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临界CO2萃取磨芋脂溶性成分工艺研究及其成分分析

李海池;马晋芳;陈天玲;肖雪;葛发欢

关键词:磨芋, 脂溶性成分, 超临界CO2萃取, GC-MS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从磨芋中提取磨芋脂溶性成分的超临界CO2优工艺及成分分析.方法:以磨芋脂溶性成分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磨芋脂溶性提取物的工艺参数,并采用GC-MS对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磨芋脂溶性成分的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8 MPa、萃取温度60℃,分离釜Ⅰ压力15 MPa、分离釜Ⅰ温度50 ℃,分离釜Ⅱ压力6 MPa、分离釜Ⅱ温度45℃,萃取时间1.5h.磨芋脂溶性成分平均收率为1.086%.对磨芋脂溶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共鉴定了38种化合物,主要为脂肪酸成分.结论:与乙醇浸渍法相比,超临界CO2萃取具有萃取收率高、萃取时间短、脂肪油比较澄明等优点,二者之间成分的种类存在较大差异.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走马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走马胎对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CFA诱导大鼠AA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走马胎醇提物治疗,进行关节肿胀个数和全身炎症状态评分以及足爪肿胀度测定,并观察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软骨、关节腔、周围软组织炎症反应等组织病理改变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走马胎能显著减少AA模型大鼠关节肿胀个数,显著降低模型动物全身炎症评分,并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致炎侧和继发侧足肿胀度(P<0.05或P<0.01);踝关节组织病理结果显示,走马胎能显著抑制炎症细胞的浸润、滑膜增生及血管翳的形成,减轻软骨及骨质损伤程度(P<0.05或P<0.01).结论:走马胎可显著改善AA模型大鼠炎症状态和踝关节组织病变.

    作者:戴卫波;吴凤荣;董鹏鹏;曾聪彦;梅全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光慈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目的:探索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施肥量及有机无机复混肥配合硫酸锌叶面喷施对老鸦瓣生长、产量、繁殖及光慈姑品质的影响,为高产优质光慈姑生产及其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有机无机复混肥120 kg/hm2、240 kg/hm2、480 kg/hm2及有机无机复混肥120 kg/hrn2配合0.2%硫酸锌叶面喷施等4个处理.在老鸦瓣生长初期与生长旺期分别测量各植株总叶面积、鳞茎直径、鳞茎鲜重及干重;于老鸦瓣采收期统计母鳞茎数、子鳞茎数及鳞茎总数,称取鳞茎鲜重,将鳞茎按大小等级分级,进行老鸦瓣繁殖与产量分析;并以水分、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多糖含量及秋水仙碱含量等指标初步评价各处理光慈姑品质.结果:在100株/m2的密度条件下,120~480 kg/hm2有机无机复混肥对于老鸦瓣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未体现显著性差异.120kg/hm2配施0.2%硫酸锌处理母鳞茎鲜重、鳞茎总鲜重及总干重、水溶性浸出物及多糖含量均高于单独施肥120kg/hm2处理,其中多糖含量比单独施肥120 kg/hm2提高了72.36%,差异显著(P<0.05).但各处理光慈姑未检测到秋水仙碱.结论:综合产量与品质各指标及经济效益,建议在老鸦瓣100株/m2的密度条件下以有机无机复混肥120 kg/hm2作基肥,并于生长旺期叶面喷施0.2%硫酸锌.

    作者:孙媛;郭巧生;朱再标;林建洛;缪媛媛;杨小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CR-DGGE法分析不同产地蝉花真菌多样性

    目的:采用PCR-DGGE的方法对安徽、江苏、四川、广西等10个产地蝉花的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期获得蝉花优势寄生真菌.方法:通过提取样品总DNA,采用真菌通用引物NS1、Fung扩增18S rDNA,将PCR产物DGGE电泳后,对16个差异性条带进行了切胶回收、克隆测序以及BLAST数据库比对验证;对不同产地蝉花的电泳图谱进行了相似度以及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广西玉林产地蝉花的条带数多为16条,H=2.679;四川北川、四川绵阳、广东河源3个产地的蝉花真菌多样性相似度较高.结论: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共有条带3和9代表的真菌为不同产地蝉花的优势寄生真菌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除了3种未获得纯培养的节担菌纲和真核细胞外,其余的为Eurotium athecium、Magicicada cassini、Myrothecium roridum、Aspergillus penicillioides等菌.

