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润莲
目的:探讨下唇大型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11例下唇缺损在1/2-2/3间,采用单侧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修复,7例缺损在2/3以上,采用双侧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修复.结果:18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修复,伤口全部一期愈合,下唇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修复下唇缺损,取材方便,血供丰富,口角不变形,下唇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下唇大型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光平;孙景豫;吴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南山区首诊测血压工作的质量.方法:以调查2001年12月1日南山区各社区首诊测血压情况,并对在岗医师进行相关知识的测评.结果:全区已全面启动首诊测压工作,测压率为55.96%,社康中心各专业科工作开展不平衡,全科医生对首诊测压以及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认识远高于其他专业科的医生,病人对首诊测压缺乏了解,知晓率18.9%.结论:加大对首诊测压工作的宣传,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扶持首诊测压工作的开展,加强对其他专业医生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培训力度.
作者:陈忠伟;王健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癌痛给肿瘤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可发生在癌症发病的各个阶段,癌症疼痛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治疗癌痛的方法也应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大程度地帮助患者解除痛苦不仪是治疗与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患者美容及视力问题,传统的手术方式多有很高的复发率,近年来随角膜缘干细胞理论的提出,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成为研究热点,我院自2001年1月-2002年6月分别采用自体带角膜缘组织结膜移植术及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101例(110眼),报告如下.
作者:韩永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是把带有血管蒂的皮瓣通过局部转位或移位的方法来修复邻近组织缺损,重建功能,再造血管和改造外形.
作者:周恩照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变化,并探讨IL-6在脑梗死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了4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h、第3天、第7天血清IL-6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后24h血清IL 6水平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第7天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大梗死灶组水平显著高于小梗死灶组水平(P<0.05);发病后24h血清IL-6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无相关关系(r=0.227,P>0.05).结论:IL-6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在脑梗死急性期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保护性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宋玉强;邹宏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应用亚甲蓝合剂减少肛门外小手术并发症的作用.方法:101例肛门手术术毕在切口周围及基底注射亚甲蓝合剂,观察病人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1例术后疼痛轻,无需止痛剂,无术后出血,无尿潴留及捧大便困难.结论:在肛门小手术中应用亚甲蓝合剂可明显减少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
作者:刘凯忠;卢永洪;刘坚基;李德文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米索是一种前列腺制剂,其作用主要是增强子宫平滑肌张力,收缩子宫,干扰宫颈胶原纤维合成而起到软化和扩张宫颈的作用.
作者:吴文英;苏宝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预防和减少烧冻复合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降低病死率.方法:用实验家兔在野外寒冷自然环境条件下烧伤后再发冻伤动物模型,观察MODS发生情况、诱发因素及受累器官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本组31例皮肤深Ⅱ°烧伤伴发Ⅱ°冻伤实验家兔中,发生MODS 21例(68%),死亡14例(67%).结论:及早复苏,及早有效救治,前位预防和有利的护理措施,可大限度的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孙晓燕;隆孝才;朱海荣;隆燕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encephalomyelitis,EAE)是一种免疫细胞介导的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以CNS血管周围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白质脱髓鞘为特征的发生于易感动物的迟发超敏反应型的自身免疫病.
作者:谢春燕;王顺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院自1996年-2002年收治经手术证实的美克尔憩室所致肠梗阻9例,均得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罗荣海;刘洪荣;王美先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我院自1999年1月起应用0.5%碘伏溶液治疗新生儿脐炎30例,脓疱疮16例,取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乳管内窥镜对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日本产OLYMPUS乳管内窥镜为42例乳头溢液患者实施患病乳管检查.结果:除4例只能看到主乳管外,其余可观察到1-4级乳管,手术病例的镜下诊断结果除3例与病理不符外,其余均相符.结论:乳管内窥镜对于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祥君;汪洁;张永生;张汝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由于老年人牙周组织条件差、牙周炎、食物嵌塞、牙龈退缩、 (牙合)磨损大、牙齿过敏、缺牙数目多而造成多间隙,松动牙多,残冠残根多,余留牙移位或伸长.
作者:刘智芹;徐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造成导尿失误的原因多有以下几种.
作者:张景玲;郑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根据临床观察,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其中除难产有剖宫产指征外,另一主要原因是产妇害怕分娩疼痛而行无指征剖宫产.针对这个原因,我们选择50例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罗润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常合并有胆管狭窄,处理复杂,需针对不同具体情况按个体化方案处理.我院采取肝叶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或/和胆管狭窄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少炎;蔡晓棠;陈卫东;吴勇军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配伍芬太尼用于外科门诊小儿包皮环切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在用药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验证其麻醉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外科门诊5-12岁择期包皮环切术的患儿68例,静注芬太尼2 μ g@kg1、然后以2-3mg@kg1作为诱导量在20-40s内注入异丙酚,待患儿意识消失后开始包皮环切手术,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8-10mg@kg1@h1维持麻醉,根据患儿的麻醉深度作调整.结果:静注芬太尼2 μ g@kg1、异丙酚2-3mg@kg1后30s患儿进入深睡眠状态,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8-10mg@kg1@h1维持,麻醉效果满意.平均手术时间21min(18 32min),麻醉时间24min(20-36min).患儿对整个手术过程毫不知晓,停药后8min清醒,术后30min全部病例安全离院.结论:采用芬太尼、异丙酚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麻醉效果确切,恢复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但诱导初期SBP、DBP、HR、SaO2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作者:张坤全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护士长作为基层护理管理的具体领导者与实施者,根据科室每一位护士的特点,正确运用激励机制,发挥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几年来,我科在护理管理中有效的运用了激励机制,现将几点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陕海丽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并非少见,我院近3年共收治此种病人26例,其中2例术中遗漏胆总管结石,报告如下.
作者:朱明德;柯妍 刊期: 200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