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叶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中的应用

张少炎;蔡晓棠;陈卫东;吴勇军

关键词:
摘要: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常合并有胆管狭窄,处理复杂,需针对不同具体情况按个体化方案处理.我院采取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或/和胆管狭窄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绒癌误诊为异位妊娠1例

    患者,27岁,G1P0,1999年曾行人工流产术.因停经51天,阴道不规则流血30天,于2003年2月25日到某县人民医院就诊.

    作者:刘芳;袁芹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新生儿脐部感染应用碘伏治疗的体会

    我院自1999年1月起应用0.5%碘伏溶液治疗新生儿脐炎30例,脓疱疮16例,取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导尿引起嵌顿性包茎的护理

    由导尿引起的并发症以逆行感染、尿道粘膜损伤为多见,由于临床工作经验不足或其它因素发生疏忽,常给患者增添不必要的痛苦.我科发生1例因导尿引起嵌顿性包茎,后经及时复位和精心护理,患者治愈出院.

    作者:翟文莉;杨毅欣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狭窄的探讨

    目的:讨论胃镜下气囊扩张、置入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狭窄,就其操作过程、并发症处理、适应证及禁忌证进行探讨.方法:全程胃镜直视下依次气囊扩张后测准狭窄长度,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利用支架机械内支撑原理使狭窄部位扩张,并利用带膜支架封堵食管、气管瘘.结果:35例食管癌、14例贲门癌狭窄患者术后梗阻即刻解除,其中2例食管、气管瘘呛咳症状术后也即刻消失.结论:胃镜下气囊扩张、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狭窄和食管、气管瘘有效率为100%,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吴洁琼;杜桂英;王晓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插入式腹部反搏术在心肺复苏术中的应用体会

    1976年ohomto及同事提出新的心肺复苏(COR)方法称为反相按压技术,即插入式腹部反搏术(IAC-CPR技术).这个方法是在标准化的胸壁按压的同时加上上腹部按压(IAC).

    作者:张军勇;沈密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女性导尿

    造成导尿失误的原因多有以下几种.

    作者:张景玲;郑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癌症疼痛治疗与护理的进展

    癌痛给肿瘤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可发生在癌症发病的各个阶段,癌症疼痛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治疗癌痛的方法也应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大程度地帮助患者解除痛苦不仪是治疗与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脑外伤引起视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外伤引起视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效果.方法:通过对眼部的各项检查并结合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经皮质类固醇、脱水、扩血管等治疗,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结论:脑外伤后应及时眼科诊断,积极治疗,其治疗效果一是取决于伤后视神经损伤程度,二是取决于是否及时正确治疗.

    作者:周玲;崔玮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甘露醇临床应用进展及注意事项

    甘露醇用于颅内压增高可使脑水肿减轻,从而预防脑疝,改善脑血液循环,这是公认的.本文就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不断拓宽,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包丽丽;李犁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乳管内窥镜在乳头溢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乳管内窥镜对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日本产OLYMPUS乳管内窥镜为42例乳头溢液患者实施患病乳管检查.结果:除4例只能看到主乳管外,其余可观察到1-4级乳管,手术病例的镜下诊断结果除3例与病理不符外,其余均相符.结论:乳管内窥镜对于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祥君;汪洁;张永生;张汝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免疫滴金技术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异性抗体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附200例超声声像图检测分析

    目的:为探索一种更为简便、快速、特异、灵敏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体的检测方法及更为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和超声检测的意义.方法:426例HFRS病人血清同时采用免疫滴金法(CGID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LISA)对比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抗HFRS-IgM)、免疫荧光法(IFAT)对比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抗HFRS-IgG)并以20例发热待查、48例病毒性肝炎血清作对照.101例HFRS病人分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用苦黄、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汤,对照组用利巴韦林联合甘利欣注射液.对其中收治的200例HFRS在入院时、恢复期分别做腹部超声声像图检测,同时设立以发热为主的感染性疾病204例作对照.结果:426例HFRS病人血清,以CGIDA法检测抗HFRS-IgM,阳性328例,与ELLISA法作结果评价时,CGIDA灵敏度78.9%,特异度100%;以CGIDA法检测抗HFRS-IgM,阳性387例,与IFAT法作结果评价时,CGIDA灵敏度90.8%,特异度100%.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1例用药后退热天数、主要症状缓解天数相似(P>0.05),尿蛋白消失及肾功能恢复天数,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在越期方面,越休克期及从发热期直接进入多尿期,两组情况相似(P>0.05).超声声像图检测对HFRS的早期诊断有较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HFRS恢复期的判断指标.结论:CGIDA法检测HFRS特异性抗体分别与ELLISA法及IFAT法对照,均有简便、快速、特异、灵敏之优点,检测抗HFRS-IgM,CGIDA法敏感性差于ELLISA法,但是无假阳性;检测抗HFRS-IgG,CGIDA法的灵敏度高于IFAT法.苦黄、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汤HFRS与利巴韦林联合甘利欣注射液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别,但前者优于改善休克情况,后者强于改善肾功能.HFRS超声声像图检测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对照组无1例发现异常,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储峰;李仲平;裴彬;季青;王霞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的临床及护理特点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临床常用的术式之一.随着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改进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已经成为子宫切除的新手术方式.

