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渝玲;符岭华;汤瑞阳;张颂平
目的探讨糖尿病动脉硬化造成下肢肢体缺血濒临截肢的外科治疗体会和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病例33例,术前平均踝肱指数(ABI)=0.27,对其中28例31条肢体进行血管重建术,其中人工血管旁路术27条肢体,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4条肢体.结果手术后均可及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术后平均ABI=0.88,2例术后24h血管通路阻塞,再次行手术取栓及血管重建术.术后随访2-30个月,一期通畅率82.8%,再次手术后总通畅率93%.结论糖尿病伴有严重下肢缺血造成下肢肢体濒临截肢,血管重建术仍为抢救肢体、降低截肢平面的有效方法.
作者:严立;郁正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眼睑结膜炎症部位是否存在肺炎衣原体(Cpn).方法一次性刀片刮取眼睑结膜炎症部位脱落细胞,应用nested PCR(nPCR)技术对86例标本进行了Cpn核酸检测,并对阳性产物进行DNA全自动测序.结果86例睑结膜炎症患者的病灶部刮取标本经Cpn核酸检测23例呈阳性,阳性率为26.7%.随机抽取2例Cpn核酸nPCR阳性产物经DNA测序,1例与国内各地报道的呼吸道检测出CPn序列完全一致,另1例除存在1位碱基为双峰外,其余相同(可判断为该病例被CPn不同株反复感染).结论我国人眼睑结膜炎症患者的病灶部存在CPn.本文就睑结膜部存在CPn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作者:吴青平;黄跃;李雯;郑红;邱昆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40例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40例肺栓塞病人的病因、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肺栓塞发生的重要原因.结论肺栓塞是一种误诊率很高的疾病,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及时诊断和溶栓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马文英;于连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饮食业发展迅速,为摸清全县饮食业餐具的卫生状况,我们于2003年6月下旬对全县315家饭店(县城157家,乡镇158家)共计732家餐具进行了大规模的监测,现将餐具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奉旻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支持、保护和促进自然分娩,就爱婴医院来讲应利用各种方式如产前孕期课程,了解产程,增加自然分娩的自信心,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因而产程中的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本人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50例产妇,通过实施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达100%,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芹;张瑜;赵艺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糜血清对聚合酶链反应DNA模板制备的影响.方法对29例具有乳糜血清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分别进行两种方法处理.A法按照常规试剂集盒方法裂解提取DNA,B法在提取DNA前用异丙醇抽提甘油三酯,弃去抽提液加裂解液100 μ l,沉淀用70%的乙醇100 μ l漂洗两次.结果A法裂解提取DNA后发现10例HBV DNA阳性.B法提取DNA后发现26例HBV DNA阳性.结论乳糜血清可能会影响HBV DNA模板的制备.在模板制备前抽提甘油三酯,并用乙醇多次洗涤模板DNA可避免从乳糜血清中检测HBV DNA造成的假阴性.
作者:吴秀娟;张大军;齐学岭;葛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淋病是我国性传播疾病(STD)的主要病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菌.淋病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滥用以及用药的不规范,产生了新耐药菌株和新的耐药谱,给临床治疗用药带来了困难.为了解我区淋球菌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与质粒的关系,我们于2002年从深圳市龙岗区各医院STD门诊病人中分离到40株淋球菌,并对其质粒谱与耐药谱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松涛;林峰;李仁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近2年,其发病率有所上升,主要发病趋势是大龄儿童发病率高,但未到免疫月龄婴儿(≤8月龄)发病率仍占一定比例.为了探讨疫苗时代≤8月龄婴儿麻疹的发病原因,我们于2003年4月对350名不足8月龄婴儿的麻疹胎传抗体进行了动态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峰;白松涛;刘渠 刊期: 2004年第08期
2000年9月-2003年9月我们采用盆腔紧固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志;孙清晨;贾立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院门诊手术室自1997年-2003年以来,采用小针刀治疗缩窄性腱鞘炎(弹向指),共计40例,现总结如下:1资料:40例患者中女性38例,男性2例,年龄24-68岁,病程长者1年余,短者月余.病变部位:常见左或右手拇指,伸曲受限,有响声,有时疼痛.
作者:姜玉芳;孙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男,74岁,农民.因左胸痛、进行性呼吸困难7天,在当地输液(青霉素、氟美松、氨茶碱)无好转,于1998年9月19日入院.无发冷、发热、无盗汗、消瘦、咯血.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脑血栓史2年.体格检查:T36℃,P90次/min,R23次/min,B P22/13kPa.老年男性,营养良好,喘息,口唇紫绀,气管右移,左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差,第三肋间以下叩实音,呼吸音消失.
作者:范龙梅;张桂森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极大的推动了生物信息学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大量核酸和蛋白质数据的积累及分析这些数据中所蕴涵的生物学意义成为生物学的主要任务.这样,大量的基因组数据不得不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如利用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检测算法自动寻找基因组DNA序列中的基因;对蛋白质、核苷酸数据库进行类似性检索或同源性检索等[1].相应的,生物信息学各个领域中的软件层出不穷,已广泛用于基因序列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管理,并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本文研究观察了一些本地计算机上运行的基因序列处理、分析软件,目的在于帮助生物学研究者选择有效的基因序列分析工具.