    作者:刘腾飞;史晓飒;张洪梅;张艳聪;刘自尧;刘元元;史新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HPLC-ELSD法检测芪苈强心胶囊中3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检测芪苈强心胶囊中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ELSD法,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m.4%磷酸溶液(45:55);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3、9.3和12.2 min;测定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较好.5个批号的芪苈强心胶囊中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分别为0.53 ~0.63 mg/g、0.19 ~0.28 mg/g和0.15 ~0.21 mg/g.结论:该方法为芪苈强心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作者:覃荣周;王琪林;罗清扬;戴先芝;程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宁夏枸杞果实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研究

    目的:探讨宁夏枸杞果实的三维荧光光谱快速测试方法及其在枸杞子产地鉴别分析中的应用.方法:运用平行因子分析法分解不同测试模式下的枸杞子三维荧光矩阵,比较直接测试与甲醇浸提液测试所得枸杞子三维荧光光谱的特性.结果:宁夏枸杞鲜果果浆直接测试三维荧光光谱具有与甲醇浸提液测试等同效果;宁夏枸杞干果粉末直接测试三维荧光光谱应用效果优于甲醇浸提液测试.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宁夏枸杞鲜果果浆和干果粉末的三维荧光光谱快速测试方法,并且利用宁夏枸杞干果粉末三维荧光矩阵的平行因子分析浓度得分实现了宁夏枸杞产地的快速鉴别.

    作者:张轩;高磊;刘安琴;徐美隆;王锦秀;李永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正交试验结合HPLC指纹图谱优选丹参总酚酸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丹参中丹参总酚酸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以5个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干浸膏得率及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HPLC特征图谱的共有峰总面积之和为综合评判指标,通过k(34)正交试验设计来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醇沉溶液的含醇量等因素对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是料液比为1:12(g/mL)、提取时间为1.5h、醇沉溶液的含醇量为70%.结论:该实验建立了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佳提取工艺,补充药典中关于丹参总酚酸提取物提取条件的空缺,为以后丹参总酚酸提取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国转;于凡;姚文琪;侯俞如;陈卫东;俞年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癫痫患者的效果及脑电图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柴桂温胆定志汤对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74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控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意识状态、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强直持续时间、抽搐持续时间及症状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桂温胆定志汤对癫痫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癫痫发作症状.

    作者:张亚雯;孙璐;时红;王玲;徐辰;陈文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党参及其不同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党参、蜜炙党参及米炒党参指纹图谱,为党参不同炮制品质量控制及炮制原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Inert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68 nm,对党参及其2种炮制品进行指纹图谱研究,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党参及其2种炮制品指纹图谱,分别指认了党参炔苷和5-羟甲基糠醛2个色谱峰.蜜炙党参和米炒党参均增加了一个新成分5-羟甲基糠醛,党参经炮制后所含成分的量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该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可作为党参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窦霞;杨锡仓;甄小龙;靳子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8种药材中6种有机酸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酒山萸肉、乌梅、醋五味子、覆盆子、枸杞子、金樱子、木瓜和山楂中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和富马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ela Venusil MP-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氢二钠-磷酸缓冲液(pH=2.2)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2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酒山萸肉、乌梅和醋五味子中均可检测到6种有机酸类成分,覆盆子、金樱子和木瓜中未检测到乳酸,覆盆子和枸杞子中未检测到酒石酸,山楂中未检测到富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和富马酸在8种果实类药材中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为药材中常见有机酸的含量测定提供方法依据.

    作者:刘慧;张秋燕;王家龙;吴建华;崔翰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膀胱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干细胞标志物SOX-2及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选用人膀胱癌细胞株S637,分为对照组(等体积DMSO)及复方苦参注射液0.25、0.5、1.0 mg/mL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情况,RT-PCR检测VEGF、Caspase-3、HIF-1a及SOX-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方苦参注射液各浓度组增殖率、侵袭能力及VEGF、HIF-1oα、SOX-2 mRNA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及Caspase-3 mRNA表达显著升高,且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膀胱肿瘤细胞的侵袭、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VEGF、HIF-1α、SOX-2 mRNA表达,上调Caspase-3 mRNA表达有关.

