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双体分子融合蛋白的构建、原核表达及其分子结构特性预测

郭斯启;奚永志;孙玉英;崔建武;刘楠;梁飞;杨丽芳;孔繁华

关键词:干细胞因子双体分子, 融合构建, 大肠杆菌表达, 蛋白特性预测
摘要:目的:设计并构建重组人干细胞因子的双体分子(BiSCF)融合蛋白并在原核中表达,预测该新型BiSCF融合蛋白的分子结构特性.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方法分别构建SCF单体分子与BiSCF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SCF和pET32/BiSCF,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表达产物以Western Blot加以鉴定;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DS Genel. 1和ProtScale软件对该融合蛋白的结构特征诸如二级结构、等电点、柔性、抗原性及亲水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首次成功构建BiSCF双体分子pET32/BiSCF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经Nco Ⅰ和Not Ⅰ双酶切电泳及测序证实.通过转化origamiTM(DE3)感受态菌及IPTG诱导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产量在40%以上;Western Blot显示表达产物能与抗SCF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对BiSCF双体分子融合蛋白的结构特性预测表明,BiSCF双体分子融合蛋白中的两个SCF单体分子其等电点、抗原性及亲水性均无显著改变,接头处具有高柔性.与SCF的原始序列相比,BiSCF的一级结构中有2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二级结构中除插入的接头为无规卷曲外,原来的α螺旋和β片层均无改变.结论:本研究所构建表达的SCF单体和BiSCF双体分子均可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BiSCF双体分子的结构预测符合我们的设计要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型BiSCF双体分子融合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接种白破二联制剂引起淋巴结肿大1例报告

    2000年9月11日,我们市防疫站计免科对1993年1月1日-1999年6月30日之间出生的儿童进行白破二联制剂强化免疫.

    作者:徐爱民;马有祥;王华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采用Max-Core活检针在模拟定位机下经皮肺活检36例报告

    肺部周边性病变一直是临床诊断中的难点.中心性肺癌等病变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即可明确诊断,而周边性肿块及弥漫性病变既往多采用针吸活检的方法[1,2],但操作复杂,取材成功率低,有时难以取得理想的组织标本,结果可靠性差.

    作者:洪新;崔社怀;毕玉田;王耀丽;黄勇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审核科技查新结论时应注意的问题

    查新审核是确保查新质量的重要环节,审核内容包括:形式审核(报告格式的规范化)、专业审核(对查新项目涉及专业的理解程度)、检索审核(数据库、工具书及检索策略)和结论审核.

    作者:羡秋盛;李炳汝;王忠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免疫滴金技术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异性抗体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附200例超声声像图检测分析

    目的:为探索一种更为简便、快速、特异、灵敏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体的检测方法及更为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和超声检测的意义.方法:426例HFRS病人血清同时采用免疫滴金法(CGID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LISA)对比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抗HFRS-IgM)、免疫荧光法(IFAT)对比检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抗HFRS-IgG)并以20例发热待查、48例病毒性肝炎血清作对照.101例HFRS病人分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用苦黄、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汤,对照组用利巴韦林联合甘利欣注射液.对其中收治的200例HFRS在入院时、恢复期分别做腹部超声声像图检测,同时设立以发热为主的感染性疾病204例作对照.结果:426例HFRS病人血清,以CGIDA法检测抗HFRS-IgM,阳性328例,与ELLISA法作结果评价时,CGIDA灵敏度78.9%,特异度100%;以CGIDA法检测抗HFRS-IgM,阳性387例,与IFAT法作结果评价时,CGIDA灵敏度90.8%,特异度100%.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1例用药后退热天数、主要症状缓解天数相似(P>0.05),尿蛋白消失及肾功能恢复天数,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在越期方面,越休克期及从发热期直接进入多尿期,两组情况相似(P>0.05).超声声像图检测对HFRS的早期诊断有较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HFRS恢复期的判断指标.结论:CGIDA法检测HFRS特异性抗体分别与ELLISA法及IFAT法对照,均有简便、快速、特异、灵敏之优点,检测抗HFRS-IgM,CGIDA法敏感性差于ELLISA法,但是无假阳性;检测抗HFRS-IgG,CGIDA法的灵敏度高于IFAT法.苦黄、参麦注射液联合黄芪汤HFRS与利巴韦林联合甘利欣注射液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别,但前者优于改善休克情况,后者强于改善肾功能.HFRS超声声像图检测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对照组无1例发现异常,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储峰;李仲平;裴彬;季青;王霞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青年癔症病人的心理分析和护理对策

    癔症也称癔病,又称歇斯底里,该病患者具有高度的暗示性、夸张表演性、自我中心性以及好感情用事的性格特点,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复杂多样,疾病发作具有明显的使患者摆脱困境,发泄怨恨、寻求同情的特点,概括为以下两种类型;

    作者:陈立霞;司风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腰臀皮瓣转位修复巨大褥疮的护理

    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是把带有血管蒂的皮瓣通过局部转位或移位的方法来修复邻近组织缺损,重建功能,再造血管和改造外形.

