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光/电镜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对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杨宏伟;陈晓隆

关键词:角膜保存, 冷冻干燥法, 真空, 角膜内皮细胞, 酶组织细胞化学
摘要:目的通过光镜、电镜酶组织细胞化学方法测定兔角膜内皮细胞酶活性,探讨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法(冻干法)对于兔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及配对原则将兔眼分为3组,分别为新鲜对照组、冷冻对照组、冻干实验组.冷冻组为对离体兔角膜片进行深低温冷冻保存.冻干组为对离体兔角膜片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冷冻及冻干保存的兔角膜片分别复水及复温后,与新鲜的角膜片同时进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光镜及电镜酶组织细胞化学染色,观察三组酶的活性是否有差异.结果在新鲜对照组、冷冻对照组、冻干组中,ATPase及DSH的酶组织化学染色在光镜观察下均呈阳性反应.三组样本内皮细胞ATPase和SDH酶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IO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冻干组活性较低.电镜酶组织细胞化学染色见三组样本角膜内皮细胞膜上均有电子致密颗粒沉着.结论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法可使离体角膜内皮细胞保持一定的活性.与新鲜及冷冻保存的兔角膜相比,活性较低.但可以推测冻干法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角膜长期保存方法.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AECB)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开放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2例,给予莫西沙星0.4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30例,给予左克0.2g静脉滴注,每12h1次,两组疗程均为5-7d.结果莫西沙星治愈率为75%,有效率为90.7%,细菌清除率为92.8%,不良反应为6.3%;左克组治愈率为73.3%,有效率为90%,细菌清除率为90%,不良反应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莫西沙星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汤渝玲;符岭华;汤瑞阳;张颂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肿瘤

    目的研究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4例高颈段椎管内肿瘤均行后颈正中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14例患者,11例肿瘤全部切除,3例大部切除.10例得到随访,术后症状改善率100%.1例星型细胞瘤术后1年复发,后行放射治疗.本组病例术后无1例死亡.结论MRI是确诊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有效检查方法.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肿瘤具有全切率高、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殷陶冶;邵征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淋球菌的质粒谱与耐药谱分析

    淋病是我国性传播疾病(STD)的主要病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菌.淋病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滥用以及用药的不规范,产生了新耐药菌株和新的耐药谱,给临床治疗用药带来了困难.为了解我区淋球菌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与质粒的关系,我们于2002年从深圳市龙岗区各医院STD门诊病人中分离到40株淋球菌,并对其质粒谱与耐药谱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松涛;林峰;李仁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子宫肉瘤PE方案化疗副反应的护理(附15例报告)

    子宫肉瘤具有早期血行转移的临床特点[1],能否通过术后辅助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延缓肿瘤远处转移,以及治疗复发病例,已受到临床重视.目前,尚无肯定的联合化疗方案.我院自1998年3月-2002年5月,采用表阿霉素和顺铂(PE方案)治疗子宫肉瘤1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其副反应很严重,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给患者造成的主要危害是副作用引起的并发症,虽然副作用不能制止,但其并发症通过医疗与护理是可以防治的.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时淑美;赵玉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产程中的心理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支持、保护和促进自然分娩,就爱婴医院来讲应利用各种方式如产前孕期课程,了解产程,增加自然分娩的自信心,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因而产程中的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本人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50例产妇,通过实施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达100%,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芹;张瑜;赵艺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肺栓塞40例临床诊断及治疗

    目的分析40例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40例肺栓塞病人的病因、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肺栓塞发生的重要原因.结论肺栓塞是一种误诊率很高的疾病,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及时诊断和溶栓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马文英;于连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CT导引下肾囊肿硬化治疗的护理

    肾脏囊性病变是常见的良性先天性病变.小的无症状不需治疗,大囊肿或有症状的需治疗,以往采用手术治疗.其损伤大,容易出现并发症且治疗费用较高,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囊肿较大,伴有出血、感染或穿刺治疗效果不好的囊肿[1].我院CT室自1994年3月-2004年1月对278例肾囊肿患者行CT经皮穿刺囊肿抽吸,并注入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肾囊肿,在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并发症.

    作者:张静;周晓明;刘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常规抗心衰药物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体会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50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8周后,以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应用倍他乐克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2周有效率56%,应用8周有效率74%.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鲁侠;高华;李西翔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血管重建术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的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动脉硬化造成下肢肢体缺血濒临截肢的外科治疗体会和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病例33例,术前平均踝肱指数(ABI)=0.27,对其中28例31条肢体进行血管重建术,其中人工血管旁路术27条肢体,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4条肢体.结果手术后均可及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术后平均ABI=0.88,2例术后24h血管通路阻塞,再次行手术取栓及血管重建术.术后随访2-30个月,一期通畅率82.8%,再次手术后总通畅率93%.结论糖尿病伴有严重下肢缺血造成下肢肢体濒临截肢,血管重建术仍为抢救肢体、降低截肢平面的有效方法.

