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钩克氏针穿粗线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

王明发;李眉清

关键词:带钩克氏针, 粗线, 髌骨骨折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治疗髌骨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对1990年-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128例髌骨骨折行带钩克氏针穿粗线内固定术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28例均获得良好疗效,术后功能恢复满意,远期疗效优.结论:带钩克氏针穿粗线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可靠,方法简单,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整体护理易出现的误区及纠正误区的对策

    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称护理观念,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

    作者:骆晶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女性导尿

    造成导尿失误的原因多有以下几种.

    作者:张景玲;郑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四脑室占位病变的MR诊断

    目的:探讨四脑室占位病变的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对象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0例四脑室占位病变的MRI影像学表现.其中经手术证实83例;经3名以上专门从事神经放射诊断工作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确诊7例.结果:本组病例中包括:髓母细胞瘤(27例)、室管膜瘤(1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1例)、转移瘤(7例)、星形细胞瘤(6例)、胶质瘤(混合型或未分类5例)、表皮样囊肿(5例)、脑囊虫(4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静脉血管畸形(3例).肿瘤形态呈类圆形及不规则形,可为实性或囊实性.增强检查多数病灶可强化,少数无明显强化.结论:四脑室病变的诊断主要依据MRI的影像学征象.在诊断时注意区分原发于四脑室内或外侵至四脑室的病变,以利于鉴别诊断.

    作者:温智勇;刘建新;齐旭红;康枫;严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654-2、强的松龙、普鲁卡因封闭治愈腱鞘囊肿12例报道

    腱鞘囊肿是关节附近的一种囊性肿块.目前临床上将手、足小关节处的滑液囊疝和发生在肌腱的腱鞘囊肿统称为腱鞘囊肿,多见于女性.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易复发.笔者采用药物封闭疗法治疗腱鞘囊肿12例,无1例复发.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娟芝;邵云霞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支架治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检测癌胚样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癌胚样抗原(CEA)在晚期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与肿瘤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催化信号放大法(CSA)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43例支架治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活检标本进行CEA表达和反应强度定量检测.结果:43例支架治疗的晚期大肠癌组织中共37例呈CEA阳性表达,阳性率高达86%.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癌组织腺腔缘、细胞膜和/或细胞浆.图像分析,CEA阳性细胞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在低分化腺癌中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和粘液腺癌(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1年内死亡病例显著高于生存病例(P<0.01).结论:CEA表达阳性反应对比强度与晚期大肠癌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状况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对于判断其恶性程度、预测生物学行为和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尚培中;谷化平;孙印臣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针罐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现代医学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Syndrome,CFS)的发病机理认识不确切,西医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1].我们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针罐并用,治疗CFS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松梅;张立群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心脏介入性诊治病人全程心理护理方案

    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成功固然主要取决于术者的熟练操作,但是不能忽视护士在介入手术中的特殊作用,尤其是对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1].

    作者:徐春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腰臀皮瓣转位修复巨大褥疮的护理

    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是把带有血管蒂的皮瓣通过局部转位或移位的方法来修复邻近组织缺损,重建功能,再造血管和改造外形.

    作者:周恩照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双体分子融合蛋白的构建、原核表达及其分子结构特性预测

    目的:设计并构建重组人干细胞因子的双体分子(BiSCF)融合蛋白并在原核中表达,预测该新型BiSCF融合蛋白的分子结构特性.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方法分别构建SCF单体分子与BiSCF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SCF和pET32/BiSCF,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表达产物以Western Blot加以鉴定;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DS Genel. 1和ProtScale软件对该融合蛋白的结构特征诸如二级结构、等电点、柔性、抗原性及亲水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首次成功构建BiSCF双体分子pET32/BiSCF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经Nco Ⅰ和Not Ⅰ双酶切电泳及测序证实.通过转化origamiTM(DE3)感受态菌及IPTG诱导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产量在40%以上;Western Blot显示表达产物能与抗SCF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对BiSCF双体分子融合蛋白的结构特性预测表明,BiSCF双体分子融合蛋白中的两个SCF单体分子其等电点、抗原性及亲水性均无显著改变,接头处具有高柔性.与SCF的原始序列相比,BiSCF的一级结构中有2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二级结构中除插入的接头为无规卷曲外,原来的α螺旋和β片层均无改变.结论:本研究所构建表达的SCF单体和BiSCF双体分子均可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BiSCF双体分子的结构预测符合我们的设计要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型BiSCF双体分子融合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郭斯启;奚永志;孙玉英;崔建武;刘楠;梁飞;杨丽芳;孔繁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脑外伤引起视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外伤引起视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效果.方法:通过对眼部的各项检查并结合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经皮质类固醇、脱水、扩血管等治疗,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结论:脑外伤后应及时眼科诊断,积极治疗,其治疗效果一是取决于伤后视神经损伤程度,二是取决于是否及时正确治疗.