    作者:张林超;孙继建;潘世杰;高世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兰州百合根系水浸液对其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兰州百合根系水浸液的自毒作用试验,探讨了兰州百合自毒物质浓度对其幼苗形态指标及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设置水(CK)、兰州百合根水浸液5、10、30、50、100 mg/mL共6个处理浇灌兰州百合种苗.结果:当兰州百合根系水浸液浓度为5 mg/mL时,对其株高、根长、根重、茎叶重、鳞茎重有显著促进作用,较CK分别增加了19.76%、61.83%、116.67%、5.17%、46.97%;当浓度达100 mg/mL时抑制作用显著,较CK分别降低了17.32%、12.90%、33.33%、46.56%、56.06%;对生理特性的影响表现为:随浓度梯度增加,MDA和POD均呈显著增加趋势,SOD、CAT均呈显著降低趋势,渗透调节物质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而脯氨酸则呈降低趋势.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兰州百合的自毒作用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对其幼苗生长具体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作者:石雨仟;张恩和;刘青林;王惠珍;张新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赤芝双向固体发酵钩吻根前后的谱、效、毒研究

    目的:考察赤芝菌对钩吻双向固体发酵的减毒存效作用及其化学成分变化.方法:选用药用赤芝菌,在一定条件下对钩吻进行双向固体发酵炮制;以钩吻生品为对照,观察发酵前后钩吻对小鼠急性毒性(LD50)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它们对醋酸腹腔刺激所致小鼠扭体作用及热板所致小鼠痛阈值的影响,HPLC考察其主要毒性生物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①钩吻生品的LD50为0.25g/kg;经赤芝菌发酵30 d后,LD50为11.04g/kg,较生品提高了44倍;②钩吻发酵后仍然保留镇痛药效,其小鼠大安全给药量由生品0.08 g/kg,上升到6g/kg,大安全剂量提高了75倍.③经过双向发酵,钩吻原有毒性生物碱成分含量降低,并有多个新化学成分产生.结论:赤芝菌双向固体发酵对毒性中药钩吻具有减毒、存效的作用.

    作者:黄美霞;洪怀山;林程;廖华军;王英豪;吴水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苗药艾纳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目的:为了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药用植物艾纳香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用3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腺嘌呤(6-BA)、胺鲜酯(DA-6)、多效唑(PP333)在旺长期前期处理艾纳香,为艾纳香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于7月在艾纳香植株上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采收期考察各处理的农艺性状并取样称量其叶片鲜重和单株鲜重,测定其挥发油、总黄酮和左旋龙脑的含量.结果:研究表明,3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不同浓度对艾纳香各农艺性状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10 mg/L 6-BA可以显著的提高挥发油的含量,50 mg/L 6-BA和10 mg/L DA-6可以提高总黄酮的含量,而150 mg/L PP333可以使艾纳香显著增产,并有助于左旋龙脑含量的增加.结论:使用质量浓度为150 mg/L PP333处理,既可以保证艾纳香优质的农艺性状,从而得到较高的产量,还可以保证其含有的有效成分.

    作者:顾岑;王华磊;赵致;刘红昌;罗春丽;李金玲;罗夫来;黄明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性脑病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双水平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就诊治疗的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150例,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氧疗、抗炎、平喘、BiPAP无创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5天.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PEF)、血气分析(pH、PaC02、PaO2)及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hs-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BiPAP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呼吸衰竭,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肺康复具有较好作用.

    作者:郝文东;王国芳;张彩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花黄精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目的:研究多花黄精种子育苗的佳播种期、播种方式、播种深度、播种量和苗床覆盖物.方法:进行不同播种期,播种方式,播种深度、播种量和苗床覆盖物k(34)正交的育苗试验;比较不同处理的出苗数、苗高、叶长宽乘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和根冠比,评价育苗质量.结果:不同播种期的苗高、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出苗数有显著性差异;次年4月底育苗质量差,次年2月底育苗质量较好.不同播种方式的出苗数、苗高、叶长宽乘积和相对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总体上撒播育苗质量较好.L9(34)正交处理的出苗数、苗高、叶长宽乘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和根冠比有极显著性差异;苗床覆盖物对育苗质量影响大.结论:多花黄精种子佳播种期和方式是次年2月底和撒播,佳播种深度、播种量、苗床覆盖物分别是1.5 cm、29.4 g/m2和遮阳网.

