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灿;俞锦清;潘建虎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钾含量与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将确诊AMI的患者25例在治疗前采集动脉血2ml+肝素0.2ml抗凝,立即送检,并同时同步测定血糖、钾、钠和氯离子浓度.结果:25例患者血钾为2.14-4.93mmol/L,平均为3.51±0.53mmol/L,<3.50mmol/L者14例,占56%.单纯下壁梗死5例均>3.50mmol/L;下壁+后壁5例平均4.03±0.27mmol/L;前壁梗死11例平均3.58±0.81mmol/L.不同梗死部位组间血钾差值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距胸痛发作时间越短低血钾越明显.结论:血钾降低与梗死部位密切相关.低血钾是诱发AMI早期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邓健忠;廖云彪;赖中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南山区首诊测血压工作的质量.方法:以调查2001年12月1日南山区各社区首诊测血压情况,并对在岗医师进行相关知识的测评.结果:全区已全面启动首诊测压工作,测压率为55.96%,社康中心各专业科工作开展不平衡,全科医生对首诊测压以及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认识远高于其他专业科的医生,病人对首诊测压缺乏了解,知晓率18.9%.结论:加大对首诊测压工作的宣传,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扶持首诊测压工作的开展,加强对其他专业医生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培训力度.
作者:陈忠伟;王健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胫腓骨骨折中、手术切口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自1990年3月-2000年3月对58例不同类型的胫腓骨骨折实施手术治疗,因手术切口处理的不同,其临床疗效亦不相同,本组使用传统式方法20例,改良式方法38例.结果:在接受传统式方法治疗的20例中,切口甲级愈合4例、乙级愈合6例、丙级愈合10例.在接受改良式方法治疗的38例中,切口甲级愈合32例、乙级愈合6例.结论:在胫腓骨骨折中,切口处理的好坏对手术效果、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郑君涛;涂英俊;王金洲;涂锡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院自2000年3月-2002年12月期间采用洛赛克治疗消化道出血,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辉;杨志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由于去冬今春SARS的流行,在居民中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我们有针对性的在社区中开展了抗SARS的健康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雪玲;靳菊英;辛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成像(MRI DWI)对急性脑梗塞者(发病后6h内)影像学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到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磁共振弥散成像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对照分析,分析比较了早期的MRI DWI和常规MRI.结果:MRI DWI提示脑梗塞的15例患者终临床均诊断为急性脑梗塞,急性、超急性期脑梗塞(15例)在DWI上显示率达100%,而此时传统MR扫描均不能显示,对慢性期(10例)DWI不能显示,而传统MR扫描可以显示.在信号强度方面,急性、超急性期脑梗塞DWI信号强.结论:DWI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明显高于传统MRI.
作者:许道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髌骨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对1990年-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128例髌骨骨折行带钩克氏针穿粗线内固定术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28例均获得良好疗效,术后功能恢复满意,远期疗效优.结论:带钩克氏针穿粗线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可靠,方法简单,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明发;李眉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院自1999年-2001年3月治疗痔75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一组用手术治疗,另一组用高频电容场仪(山东中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LC-ⅢB型电脑多功能综合治疗仪,输出功率:40W,输出频率:1.3±0.5MHz)治疗,将2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忠民;张方成;王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并非少见,我院近3年共收治此种病人26例,其中2例术中遗漏胆总管结石,报告如下.
作者:朱明德;柯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正常人患病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而癌症病人的心理变化为显著,这种不良的心理状况大多表现为猜疑、惊慌、恐惧、悲观、紧张、焦虑、绝望等等,贯穿于癌病发展的全过程,随着宁养医疗服务的介入,不仅有效的控制了病人的疼痛,这种无偿的全方位镇痛治疗,心理安抚,为肿痛患者抚平身体及心理的伤痛,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病理性升高,导致视功能减退和眼组织损害的致盲性眼病.
作者:雷志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癌痛给肿瘤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可发生在癌症发病的各个阶段,癌症疼痛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治疗癌痛的方法也应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大程度地帮助患者解除痛苦不仪是治疗与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二次体外循环转流的管理方法.方法:对2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0.3-24h)二次体外循环患者的预充与转流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以评价其方法的实用性及对二次转流中存在问题的处理对策.结果:20例患者在二次体外循环预充中有11例预充一定量的红血球,9例全晶体预充,有8例患者在体外循环转流中应用超滤.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14例,电击除颤3例;有1例患者术后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当实施围手术期二次体外循环时,应加强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预充方法的管理,心肌保护应切实、有效;体外循环的预充液应以全血为主.在预充时未应用库血者,在转流中应逐渐加入库血并进行超滤.
作者:段大为;陈德凤;邵继风;杨秀玲;郑霄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乳管内窥镜对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日本产OLYMPUS乳管内窥镜为42例乳头溢液患者实施患病乳管检查.结果:除4例只能看到主乳管外,其余可观察到1-4级乳管,手术病例的镜下诊断结果除3例与病理不符外,其余均相符.结论:乳管内窥镜对于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祥君;汪洁;张永生;张汝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
作者:骆晶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是把带有血管蒂的皮瓣通过局部转位或移位的方法来修复邻近组织缺损,重建功能,再造血管和改造外形.
作者:周恩照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患者美容及视力问题,传统的手术方式多有很高的复发率,近年来随角膜缘干细胞理论的提出,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成为研究热点,我院自2001年1月-2002年6月分别采用自体带角膜缘组织结膜移植术及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101例(110眼),报告如下.
作者:韩永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评价芳维甲酸乙酯治疗中到重度斑块性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我们用芳维甲酸乙酯治疗187例中重度斑块性寻常型银屑病2个月.以PASI指数作为估价病情程度的指标,治疗前后皮损做病理检查,对芳维甲酸乙酯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187个病例中有168例的PASI指数显著降低:其中81例痊愈;53例显效;34例有效;19例无效;总有效率达到89.8%.副作用轻微.结论:我们认为芳维甲酸乙酯治疗中到重度斑块性寻常型银屑病是有效且安全的.它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起作用.
作者:吕中法;张国威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Ⅳ型胶原mRNA表达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3组:单肾切组、糖尿病组、氯沙坦治疗组(30mg@kg1@d1,灌胃).实验第8周,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肾皮质TGF-β1及Ⅳ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TGF-β1(t=4.274,P=0.001)及Ⅳ型胶原(t=3.71,P=0.006)mRNA的表达较单肾切组大鼠显著增加.氯沙坦治疗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皮质TGF-β1(t=2.444,p=0.026)及Ⅳ型胶原(t=2.237,P=0.049)mRNA的表达.结论: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皮质TGF-β1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郑景晨;倪连松;汪大望;沈飞霞;李安乐;权金星;高申孟;吴建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01)是为保证产品或工作质量达到应用标准所采取的综合管理措施[1].护理质量控制,就是护理标准质量改造过程,是保证护理质量达标的基础.
作者:胡玲;魏革;吴昕;李桂兰;林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