作者:马晓冬;马安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房间隔缺损的发生情况,探讨其诊断标准.方法对4049例新生儿于生后1-7天内,常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4049例新生儿中,房间隔回声中断3179例,占78.51%,其中,缺口≤5mm3039例,占95.78%,自然闭合率为69.07%;缺口>5mm134例,占4.22%,自然闭合率为19.39%.结论新生儿二维超声示房间隔缺口处可见卵圆膜摆动,彩色多普勒示彩流穿过房间隔者,应诊断为卵圆孔未闭;未见卵圆膜摆动而有彩流穿过房间隔者,应诊断为房水平分流;当房间隔缺口>5mm,断端回声增强,有彩流穿过房间隔者,应诊断为房间隔缺损.
作者:庞立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子宫肉瘤具有早期血行转移的临床特点[1],能否通过术后辅助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延缓肿瘤远处转移,以及治疗复发病例,已受到临床重视.目前,尚无肯定的联合化疗方案.我院自1998年3月-2002年5月,采用表阿霉素和顺铂(PE方案)治疗子宫肉瘤1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其副反应很严重,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给患者造成的主要危害是副作用引起的并发症,虽然副作用不能制止,但其并发症通过医疗与护理是可以防治的.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时淑美;赵玉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光镜、电镜酶组织细胞化学方法测定兔角膜内皮细胞酶活性,探讨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法(冻干法)对于兔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及配对原则将兔眼分为3组,分别为新鲜对照组、冷冻对照组、冻干实验组.冷冻组为对离体兔角膜片进行深低温冷冻保存.冻干组为对离体兔角膜片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冷冻及冻干保存的兔角膜片分别复水及复温后,与新鲜的角膜片同时进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光镜及电镜酶组织细胞化学染色,观察三组酶的活性是否有差异.结果在新鲜对照组、冷冻对照组、冻干组中,ATPase及DSH的酶组织化学染色在光镜观察下均呈阳性反应.三组样本内皮细胞ATPase和SDH酶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IO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冻干组活性较低.电镜酶组织细胞化学染色见三组样本角膜内皮细胞膜上均有电子致密颗粒沉着.结论真空冷冻干燥保存法可使离体角膜内皮细胞保持一定的活性.与新鲜及冷冻保存的兔角膜相比,活性较低.但可以推测冻干法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角膜长期保存方法.
作者:杨宏伟;陈晓隆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科自2000年开始应用微波局部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缩短了病程,临床效果显著,现将38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琳;邹绚丽;阿衣帕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托百士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前的抗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80眼)白内障患者术眼在术前应用托百士滴眼液3天后观察其结膜囊细菌培养变化,同时选取80例(80眼)白内障患者非手术眼常规使用0.25%氯霉素滴眼液作为对照组.结果用药前,试验组80例细菌培养有31例(38.75%)培养出细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对照组80眼中亦有32眼(40%)细菌培养(+),用药后再作细菌培养,试验组仅4眼(5%)仍培养出细菌,而对照组仍有24眼(30%)培养出细菌,二者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托百士滴眼液是白内障术前杀灭结膜囊细菌,防止眼内感染的有效药物.
作者:陈俊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常用的超声二尖瓣血流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方法不能全面敏感检测老年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脏病变引起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本文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2)患者肺静脉血流图的变化,旨在寻求能敏感、全面地检测老年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的新方法.方法老年DM2患者28例为DM2老年组,非老年DM2患者30例为DM2非老年组,健康非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使用HP SONOS 2500超声诊断仪,2.5MHz标准探头,平卧位探头置于心尖处,显示心尖四腔图,于呼气末记录二尖瓣血流图和肺静脉血流图,心动周期时相根据同步记录的心电图确定;统计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运用方差分析进行DM2老年组、DM2非老年组和对照组间二尖瓣血流图和肺静脉血流图各个观察指标的显著性检验.结果①DM2老年组肺静脉血流图以大S加小D波型为主,与DM2非老年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Vs/Vd明显改变(P<0.05,P<0.01),以D波减小为主(P<0.05,P<0.01),而S波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②DM2老年组肺静脉血流图ARV(cm/s)为38.2±8.1,与DM2非老年组和健康对照组(34.2±5,31.4±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应用肺静脉血流图结合二尖瓣血流图评价糖尿病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能比较敏感、全面地反映老年DM2患者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提示老年DM2心脏病变不仅仅导致左心室舒张早期功能减退,同时有左心室舒张晚期顺应性的下降.
作者:陈永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高频喷射通气(HFJV)技术出来以来,国内外做了大量有关实验研究的临床观察,它以近于或小于正常潮气量和较高频率进行通气,能有效的提高血氧浓度,改善缺氧状况.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通气,由于其操作繁琐,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我科使用的JN-Ⅲ(DL)型高频喷射呼吸机,采用普通鼻导管连接,进行氧疗,辅佐治疗小儿重症肺部疾患,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使高频通气在临床上充分发挥作用,本文介绍对30例中、重度缺氧患儿HFJV前后做了经皮无创血氧饱和度(Tcso2)监测的比较,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驱动压和频率,避免以往的盲目性,可作为判断氧疗效果的一项可靠指标,通过此项监测,也可充分证明,高频喷射通气对各种小儿肺部疾病所致的低氧血症,以及一般状况的改善,效果非常明显,为其它治疗发挥作用,争得了宝贵的时间.
作者:陈莉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灭鼠药中毒临床较常见,病死率较高.我科以前收治数例,大多因严重剧烈惊厥,普通抗惊厥药难以控制,终以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笔者采用利多卡因抢救此中毒2例,效果满意,体会如下.
作者:王侃处;张小军;杨长保;王军宏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