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陶根惠
我科自2000年开始应用微波局部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缩短了病程,临床效果显著,现将38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琳;邹绚丽;阿衣帕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复习有关文献资料,回顾分析、总结7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类型、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阵发性腹痛69例,恶心呕吐54例,腹部包块48例.引起套叠主要原因是良性肿瘤(26例)、恶性肿瘤(23例)、炎性水肿(12例).71例接受手术治疗,7例行钡灌肠复位.78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腹痛、腹部包块、恶心、呕吐等,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腹部B超、CT检查,结合腹部钡透、肠镜等辅助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确诊主要依据术中探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注意维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术后疗效显著.
作者:顾春林;霍中华;李青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极大的推动了生物信息学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大量核酸和蛋白质数据的积累及分析这些数据中所蕴涵的生物学意义成为生物学的主要任务.这样,大量的基因组数据不得不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如利用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检测算法自动寻找基因组DNA序列中的基因;对蛋白质、核苷酸数据库进行类似性检索或同源性检索等[1].相应的,生物信息学各个领域中的软件层出不穷,已广泛用于基因序列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管理,并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本文研究观察了一些本地计算机上运行的基因序列处理、分析软件,目的在于帮助生物学研究者选择有效的基因序列分析工具.
作者:马晓冬;马安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后易并发尿瘘或输尿管狭窄,我院在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应用双J管60例,有效地防止了上述情况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永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院门诊手术室自1997年-2003年以来,采用小针刀治疗缩窄性腱鞘炎(弹向指),共计40例,现总结如下:1资料:40例患者中女性38例,男性2例,年龄24-68岁,病程长者1年余,短者月余.病变部位:常见左或右手拇指,伸曲受限,有响声,有时疼痛.
作者:姜玉芳;孙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整合素是跨膜双向信号传导的粘附分子,精确地调控着组织生长、修复、血管生成及肿瘤发生、侵袭等过程.目前,多种整合素αvβ 3、α vβ 5的拮抗剂已运用于临床抗血管生成、抗肿瘤及抗风湿疾病的治疗.然而,在这些整合素基因敲除的动物,并没有阻止血管生成,反而促进血管生成.可以推测:这些整合素是参与血管生成的负调节因子,靶向它们的拮抗剂就可能是其负调控功能的兴奋剂.Hynes等提出α v整合素的负调节假说.更好地解释了试剂拮抗和基因敲出结果的不一致性,并为更好地研究和设计抗血管生成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孙厚良;曾昭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脑包虫病少见,其发病率仅占全部包虫病的1%-2%.脑包虫病以包虫囊肿多见,脑泡球蚴病较为罕见,我科1993年-2003年收治的脑包虫病15例.
作者:哈米提;王桂林;叶尔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和分析老年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小腿慢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1998年12月-2001年12月采用股浅静脉壁环缝缩窄术、静脉肌袢成形术、浅静脉抽出结扎术、溃疡面扩创植皮等综合方法,对26例溃疡面积大,病程长,年龄大,重度复发性静脉曲张性小腿慢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术后溃疡全部愈合.随访1年-3年,溃疡及静脉曲张无复发.结论对高龄、病程长、复发性重度下肢静脉曲张伴小腿大面积慢性溃疡患者,采用合理的术式,综合治疗措施,是取得良好远期疗效的关键.
作者:易小全;陈光明;邹永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39岁,于2003年11月20日急诊入院.入院查体:嗜睡状态,呼吸浅弱,口唇稍樱红,脉快而弱,血压偏低,心律规整,率约100次/min,心音稍低钝.心电图示:心率100次/min,P-R 0.19s,QT0.34s,STⅡ、Ⅲ、aVF下移0.1mV,T波浅倒.
