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医学教学中的美育

高秀林

关键词:医学教学, 美育, 医学美学
摘要:审美教育(美育)是培养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对医学生的美育是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21世纪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医科教师在医学教学中负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医学美的能力的重任.医科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审美修养.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膀胱结石的处理(附34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膀胱结石的各种微创手术的疗效.方法对34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采用套石篮取石者5例,气压弹道碎石者18例,钬激光碎石者3例,大力碎石钳碎石者6例,耻骨上小切口取石者2例,综合分析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处理成功,多数有膀胱粘膜充血,无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气压弹道碎石者中有2例结合大力碎石钳碎石成功,2例改为耻骨上小切口取石.结论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微创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不同治疗手段及钬激光的联合使用将更体现其优越性.

    作者:肖春雷;陈忠新;田晓军;卢剑;庄申榕;马潞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乳糜血清对聚合酶链反应DNA模板制备的影响

    目的探讨乳糜血清对聚合酶链反应DNA模板制备的影响.方法对29例具有乳糜血清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分别进行两种方法处理.A法按照常规试剂集盒方法裂解提取DNA,B法在提取DNA前用异丙醇抽提甘油三酯,弃去抽提液加裂解液100 μ l,沉淀用70%的乙醇100 μ l漂洗两次.结果A法裂解提取DNA后发现10例HBV DNA阳性.B法提取DNA后发现26例HBV DNA阳性.结论乳糜血清可能会影响HBV DNA模板的制备.在模板制备前抽提甘油三酯,并用乙醇多次洗涤模板DNA可避免从乳糜血清中检测HBV DNA造成的假阴性.

    作者:吴秀娟;张大军;齐学岭;葛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常规抗心衰药物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体会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50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8周后,以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应用倍他乐克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2周有效率56%,应用8周有效率74%.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鲁侠;高华;李西翔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强化法律意识加强安全护理管理预防护理纠纷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渐增强.近年来,关于护理纠纷及投诉亦有所增加.如何从管理着手,加强安全护理,强调自我保护意识,重视内涵建设,完善管理措施,防范护理纠纷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现将护理实践中如何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护理的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秀;王光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新生儿房间隔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了解新生儿房间隔缺损的发生情况,探讨其诊断标准.方法对4049例新生儿于生后1-7天内,常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4049例新生儿中,房间隔回声中断3179例,占78.51%,其中,缺口≤5mm3039例,占95.78%,自然闭合率为69.07%;缺口>5mm134例,占4.22%,自然闭合率为19.39%.结论新生儿二维超声示房间隔缺口处可见卵圆膜摆动,彩色多普勒示彩流穿过房间隔者,应诊断为卵圆孔未闭;未见卵圆膜摆动而有彩流穿过房间隔者,应诊断为房水平分流;当房间隔缺口>5mm,断端回声增强,有彩流穿过房间隔者,应诊断为房间隔缺损.

    作者:庞立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疾病

    干扰素是一组体内存在的、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微量调节蛋白,它具有广谱抗病毒,抗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活性,已广泛应用临床.本文就其分类、性能及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作用作一般综述.

    作者:路洪玲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成人肠套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复习有关文献资料,回顾分析、总结7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类型、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阵发性腹痛69例,恶心呕吐54例,腹部包块48例.引起套叠主要原因是良性肿瘤(26例)、恶性肿瘤(23例)、炎性水肿(12例).71例接受手术治疗,7例行钡灌肠复位.78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腹痛、腹部包块、恶心、呕吐等,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腹部B超、CT检查,结合腹部钡透、肠镜等辅助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确诊主要依据术中探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注意维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术后疗效显著.

    作者:顾春林;霍中华;李青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随机抽查2002年1月-12月份处方2698张,不合格处方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不合理处方仍然不少,如用法、用量、不正确,重复用药,配伍不合理等.处方质量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责任心,将差错事故减少到低限度.下面针对处方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翟东绪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产程中的心理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支持、保护和促进自然分娩,就爱婴医院来讲应利用各种方式如产前孕期课程,了解产程,增加自然分娩的自信心,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因而产程中的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本人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50例产妇,通过实施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达100%,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芹;张瑜;赵艺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血管重建术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的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动脉硬化造成下肢肢体缺血濒临截肢的外科治疗体会和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缺血病例33例,术前平均踝肱指数(ABI)=0.27,对其中28例31条肢体进行血管重建术,其中人工血管旁路术27条肢体,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4条肢体.结果手术后均可及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术后平均ABI=0.88,2例术后24h血管通路阻塞,再次行手术取栓及血管重建术.术后随访2-30个月,一期通畅率82.8%,再次手术后总通畅率93%.结论糖尿病伴有严重下肢缺血造成下肢肢体濒临截肢,血管重建术仍为抢救肢体、降低截肢平面的有效方法.