    作者:周玲;崔玮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术中遗漏胆总管结石2例报告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并非少见,我院近3年共收治此种病人26例,其中2例术中遗漏胆总管结石,报告如下.

    作者:朱明德;柯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激励机制在护士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士长作为基层护理管理的具体领导者与实施者,根据科室每一位护士的特点,正确运用激励机制,发挥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几年来,我科在护理管理中有效的运用了激励机制,现将几点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陕海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肝癌的基因治疗现状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但疗效不理想.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基因治疗可望成为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王春毅;杨祖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人工通气、床旁超滤、抗蛇毒血清抢救重症眼镜王蛇咬伤成功1例

    患者,男,18岁,傣族,因被眼镜蛇王咬伤左踝关节内侧1天,呼吸困难3h,不能言语1h于2002年10月5日14时急诊入院.

    作者:梁兵;李佳;黄礼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一期修复下唇大型缺损

    目的:探讨下唇大型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11例下唇缺损在1/2-2/3间,采用单侧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修复,7例缺损在2/3以上,采用双侧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修复.结果:18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修复,伤口全部一期愈合,下唇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修复下唇缺损,取材方便,血供丰富,口角不变形,下唇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下唇大型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光平;孙景豫;吴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审核科技查新结论时应注意的问题

    查新审核是确保查新质量的重要环节,审核内容包括:形式审核(报告格式的规范化)、专业审核(对查新项目涉及专业的理解程度)、检索审核(数据库、工具书及检索策略)和结论审核.

    作者:羡秋盛;李炳汝;王忠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柜的监控误区

    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要科室,担负着大量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其消毒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制定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及方法势在必行.

    作者:董小玲;李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免疫滴金技术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异性抗体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附200例超声声像图检测分析

    目的:为探索一种更为简便、快速、特异、灵敏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体的检测方法及更为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和超声检测的意义.方法:426例HFRS病人血清同时采用免疫滴金法(CGID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LISA)对比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抗HFRS-IgM)、免疫荧光法(IFAT)对比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抗HFRS-IgG)并以20例发热待查、48例病毒性肝炎血清作对照.101例HFRS病人分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用苦黄、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汤,对照组用利巴韦林联合甘利欣注射液.对其中收治的200例HFRS在入院时、恢复期分别做腹部超声声像图检测,同时设立以发热为主的感染性疾病204例作对照.结果:426例HFRS病人血清,以CGIDA法检测抗HFRS-IgM,阳性328例,与ELLISA法作结果评价时,CGIDA灵敏度78.9%,特异度100%;以CGIDA法检测抗HFRS-IgM,阳性387例,与IFAT法作结果评价时,CGIDA灵敏度90.8%,特异度100%.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1例用药后退热天数、主要症状缓解天数相似(P>0.05),尿蛋白消失及肾功能恢复天数,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在越期方面,越休克期及从发热期直接进入多尿期,两组情况相似(P>0.05).超声声像图检测对HFRS的早期诊断有较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HFRS恢复期的判断指标.结论:CGIDA法检测HFRS特异性抗体分别与ELLISA法及IFAT法对照,均有简便、快速、特异、灵敏之优点,检测抗HFRS-IgM,CGIDA法敏感性差于ELLISA法,但是无假阳性;检测抗HFRS-IgG,CGIDA法的灵敏度高于IFAT法.苦黄、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汤HFRS与利巴韦林联合甘利欣注射液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别,但前者优于改善休克情况,后者强于改善肾功能.HFRS超声声像图检测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对照组无1例发现异常,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储峰;李仲平;裴彬;季青;王霞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胸腹联合损伤伴胰腺断裂伤的治疗

    目的:讨论胸腹联合损伤伴胰腺断裂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2000年我院收治的胸腹联合损伤伴胰腺断裂伤共3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均行急诊剖腹探查X-Y胰肠吻合术,其中3例死亡,2例胰瘘,25例痊愈,满意率达90.0%.结论:外伤性胰腺断裂均应在急诊下行剖腹探查胰肠吻合术治疗,其关键在于预防并发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

    作者:李眉清;王明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主动脉夹层分离误诊原因分析

    主动脉夹层分离是比较少见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有相当比例的病例因漏诊或误诊而死亡.近年来我院确诊的15例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将其中5例早期误诊,误诊长时间达4个月,报告如下.

    作者:丁平;毕学意;王春华;谭进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