    作者:石伟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内脏器损伤,约占腹内脏器损伤的4%[1].十二指肠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同胃、胆道、胰腺关系密切.十二指肠的主要血液供应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胰十二指肠下动脉所构成的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弓.

    作者:计嘉军;张庆余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实验室检测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3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痰标本分别采用萋尼(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法进行检查.结果: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差异显著(P<0.05);同时,L型培养阳性率高于改良罗氏培养,差异极其显著(P<0.005);此外,L型培养阳性率也高于PCR检测,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对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有较高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率,并且是结核病程缓慢变化、复发、难治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晓秋;叶松;李朝品;许礼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动态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变化,并探讨IL-6在脑梗死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了4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h、第3天、第7天血清IL-6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后24h血清IL 6水平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第7天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大梗死灶组水平显著高于小梗死灶组水平(P<0.05);发病后24h血清IL-6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无相关关系(r=0.227,P>0.05).结论:IL-6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在脑梗死急性期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保护性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宋玉强;邹宏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肝癌组织中VEGF表达及MVD关系的相关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肝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微血管密度(MVi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ABC法)检测6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非肿瘤组织,15例肝血管瘤标本中的VEGF及MVD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EGF阳性片中,VEGF表达定位在肝癌细胞浆内,呈粗大、棕黄色颗粒状,还可见于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周围,提示VEGF是由肝癌细胞分泌,并且通过旁分泌方式作用于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增长.在60例肝癌组织中VEGF呈阳性表达有47例,癌旁组织有12例,而1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中只有2例,肝癌组织VEGF表达明显高于癌周组织和肝海绵状血管瘤(P<0.05).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VD值分别是32.7±3.4,14.4±2.2(P<0.05),31.5±3.2(P>0.05).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大小,包膜不完整和病理分化是影响VEGF表达的明显相关因素.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促生长和转移作用.

    作者:韩宇;蒋飞照;余正平;朱冠保;唐银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研究

    目的:用CT检查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材料和方法:3159例经临床、CT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设计2种分组方法:①为分析年龄与腰突症、年龄与椎间小关节退变以及腰突症与椎间小关节退变之间的关系,分为3个年龄组.②为更详细地显示年龄与腰突症的突出程度的关系,分成7个年龄组.Spearmen检验(P<0.05)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腰突症以40岁左右为高发年龄段,20岁以下及71岁以上发病率明显下降.②20岁以下患者重度突出的比例明显提高,60岁以上患者重度突出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③随着年龄的增大,腰椎间小关节退变程度越重,腰突症的突出程度越轻,各年龄组腰突症的突出程度与椎间小关节退变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复杂,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生理退变;后者是病变.因此,研究其退变与病变之间的关系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作者:陈兴灿;俞锦清;潘建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高科技与护理教育改革

    随着人类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无疑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迫使护理工作者必须以发展高科技护理为己任.

    作者:林志芳;徐冬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重度妊高征致DIC抢救成功1例

    患者,女,33岁,孕2产1,主因二胎孕382周浮肿3月,胎动减少2大于2003年4月30日16:20入院,诊断为①二胎孕38 2周ROA待产;②重度贫血;③重度妊高征.

    作者:王向静;秦英;孙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质量控制活动在防范高频电刀灼伤中的应用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01)是为保证产品或工作质量达到应用标准所采取的综合管理措施[1].护理质量控制,就是护理标准质量改造过程,是保证护理质量达标的基础.

    作者:胡玲;魏革;吴昕;李桂兰;林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