    作者:严立;郁正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早期乳腺癌的X线诊断(附50例报告)

    目的提高对早期乳腺癌X线的认识.方法将50例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钼靶诊断52/50早期乳腺癌中钙化型15/52(28.8%)、结构紊乱型22/52(42.3%),小结节型10/52(19.2%),混合型5/52(9.6%).结论①泥沙样钙化是钙化型早期乳腺癌唯一的X线诊断征象;②局限性针尖样钙化是其他类型早期乳腺癌重要诊断依据;③联合检查能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陈伏初;张绮莉;胡悦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CT导引下肾囊肿硬化治疗的护理

    肾脏囊性病变是常见的良性先天性病变.小的无症状不需治疗,大囊肿或有症状的需治疗,以往采用手术治疗.其损伤大,容易出现并发症且治疗费用较高,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囊肿较大,伴有出血、感染或穿刺治疗效果不好的囊肿[1].我院CT室自1994年3月-2004年1月对278例肾囊肿患者行CT经皮穿刺囊肿抽吸,并注入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肾囊肿,在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并发症.

    作者:张静;周晓明;刘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地高辛治疗难治性心衰的几点体会

    难治性心衰临床常见.难治的原因很多,而大多数其难点在于如何掌握地高辛的使用问题.笔者结合临床实践认为下述几点值得注意.

    作者:崔凯;邓素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1例患儿以500mg/kg静脉滴注IVIG,每23天-30天1次,连续3次.对照组18例,仅予常规治疗而不用免疫制剂与血浆.采用免疫琼脂扩散法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IgG、IgA、IgM、CD3、CD4和CD8指标,临床随诊1年.结果IVIG组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为50.5%,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IgG、CD3、CD4和CD4/CD8明显升高(P<0.01),CD8降低,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滴注大剂量IVIG能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永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AECB)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开放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2例,给予莫西沙星0.4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30例,给予左克0.2g静脉滴注,每12h1次,两组疗程均为5-7d.结果莫西沙星治愈率为75%,有效率为90.7%,细菌清除率为92.8%,不良反应为6.3%;左克组治愈率为73.3%,有效率为90%,细菌清除率为90%,不良反应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莫西沙星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汤渝玲;符岭华;汤瑞阳;张颂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浅谈医学教学中的美育

    审美教育(美育)是培养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对医学生的美育是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21世纪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医科教师在医学教学中负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医学美的能力的重任.医科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审美修养.

    作者:高秀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淋球菌的质粒谱与耐药谱分析

    淋病是我国性传播疾病(STD)的主要病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菌.淋病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滥用以及用药的不规范,产生了新耐药菌株和新的耐药谱,给临床治疗用药带来了困难.为了解我区淋球菌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与质粒的关系,我们于2002年从深圳市龙岗区各医院STD门诊病人中分离到40株淋球菌,并对其质粒谱与耐药谱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松涛;林峰;李仁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双歧杆菌的功能、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

    正常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这些菌群之间的平衡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肠道内正常菌群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当机体肠道内菌群失调时则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近年来,益生菌(剂)(probiotics)作为一类对人体有益的细菌的总称,已成为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并被广泛应用于药品及保健食品之中.益生菌的新定义(Guarner,1998)为:摄入宿主后能产生超过固有基础营养价值的有益作用的活菌制剂.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目前开发应用热门的一种益生菌.本文拟就双歧杆菌的功能、作用及其应用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张梅;梁国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科处理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迅猛上升,术后再次妊娠能否经阴道试产的问题受到妇产科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笔者对我院17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科处理、分娩方式及结局作了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跃宏;李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藻酸双脂钠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中NO和NOS浓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藻酸双脂钠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0)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浓度的影响.方法用藻酸双脂钠20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每日1次静滴,连续15天,治疗单纯高脂血症患者102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NO和NOS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中N0和NOS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藻酸双脂钠可使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中的NO、NOS浓度显著升高,对于防止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作者:金磊;苏佳妍;牛铁生;刘嫦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