    作者:严立;郁正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肱骨干骨折外固定术术后康复护理

    肱骨干骨折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主要表现为上臂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皮下瘀斑,上肢活动障碍.若合并桡神经损伤,可出现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针对此临床表现,我科室采用外固定术式治疗了20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金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抵克力得对冠心病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

    目的观察抵克力得对冠心病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7±19岁,其中心肌梗死31例,不稳定心绞痛29例.随机分为抵克力得组(n=27,250mg每日1次);阿司匹林组(n=33,250mg每日1次)疗程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查外周血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结果抵克力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有显著差异(P<0.05),但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抵克力得可引起白细胞降低,故服用抵克力得的患者须定期查血常规.

    作者:李宇;薛莉文;崔慧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计划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指导

    鉴定于临床越来越多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例的出现,我科3年来对该病患者制定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以其中一份健康教育计划为例介绍如下.

    作者:王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麻疹胎传抗体水平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近2年,其发病率有所上升,主要发病趋势是大龄儿童发病率高,但未到免疫月龄婴儿(≤8月龄)发病率仍占一定比例.为了探讨疫苗时代≤8月龄婴儿麻疹的发病原因,我们于2003年4月对350名不足8月龄婴儿的麻疹胎传抗体进行了动态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峰;白松涛;刘渠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护理程序在心理护理中的运用状况与分析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程序在心理护理中的运用状况,从而提高心理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1996年1月-2002年12月的四种护理杂志中174篇有关心理护理文章的分析,就护理程序的运用作了统计与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心理护理与未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优点显著(P<0.005),促进了整体护理工作的发展.结论随着护理程序的广泛运用,特别是在心理护理中的运用,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促进了机体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小峰;向清平;涂啟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我国高等护理毕业生的规范化培训现状

    为了提高高等护理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临床护理水平.文章从分析高等护理毕业生的优势和不足入手,对我国高等护理毕业生的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内容、培训形式、培训管理现状做一综述,并指出我国目前高等护理毕业生的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

    作者:徐彩霞;李亚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医院药学工作方向探讨

    随着当前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医院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新药的大量涌现,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医疗市场竞争加剧,对医院药学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何抓紧机遇,进行改革和建设,使医院药学向前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值得探讨,就此提出以下看法.

    作者:吕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对糖尿病监控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对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同时测定血清葡萄糖(Glu)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的含量,观察二者的关系,以及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对于评价近期(2-3周)糖尿病患者血糖在体内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观察.方法血清葡萄糖、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均采用酶法测定.结果1 78例糖尿病患者Glu、GSP均正常者31例占17.4%;Glu、GSP均增高者107例占60.1%;Glu正常、GSP增高者15例占8.43%;Glu增高、GSP正常者25例占14%.结论糖化血清蛋白的含量不受即时血糖的影响,二者的变化不成比例性,对评价糖尿病患者2-3周病情的控制是一项灵敏可靠的指标,尤其对于住院病人的治疗与监控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仝连信;刘广勤;闫海润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体会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一次发作后意识未恢复接着发作下一次,若不及时控制,可因生命功能衰竭而死亡,妊娠期癫痫持续状态少见,严重威胁母婴生命.现将我科于2003年收治的妊娠合并癫痫持续状态患者1例,通过积极抢救,有效的护理,母婴平安.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惠莉;雷春梅;房翠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ERCP及EST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自上世纪0年代在我国应用于临床至今,经过广大内镜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已成为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内镜及其附属器械的发展和内镜医师经验的积累,ERCP的成功率由70年代的76%提高到了如今的96%以上[1],与传统的经腹手术相比,其以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有些国家已将其列为某些肝胆胰手术术前的常规检查.但是ERCP属微创诊疗技术,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且有的并发症,如术后重症急性胰腺炎和十二指肠穿孔等可引起严重后果,故不容忽视.随着对ERCP并发症发生机制和诊疗措施的研究,对ERCP并发症的控制有了一定的进展.本综述重点介绍ERCP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陈巍峰;姚礼庆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肺炎后期阴虚火旺不寐治验

    肺炎,尤其重症者,常可导致全身感染中毒和缺氧,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阵发性烦躁不安,甚至整夜不寐、哭闹、尖叫、多汗等.上述症状西医治疗以镇静为原则,常用一些镇静药物来解除症状,有的患儿一夜曾用3次镇静药物也只能睡1-2h,甚至完全无效,束手无策.近我们对这些患儿用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给予中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有代表性的2例报道如下.

    作者:樊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