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景奎;颜家长
目的:评价尼膜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的疗效.方法:59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即双盲分两组,治疗组尼膜同,对照组双益平.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定治疗前后患者量表分的变化进行评分.结果:尼膜同有效率84.7%,双益平有效率62.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尼膜同对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改善患者智能障碍和生活能力.
作者:李秉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诺和龙)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的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鲒果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除BMI变化不大之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联用瑞格列奈即具有协同作用,又没有使低血糖、体重增加等副反应增加,肝肾功能亦无损害,因此是安全、有效及耐受性良好的联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顾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病理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观察肾上腺皮质疾病的发病变化,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束状带增生、腺瘤、腺癌的临床特征.结果: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疾病的例数和构成比分别为106例(51.96%)、97例(47.55%)和1例(0.49%),且腺瘸》增生》腺癌.球状带腺瘤直径小于束状带腺瘤,球状带腺癌直径小于束状带腺癌(P《0.05).球状带腺瘤血浆醛固酮水平高于球状带增生,而血钾水平低于球状带增生;束状带腺瘤与腺癌血皮质醇水平、血钾水平均高于束状带增生,而束状带腺瘤尿皮质醇水平低于束状带增生与腺癌.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诊断肾上腺皮质疾病的首选,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内分泌生化检查可提示病变在肾上腺皮质发生的部位,但病变类型和肿瘤性质后要依靠病理形态学检查确定.
作者:封玉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住直肠癌的方法.方法:132例患者分为TME组与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TM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低住直肠癌无论是行前切除术还是Miles手术都应该遵循TME原则,并应在术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疗效.
作者:金本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了解下颌阻生智齿的应用解剖,对于掌握合理的拔牙方法,减少于术创伤及预防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千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老龄股骨颈骨折是骨质疏松三大骨折之一,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多,极易导致股骨颈头缺血性坏死,并存症及并发症为其特点.新近我们科收治了100余例,对其护理,积累了一定经验,谈谈体会.
作者:王俊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顽固性左心衰患者188例,随机分为两组,无创压力支持通气组94例,常规治疗组94例,对比两组的疗效与并发症.结果:NPSV组起效快,治疗2h后好转66例(70.2%),常规治疗组33例(35.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NPSV组有10例(10.6%)需气管插管,而常规治疗组23例(24.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与费用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无创压力支持通气是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王秋娟;段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市某劳教所女性收教人员艾滋病痛毒(HIV)和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27名女性收教人员进行人口学和行为学调查,并进行HIV、梅毒、淋病等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STD检出率为72.44%,其中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居首住,占64.13%;梅毒次之,占26.85%;淋病低(占5.43%).结论兰州市某劳教所女性收教人员STD感染率较高,形势严峻,应尽快采取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相应监管控制措施,防止HIV和STD在收教人员中的传播.
作者:李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星状神经节毁损术治疗上肢闭塞性脉炎.方法:0.75%布比卡因2.5ml+注射用水2.5ml+吗啡1mg,全身辅助用药:脉通500ml+654-2 10mg静点、10%GS500ml+酚妥拉明20mg+多巴胺20mg缓慢静点.第二天,先行右侧SGB,观察半小时后,再行左侧SGB,除霍纳氏征外,心率、血压无改变.连续治疗7天,每天均行双侧SGB,第二周开始,配方中停用吗啡,仍行双侧SGB.结果:疼痛完全缓解,皮肤红润、温暖,两个拇指和左小指完好无损,四个手指末节行截指术,另三个手指尖端干性坏死,手功能得以基本保留.
作者:肖志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胰腺癌基因治疗的进展.方法分析近五年来国内、国外有关胰腺癌基因治疗进展的文献报道.结果在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不断进步过程中,人们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不断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基因替代、核酸疫苗、转染细胞因子、肿瘤特异性复制健性全病毒治疗、抗血管生成等手段,为胰腺癌治疗开辟新的治疗途径留下更多舞台.结论虽然胰腺癌的基因治疗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治疗尚属于试验阶段.
作者:商志远;卢永刚;谭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脑性瘫痪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姿势异常、智力低下、癫痫等一系列综合症,是小儿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鞠一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降血脂药在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61±7)岁]在常规应用脑梗死药物基础上加用降血脂药:阿托伐他丁10 mg qd po或非诺贝特100 mg tid po,对照组92例[男48例,女44例;年龄(60±8)岁]常规应用脑梗死药.结果: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5%和5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明显P《0.05.结论:血脂水平高低直接影响脑梗死的预后.
作者:向海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73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43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MC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70例)与OC组(传统开腹术,73例),对比两组疗效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出血量、卧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输液时间、镇痛剂应用、住院费用等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MC组均优于OC组.结论:MC术式在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毛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笔者临床发现数例偏苔病例,在此与同道探讨.病例1,男,65岁,农民.因突然意识不清,口角偏斜,右侧肢体无力半天人院.查BP16090mmhg,神志清,被动体位.右侧肌力0级,病理反射右侧巴宾氏征阳性.口舌偏斜,舌苔右侧白腻.颅脑CT诊断脑出血经止血脱水营养神经及气管切开等治疗2周患者血压平稳意识恢复右侧肌力2级舌苔右侧稍白腻因为经济困难自动出院.
作者:何永泉;达文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现将我院2006年3月26日就诊的1例运动诱发反射性癫痫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患者陈某某,女性,17岁,发作性肌紧张异常2年,2006年3月运动后可出现上肢扭曲,下肢发软,眼向上翻,左侧显著,发作频繁,持续5分钟左右后自行缓解,但不伴有意识障碍,以后每当左下肢用力,双下肢交替快速伸缩等运动即可诱发类似发作,如左脚先运动或右脚先运动但动作轻慢可避免发作,无家族史.
作者:耿丽华;马艳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d,连续1~3个月.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监测出凝血时间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1),改善临床症状,且对出凝血指标影响不大(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而且安全.
作者:岳锦亮;王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本人从事医疗机构监督工作4年,亲自参与调查处理医疗机构案件282起,现从中选取4个典型案例与各位同行们相互交流.
作者:王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尿激酶(UK)动脉溶栓(LIT)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行LIT的AIS患者,利用UK行动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溶栓后Z4hNIHSS评分明显改善(P《0.001),75例患者临床转归良好(71%),发生13例SICH,3例死亡.结论:使用UK行LIT治疗AIC是较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尚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医院在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及医疗环境的改善.医院的色彩与病人及员工的心理反应更多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医院色彩空间,利用色彩的力量影响病人并调整医务人员的情绪,从而对病人进行辅助治疗,是当前医院在医疗服务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问题.
作者:严祥;杨静;雷凯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方法,以积累临床经验,指导临床治疗工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14例糖尿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9例)给予伊曲康唑及达克宁栓治疗,对照组患者(55例)单纯应用达克宁栓治疗.结果:观察组(94.92%)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64%);观察组(1.69%)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91%).结论:伊曲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糖尿病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好,复发率低,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婵姿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