    作者:陈松树;赵致;刘红昌;王华磊;何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准噶尔北部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特征研究

    目的:准噶尔北部地处我国西北的干旱区,正面临着脆弱生态的威胁,该研究旨在对准噶尔北部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资料并结合实际调查,对该地区植物的组成、地理分布、垂直区、药用部位及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整理资料并结合实际调查,准噶尔北部46种特色药用植物隶属于27科35属,均为国家和新疆不同保护级别的药用植物.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濒危及渐濒危的特色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曾其国;李波;毕旭;南箔;范垚;丁自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瑶药石柑子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石柑子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微孔树脂(MCI)柱层析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核磁和质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柑子氯仿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色酰胺醇乙酸酯(1)、(9E)-8,11,12-三羟基十八碳烯酸甲酯(2)、9(S),12(S),13(.S)-trihydroxyoctadeca-10 (E),15 (Z)-dienoic acid(3)、毛冬青素A(4)、癸二酸(5)、E-4-hydroxyhex-2-enoic acid (6)、富马酸单甲酯(7)、壬二酸(8)、N-反式香豆酰酪胺(9)、N-反式阿魏酰酪胺(10)、香草酸(11)、丁香酸(12)、对羟基苯甲醛(13).结论:其中,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毕晓黎;陈雪;江洁怡;刘梦云;胥爱丽;罗文汇;林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析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荠菜多糖提取工艺

    目的:采用析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荠菜多糖提取的优工艺.方法:利用Minnimum Run Equireplicated ResⅣ析因设计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草酸含量、石灰水含量6个单因素对荠菜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荠菜多糖提取工艺的回归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析因实验表明石灰水含量、超声温度、提取时间和草酸含量为影响荠菜多糖得率的主要因素.响应面分析优化荠菜多糖佳提取工艺为:以水为提取剂,料液比1:20,添加0.27%的石灰水,超声功率300 W,提取温度控制在71.64℃,超声提取44.17 min,荠菜多糖得率可达8.56%.结论:综合运用析因实验和响应面法可以较好地优化荠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的工艺参数可为荠菜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贺建武;丁红映;邹登科;宁晓芳;陈加蓓;武玉成;黄卫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滇白芷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滇白芷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滇白芷根的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芷属脑(1)、氧化前胡素水合物(2)、白当归素(3)、8-甲氧基-5-羟基补骨脂素(4)、新白当归醇(5)、异栓翅芹醇(6)、东莨菪素(7)、紫花前胡素(8)、二氢欧山芹醇(9)、氧化前胡素(10)、脱水比克白芷素(11)、新白芷醚(12)、珊瑚菜内酯(13)、8-甲氧基异欧前胡内酯(14)、欧前胡素(15)、异虎耳草素(16).结论:其中,化合物2~7、9~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魏成成;关伟键;胡丹丹;周静;李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Heracles Ⅱ超快速气相电子鼻的硫熏麦冬快速鉴别研究

    目的:通过HeraclesⅡ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建立麦冬硫熏样品与未硫熏样品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采用HeraclesⅡ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硫熏与未硫熏麦冬样品进行气味分析,根据获取的气味色谱信息,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及Arochembase数据库内容,对两类样品的差异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另外,通过建立的化学计量学模型实现了对硫熏与未硫熏麦冬的快速鉴别.结果:通过Arochembase数据库对比分析,硫熏麦冬硫化物明显比未硫熏麦冬多,气味特征差异大;PCA模型可明显区分硫熏麦冬与未硫熏麦冬;运用SIMCA模型能够实现对硫熏麦冬的快速鉴别.结论:HeraclesⅡ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可用于硫熏麦冬与未硫熏麦冬的快速鉴别,为中药材的硫熏快速鉴别提供新技术和新方法.

    作者:卢一;解达帅;吴纯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