作者:管文博;姜建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CCl4)损伤大鼠肝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检测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的含量.肝组织中bFGF表达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bFGF表达的强度及范围与肝内炎症及血清纤维化指标密切相关.结论bFGF在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体龙;马勇;严家春;张文学;于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自上世纪0年代在我国应用于临床至今,经过广大内镜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已成为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内镜及其附属器械的发展和内镜医师经验的积累,ERCP的成功率由70年代的76%提高到了如今的96%以上[1],与传统的经腹手术相比,其以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有些国家已将其列为某些肝胆胰手术术前的常规检查.但是ERCP属微创诊疗技术,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且有的并发症,如术后重症急性胰腺炎和十二指肠穿孔等可引起严重后果,故不容忽视.随着对ERCP并发症发生机制和诊疗措施的研究,对ERCP并发症的控制有了一定的进展.本综述重点介绍ERCP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陈巍峰;姚礼庆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随着当前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医院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新药的大量涌现,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医疗市场竞争加剧,对医院药学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何抓紧机遇,进行改革和建设,使医院药学向前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值得探讨,就此提出以下看法.
作者:吕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泰索帝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毒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40例患者使用泰索帝化疗的观察,针对泰索帝的主要毒副反应进行监测,并进行预防性用药及心理护理.结果在泰索帝治疗中,护理有其重要的作用,能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结论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细心护理下,泰索帝化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魏玲;刘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法与预后.方法选择72例确诊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予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必可酮)吸入和β 2受体激动剂(博利康尼)联合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周、2周、3周后,有效率分别为81.9%、95.8%和100%.结论采用β 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但预防CVA复发,转为哮喘应有足够的疗程.
作者:黎达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正常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这些菌群之间的平衡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肠道内正常菌群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当机体肠道内菌群失调时则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近年来,益生菌(剂)(probiotics)作为一类对人体有益的细菌的总称,已成为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并被广泛应用于药品及保健食品之中.益生菌的新定义(Guarner,1998)为:摄入宿主后能产生超过固有基础营养价值的有益作用的活菌制剂.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目前开发应用热门的一种益生菌.本文拟就双歧杆菌的功能、作用及其应用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张梅;梁国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睾丸扭转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临床极易误诊,从而延误手术时机,导致睾丸坏死,我院自1994年6月至今共收治睾丸扭转4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余清平;宋涛;余清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转录因子是调控DNA转录过程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分子,它具有识别并结合于特定DNA调节序列的能力.与T/A GATAA/G序列结合的转录因子称为GATA转录因子.GATA结构普遍位于启动子、转录起始部位的上游或接近启动子的部位、增强子、位点控制区(LCR)及人珠蛋白上游等.GATA家族共有6个成员,根据其表达场所的不同分为两个大类,其中GATA-1、GATA-2和GATA-3主要在造血干细胞中表达,与造血细胞的发育与分化有较密切关系.GATA-4、GATA-5和GATA-6主要在内胚源性和中胚源性组织,如心脏、肝脏、肺、性腺和肠中表达,在这些组织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心肌肥厚的过程亦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苟晓燕;李法琦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选择素表达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及检测P选择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夹心ABC-ELISA法对55例急性轻型胰腺炎、2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检测外周静脉血P选择素,观察入院后1、4、7、14天P选择素的动态变化及两组患者的差异.与3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观察P选择素的表达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并探讨用检测P选择素的实验方法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急性胰腺炎除轻型组第7、14天外,P选择素检测值明显高于健康献血组,P<0.05、P<0.01.P选择素在急性轻型和重症胰腺炎两组均在第1天出现峰值,急性轻型胰腺炎呈逐渐下降曲线,急性重症胰腺炎则保持较高水平下降不明显.各时段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检测P选择素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的sen为66.67%,spe为87.27%,Acc为81.58%,+LR为5.24,-LR为0.38.结论急性胰腺炎血清P选择素有较高表达,并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可通过检测P选择素的实验方法较敏感地筛选出SAP病例.
作者:余珊;曹国樑;张继美;王志敏;梁雪澜;李档;殷红;张朝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肺炎,尤其重症者,常可导致全身感染中毒和缺氧,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阵发性烦躁不安,甚至整夜不寐、哭闹、尖叫、多汗等.上述症状西医治疗以镇静为原则,常用一些镇静药物来解除症状,有的患儿一夜曾用3次镇静药物也只能睡1-2h,甚至完全无效,束手无策.近我们对这些患儿用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给予中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有代表性的2例报道如下.
作者:樊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脂蛋白肾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脂蛋白肾小球病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脂蛋白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总结脂蛋白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和预后.结论脂蛋白肾病临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血浆载脂蛋白E升高,需靠病理明确诊断.
作者:何艳燕;魏珉;李学旺;朱传;邹万忠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