肌皮瓣全层坏死,7例(7.2%)皮岛皮肤部份坏死,但肌层存活,换药后自愈,肌蒂下血肿5例(5.2%),深部感染10例(10.4%),本组Ⅰ期成活率88.5%(85/96),Ⅱ期成活率7.2%(7/96)92例重建术后放疗40-70Gy,无1例发生肌皮瓣坏死、伤口裂开等并发症.结论:四种岛状肌皮瓣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力和放疗耐受力,制作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效果满意,临床应用主要根据肿瘤部位,缺损范围等进行选择.

    作者:孙大安;黄健男;刘学奎;张学辉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关系

    目的:了解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在正规治疗期间,突发血压升高或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时血脂异常变化情况.方法:从本院门急诊156例高血压或/和冠心病患者的病历中收集所需病史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56例高血压或/和冠心病患者在发生血压升高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情况时(排除精神、应激事件、吸烟、糖尿病等直接诱发因素)的血脂变化与发病前进行比较,高胆固醇血症约36.4%,动脉粥样硬化脂质紊乱综合征(ADLS)约28.5%,混合存在约16.2%,血脂无明显变化约18.9%.发现发病前后血脂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脂异常是心血管事件中的首要危险因素.

    作者:金延;屠亚芬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等待肝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前的应用的价值.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血液透析),对3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测定血白蛋白、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等指标.结果: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肝功能有所好转.血白蛋白由(32.25±3.14)g/L升至(35.12±3.56)g/L,P<0.05;总胆红素由(526.27±124.26)μ mol/L降至(286.28±120.52)μmol/L,P<0.001,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分别由(23.47±3.54)mmol/L和(10.21±4.23)μ mol/L降至(354.71±69.58)mol/L和(198.76±58.69)μ mol/L,P<0.001和P<0.01.患者分别在治疗6、1、3次后行肝移植存活.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重症肝炎有益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作为移植前的准备.

    作者:曾红兵;宋丽芳;孙世澜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膀胱肿瘤术后药物灌注预防复发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术后药物灌注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3组,第1组用丝裂毒素C 40mg,第2组用卡介苗(BCG)120mg,第3组用BCG 60mg加白细胞介素-2(IL-2)10000U行膀胱灌注.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22个月,肿瘤复发率第1组为26.3%(5/19),第2组为23.5%(4/17),第3组为10.0%(2/2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丝裂霉素C、BCG及BCG加IL-2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肯定,其中BCG加用IL-2灌注效果更好.

    作者:毛志森;党永辉;方玉林;廖济林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拧剪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

    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31例部分或全部脱出子宫颈外口子宫粘膜下肌瘤,应用拧剪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哈丽华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急性白血病病人口腔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口腔感染是急性白血病病人常见的感染之一,口腔感染包括:牙周炎、口腔溃疡、霉菌性口腔炎、鹅口疮等,常会影响患者进食并妨碍进一步治疗.我病房自2000年7-12月共收治急性白血病病人30例,其中患口腔感染的28例,感染率为93%,经过我们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源;谢允清;赵玉兰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3例Dieulafoy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中Dieulafoy病较为罕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合并Dieulafoy大出血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我院收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合并Dieulafoy大出血病人2例,胃底Dieulafoy大出血病人1例,均经过手术确诊,治愈2例,死亡1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昌;李文彦;马晓飞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一氧化氮、内皮素在创伤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创伤性休克是机体全身和局部多因子、多介质参与的进行性发展的复杂过程,多种介质如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氧自由基、组胺、血栓素、缓激肽、心肌抑制因子、前列腺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等均参与创伤性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0)与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作用强的血管活性物质,生物学作用极其广泛,是调节血管基础紧张性的中心介质,在创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深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英刚;黄宗海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肝病相互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各种肝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法,检测了10例正常对照,130例肝病患者血浆中的HCY(男87例,女43例).结果:男性肝病患者的血浆HCY分别为:(16.06±9.34)μ mol/L和(15.28±10.68)μ mo1/L,正常对照组HCY为7.52±4.00μ mol/L,肝病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能作为肝损害的一个早期指标.

    作者:周秀敏;林菊生;唐望先;张文英;袁顺玉;艾莉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糖尿病门诊病人的高血压防治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作为一个特殊的病人群体,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1级(轻度)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列入高心血管危险组(即随后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20%-30%),与重度高血压等同视之[1].

    作者:吴学贵;徐向进;陈频;周研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的研究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以骨量减少、骨质变脆为主要标志的代谢性骨病,而性激素与骨骼的生长、发育、衰老密切相关[1].女性在绝经后的1-20年内由于性激素缺乏,发生骨量丢失,而导致脊椎、髋部、前臂等处骨折.

    作者:杨丽平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马兜铃酸肾病研究概况及其存在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关于中药毒副反应的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有关马兜铃酸肾病的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近期,在美国由于也发现了2例因服用含马兜铃酸的植物药引起的肾衰病人,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要求美国执业医生注意评价不可解释的肾脏疾病,特别是肾间质纤维化和泌尿道肿瘤的病人,判断是否与服用中草药有关,所有与服用植物药有关的肾脏疾病或肿瘤都应尽快向FDA报告[1],并公布了禁止进口和销售含有或者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和中成药的清单.

    作者:尹德海;梁晓春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副溶血性弧菌并痢疾志贺氏菌感染1例

    患者,女,7岁.因食海鲜后发热、腹泻、黄水样便2天(>10次/d)入院.体温39.5℃,大便常规检验示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少许.外周血WBC13.5×109/L、NO.82.大便细菌培养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和痢疾志贺氏菌.根据药敏实验采用PPA、丁胺卡那霉素治愈出院.

    作者:孟庆松;李玉荣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5%苯扎溴铵治疗男性尿道内尖锐湿疣16例报告

    男性尿道内尖锐湿疣由于区域狭窄、显露不清,去除疣体困难.笔者在治疗过程中,用火柴杆蘸取5%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点涂疣体治疗16例男性尿道内尖锐湿疣,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吉成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56例住院新生儿死亡分析

    对我科1997年元月-2001年6月死亡的56例新生儿的死因做回顾性分析,以便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提高人口生存质量而制定有效防治方案.

    作者:佐拉;王茵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细胞因子与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及Crohn's病(CD),目前,其确切发病机理尚不明了,可能是遗传、免疫、感染、环境及精神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免疫异常被公认为在IBD的发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免疫异常包括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

    作者:程建国;刘南植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60-100天妊娠的临床分析

    1994年4月-2002年2月来我院妇科要求终止妊娠的怀孕60-100天的妇女1662例给予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苑苑;王双;李天秀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鼻内窥镜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

    鼻出血(epistaxis nosebleed)既是鼻腔、鼻窦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鼻窦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以前者多见.[1]未发现确切的出血点是鼻腔深部出血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科1998年7月-2002年3月以来应用鼻内窥镜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文晓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颞部基底细胞癌手术前后的体会

    1 资料介绍患者,女,回族,70岁,于2000年7月20日以头部黑痣十余年,近2个月增长快,有少量脓血水流出,来我院就诊.经医生检查发现左右颞部均有一个1.5cm×1.5cm大小的浅黑色肿块,质地较硬,表面呈腊状,部分肿块已破溃成鼠咬状溃疡,分泌物极臭.医生诊断为黑色素痣并感染.

    作者:柳炜 刊期: 2002年第21期

  • 基因治疗及其在卵巢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和交叉渗透,基因治疗已从实验研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它将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又一肿瘤治疗的新方法.

    作者:刘晓霞;姜伟;徐丛剑 刊期: 2002年第21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