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崩大碗治疗婴幼儿脓疱疮的护理体会

邓小芹;夏君;李春荣

关键词:
摘要:脓疱疮是一种急性皮肤病,当链球菌、葡萄球菌侵袭患者皮肤时,会突然出现许多米粒般的红疹,若得不到控制,这种红疹会变成含脓的水泡,由于水泡非常瘙痒,婴幼儿会不自觉地用手抓,一旦抓破,脓液流出就会祸及其他部位.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崩大碗治疗婴幼儿脓疱疮的护理体会

    脓疱疮是一种急性皮肤病,当链球菌、葡萄球菌侵袭患者皮肤时,会突然出现许多米粒般的红疹,若得不到控制,这种红疹会变成含脓的水泡,由于水泡非常瘙痒,婴幼儿会不自觉地用手抓,一旦抓破,脓液流出就会祸及其他部位.

    作者:邓小芹;夏君;李春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血液保护

    体外循环是目前心脏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由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过程中采用了非生物材料以及体外循环灌注泵,受到机械性损伤,涡流,血气界面及血液稀释的影响,造成血液有形成份的破坏,红细胞的损伤,血浆内游离血红蛋白增加,出现血红蛋白尿导致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在体外循环转流开始时迅速下降可减少30-50%,血小板的破坏释放第Ⅲ因子,红细胞破坏释放凝血激活酶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其它凝血因子的减少.

    作者:段大为;陈德凤;刘维永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子宫颈肌瘤20例诊治分析

    1998年2001年我院共收治20例子宫颈肌瘤患者,经积极诊治,愈后良好.下面就其临床诊治过程予以分析总结.

    作者:刘志宏;李颖;张军;张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侧卧位手术患者的体位护理

    侧卧位是常用的手术体位,多用于食管、贲门、肾、输尿管等部位的手术.侧卧位时,腹腔脏器因体位的改变向上压迫膈肌;硬膜外阻滞对呼吸肌产生明显的松弛作用,因此,侧卧位会对呼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苏秀霞;关兰荣;张林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应用

    目前,在CT增强扫描中对造影剂的要求越来越高,即要显影效果好又要安全可靠.我院自2001年2月-2002年10月对300例患者使用碘海醇进行CT增强扫描,均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刘炜;刘红;任向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0例临床分析

    近3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大家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了进一步认识,现对我院1998-2001年收治的2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做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宗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酶类检测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AMI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41-65岁,平均49岁.

    作者:祁宏英;武治东;翟光华;魏红梅;侯艳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标准法检测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1 蛋白质的排泄尿蛋白为尿液化学成份检查中重要的项目之一.正常人的肾小球滤液中存在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在经过近曲小管时,绝大部分被重吸收,因此终尿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仅为30-130mg/24h,随机一次尿中蛋白质为0.80mg/L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

    作者:段启祥;赖勇;资欣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临床体会

    氨氯地平为第二代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本文通过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的影响来评价其降血压作用.

    作者:朱丽芹;丁晔;游育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颅脑简易定向仪的研制与应用

    为寻求一种简捷、准确的颅内定向穿刺方法,我科研制了一种颅脑简易定向仪,它具有定位、定向的优点,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余惠平;田进军;张和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变应原的免疫疗法在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中的应用

    支气管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当前世界威胁公共健康的慢性疾病,可影响人类各年龄阶段,据统计,全球已有1亿5千万哮喘患者并呈上升趋势,其疾病反复发作,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哮喘的防治工作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如何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辛苦探索的目标.

    作者:张红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尽管临床上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重症胰腺炎死亡率仍较高,探讨其治疗问题,降低死亡率一直是急救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及难点之一.

    作者:霞明;程建国;滕维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结肠癌209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结肠癌的特点,并探讨如何减少结肠癌误诊、早期诊断结肠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手术的结肠癌209例,分青年组(≤35岁)、中年组(36-59岁)、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组结肠癌患者在发病率、临床表现、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等资料.结果:腹痛是青年组常见的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7.5%;中、老年组粘血便为主,分别占73.0%、76.0%.青年组右半结肠癌多于中年组、老年组.Dukes分期中A、B期约占1/3左右,C、D期约占2/3.结论:本组结肠癌患病高峰为60-69岁.青年组发生率虽低,但恶性程度高,转移早,进展快.早期诊断仍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作者:毕旭东;左连绂;赵晶;付晓光;张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口服补液盐的自配与应用

    近年来,我院用自制补液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金萍;郑威楠;王淑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肌腱Kessler法缝合及早期功能锻炼

    手部肌腱损伤以后,为防止术后粘连,取得良好功能,我们于1987年以来采用显微镜下Kessler方法缝合,结合早期功能锻炼获得良好效果.报道道如下.