    作者:周恩照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54例葡萄胎预后及其恶变因素分析

    葡萄胎是胚胎绒毛异常增生所导致的滋养细胞疾病,对于葡萄胎的处理其重要性在于预防发生恶变和早期发现恶变提高治愈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1998年12月54例葡萄胎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葡萄胎的诊治,转归及恶变因素.

    作者:武美丽;倪亚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成像(MRI DWI)对急性脑梗塞者(发病后6h内)影像学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到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磁共振弥散成像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对照分析,分析比较了早期的MRI DWI和常规MRI.结果:MRI DWI提示脑梗塞的15例患者终临床均诊断为急性脑梗塞,急性、超急性期脑梗塞(15例)在DWI上显示率达100%,而此时传统MR扫描均不能显示,对慢性期(10例)DWI不能显示,而传统MR扫描可以显示.在信号强度方面,急性、超急性期脑梗塞DWI信号强.结论:DWI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明显高于传统MRI.

    作者:许道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人流术前的应用

    米索是一种前列腺制剂,其作用主要是增强子宫平滑肌张力,收缩子宫,干扰宫颈胶原纤维合成而起到软化和扩张宫颈的作用.

    作者:吴文英;苏宝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突发性聋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及预后.方法:对5年内收治50例(54耳)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病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短、听力损失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P<0.05).听阈曲线形态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结论:影响突发性聋治疗效果的因素较多,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基本治疗原则是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细胞代谢和神经营养类.

    作者:李莲娜;梁健新;张学辉;黄健男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一期修复下唇大型缺损

    目的:探讨下唇大型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11例下唇缺损在1/2-2/3间,采用单侧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修复,7例缺损在2/3以上,采用双侧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修复.结果:18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修复,伤口全部一期愈合,下唇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修复下唇缺损,取材方便,血供丰富,口角不变形,下唇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下唇大型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光平;孙景豫;吴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压力蒸气灭菌器灭菌效果观察

    2001年-2003年3月通过对我院消毒供应室使用甘肃省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卧式圆形下捧气压力蒸气灭菌器灭菌效果的观察,得出压力蒸气灭菌器121℃作用20min对启闭式容器内物品和器械敷料包灭菌合格,对密闭式容器内的物品灭菌不合格,压力蒸气灭菌器121℃作用30min对密闭式容器内物品灭菌合格.

    作者:牛雯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理想的肝硬化模型的复制方法.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和食用白酒诱导80只雄性SD大鼠.实验期间四氯化碳和食用白酒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逐步增加.观察所有大鼠在经四氯化碳等处理9周后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采用上述方法诱导9周后大鼠死亡率为6.3%,病理检查显示假小叶形成率为92.5%.结论:适度地提高四氯化碳的浓度并采用食用白酒替代医用乙醇溶液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死亡率低、成功率高.

    作者:金峰;张捷;张志坚;余英豪;薛建设;林富界;袁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术中遗漏胆总管结石2例报告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并非少见,我院近3年共收治此种病人26例,其中2例术中遗漏胆总管结石,报告如下.

    作者:朱明德;柯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带钩克氏针穿粗线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髌骨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对1990年-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128例髌骨骨折行带钩克氏针穿粗线内固定术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28例均获得良好疗效,术后功能恢复满意,远期疗效优.结论:带钩克氏针穿粗线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可靠,方法简单,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明发;李眉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四脑室占位病变的MR诊断

    目的:探讨四脑室占位病变的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对象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0例四脑室占位病变的MRI影像学表现.其中经手术证实83例;经3名以上专门从事神经放射诊断工作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确诊7例.结果:本组病例中包括:髓母细胞瘤(27例)、室管膜瘤(1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1例)、转移瘤(7例)、星形细胞瘤(6例)、胶质瘤(混合型或未分类5例)、表皮样囊肿(5例)、脑囊虫(4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静脉血管畸形(3例).肿瘤形态呈类圆形及不规则形,可为实性或囊实性.增强检查多数病灶可强化,少数无明显强化.结论:四脑室病变的诊断主要依据MRI的影像学征象.在诊断时注意区分原发于四脑室内或外侵至四脑室的病变,以利于鉴别诊断.

    作者:温智勇;刘建新;齐旭红;康枫;严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天窗穴注药行颈丛神经阻滞

    颈神经丛由颈1-4脊神经的前支组成,除第1颈神经主要是运动神经外,其它几对颈神经均为感觉神经[1].甲状腺及前颈部手术具有颈丛神经阻滞的强烈指征,临床上多采用颈深丛、颈浅丛、颈深浅丛同时阻滞法.

    作者:丁红彬;赵兵;陈鹏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酚妥拉明加多巴胺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80例

    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的治疗较为棘手,喘憋严重者有时虽用皮质激素及氨茶碱等治疗,但效果不满意.近几年来,我们应用酚妥拉明加多巴胺静滴为主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8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雪萍;刘志荣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洛赛克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0年3月-2002年12月期间采用洛赛克治疗消化道出血,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辉;杨志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产科中心理护理的实施与探讨

    根据临床观察,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其中除难产有剖宫产指征外,另一主要原因是产妇害怕分娩疼痛而行无指征剖宫产.针对这个原因,我们选择50例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罗润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