    作者:于世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GM1抗体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CIDP)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GM1抗体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和可能的致病机理.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0例GBS患者、24例CIDP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水平.结果:①GBS患者血清中高滴度抗GM1抗体与疾病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脑脊液中抗IgM-GM1抗体阳性率与疾病组和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②CIDP患者血清中高滴度抗GM1抗体的与疾病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脊液中抗GM1抗体的阳性率与疾病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GBS组抗GM1抗体阳性者多为运动轴索性损害;CIDP组抗GM1抗体阳性者与神经损害的类型无关.④轻、重型组GB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抗GM1抗体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GBS组、CIDP组血清中抗体水平与配对的脑脊液中抗体水平无相关性.结论:GBS患者脑脊液中IgM-GM1抗体水平可以作为急性运动轴索受累的一项临床参考指标,抗体的水平与疾病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无明显关系;GM1抗体可能不是CIDP患者的主要责任抗体.

    作者:吴德云;李晓光;郭玉璞;陈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声的空化效应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超声空化[1](ultrasound cavitation)通常是指:液体中存在的微小气泡(空化核)在超声波作用下被激活所表现出来的振荡、生长、收缩、崩溃等一系列动力学过程.

    作者:李青峰;白晋;王智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方法的探讨

    目的:对125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三种方法进行对比,以探讨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佳方法.方法:125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40例,术前1天至术后第3天应用抗生素.Ⅱ组:38例,术前30-60min应用抗生素至术后第2天.Ⅲ组:47例,术后1h应用抗生素至术后第4天.抗生素选用先锋霉素VⅥ或环丙沙星加灭滴灵.结果:Ⅰ组、Ⅱ组和Ⅲ组术后病率及术后感染率分别为10.0%、7.89%、34.04%及7.50%、7.89%、25.50%.经统计学处理,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Ⅲ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术前后应用抗生素效果优于术后应用者,故术前后应用抗生素的方法值得推荐.

    作者:薛素华;黄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苏诺在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救治中的作用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常规治疗为给美兰静推,以恢复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改善组织缺氧[1].近年来,我科在亚硝酸盐中毒的救治中,除给予美兰常规治疗外,还给以北京四环制药厂的苏诺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减轻了患者痛苦,明显缩短患者留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

    作者:赖碁;曲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透析液钙浓度对血液透析病人QT间期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探讨透析液钙浓度变化对血液透析(HD)病人QT间期(QT)、QT间期离散度(QTd)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对30例慢性肾衰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先后应用钙浓度为1.25mmo1/L(dCa2+ 1.25)、1.5mmo1/L(dCa2+1.5)及1.75mmo1/L(dCa2+ 1.75)的透析液各连续进行5次血液透析,分别于第5次透析时观察透析前后有关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测量并计算QT间期(QT)及QT间期离散度(QTd),计算透析期间平均每小时室性异位心搏数(VE)和室上性异位心搏数(SVE).结果:采用dCa2+ 1.25血液透析时,血清Ca2+明显下降(P<0.05),QT明显延长、QTd明显增大(P<0.05);采用dCa2+1.25及dCa2+1.75血液透析时,血清Ca2+明显升高(P<0.05),QT在dCa2+1.5透析时有缩短趋势(P>0.05),而在dCa2+1.75透析时明显缩短(P<0.05),QTd在dCa2+1. 5及dCa2+1.75透析时仅有增大趋势(P>0.05);三种钙浓度透析液血液透析期间SVE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dCa2+1.25血液透析时VE发生率较dCa21.5及dCa2+1.75血液透析时明显增加(P<0.05).结论:透析液钙浓度变化将直接影响血清钙离子浓度和QT间期的变化,不同钙浓度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均引起QTd趋于增大,但只有低钙血液透析时在引起QT明显延长的同时,QTd才显著增大,室性异位心搏数也明显增加.

    作者:周伟;赵学伟;石海滨;王亚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