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刘春兰;刘海青;邓义红;刘明亮

关键词:沙棘叶, 多糖, 分离纯化, 自由基
摘要:通过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获得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再经酸性乙醇分级,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分为三个级分SJ1、SJ2和SJ3,将对自由基有初步清除作用的SJ2脱蛋白后经DEAE-SephdexA-25进行分离纯化得SJ22.SJ22经纸层析、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SephroseCL-4B柱层析纯度鉴定表明:SJ22为分子量均一的纯多糖.分子量为7万.纸层析显示SJ22单糖组成为Xy1、Ara、Glc、Gal、GalA.抗衰老活性研究结果表明,SJ22能有效清除·OH、O-2·自由基,对脂质自由基·R效果不明显.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舒络灵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含量的HPLC测定

    目的:建立舒络灵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以乙腈-0.01 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 mol/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含0.05%三乙胺,用10%磷酸调节pH值3.0)(22∶ 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6 nm.结果:马钱子碱线性范围为0.2026~2.026 μg(r=0.9998);士的宁线性范围为0.2640~2.640 μg(r=0.9999);马钱子碱回收率为99.8%,RSD为1.87%;士的宁回收率为99.6%,RSD为1.99%.结论:本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舒络灵的主要质控方法.

    作者:傅军;梁从庆;梁基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复方黄芪注射剂中黄酮部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用HPLC法建立复方黄芪注射剂黄芪中黄酮部分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方法:用Nova-park C18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10:90~40:60),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 nm,测定了复方黄芪注射剂中黄芪黄酮部分的指纹图谱.结果:确定了该注射剂黄酮部分有共有峰10个,并得到十批注射剂的相似度.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来作为控制复方黄芪注射剂的质量指标.

    作者:关延彬;李永吉;管庆霞;李秋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蝉花真菌的分离及液体发酵培养

    目的:探讨蝉花真菌分离及液体发酵培养.方法:从蝉花僵虫体、子座芽、孢子分离真菌,并采用三种液体培养基考察菌丝收率.结果:分离得到的蝉花真菌经鉴定为拟青霉属的蝉拟青霉.在含蚕蛹粉、鸡蛋等动物性成分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天,菌丝收率135 g/L.结论:从蝉花分离得到的蝉拟青霉,可用液体发酵培养.

    作者:程东庆;丁志山;林美爱;潘佩蕾;陈宜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毛冬青药材中neopubescensin的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建立neopubescensin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色谱柱:C18柱;流动相:乙腈-0.05%的磷酸水溶液(20∶ 80);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该法的线性范围为4.45~106.8 μg/ml,r=0.9993,重复性实验RSD为0.69%(n=5),平均回收率100.23%,RSD=1.72%(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毛冬青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毅;方芳;袁海龙;朱军;肖小河;罗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金果榄资源与生态研究初报

    国家药典收载的金果榄Tinospora capillipes,通过资源和生长环境调查,目前几处主产地均已面临濒危,建议加强保护并按生长环境开展人工栽培研究.

    作者:史琪荣;谭策铭;周元川;张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救必应不同提取物对血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大鼠为实验动物,观察救必应不同提取部位对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注射救必应乙醇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血压都有快速的降压作用,其中以舒张压下降为明显.救必应乙醇提取物降压维持时间长,其次为正丁醇提取物.结果提示:救必应乙醇提取物的降压效果强于正丁醇提取物,而后者又强于水提物,说明乙醇提取物中可能含有更多降压活性成分.

    作者:董艳芬;梁燕玲;罗集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咸虾花的生药学鉴定

    目的:对咸虾花Vernonia patula (Dry) Merr.进行鉴定.方法:采集药材标本,对标本进行原植物鉴定、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果:咸虾花的根、茎与叶的组织构造有一定特点,可对其进行生药鉴定,并为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蔡毅;朱意麟;柳丹;滕建北;王进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超临界CO2萃取法去除丹参酮磺酸盐中杂质的研究

    目的:探讨了去除丹参酮ⅡA磺酸钠反应混合物中的酯溶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并与氯仿回流法进行比较.结果:超临界CO2优的工艺为:压力15 MPa,萃取温度60℃,CO2流量子12 L/h.结论:可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代替氯仿回流法去除丹参酮ⅡA磺酸钠反应混合物中的酯溶性成分.

    作者:杨承鸿;金波;阮运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口服独一味水提取物对大鼠血液凝集参数的影响

    目的:研究藏药独一味水提物(HLRE)对大鼠血液凝集参数的影响.方法:大鼠HLRE高、中、低剂量口服给药7,14,21天后,颈总动脉采血,用ACL 9000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考察大鼠各项血液凝集参数变化情况.结果:给药7天,与对照组比比较,HLRE高、中剂量能引起TT值显著缩短(P<0.05),高、中、低剂量能引起FIB值显著升高(P<0.05);PT、APTT无明显变化.给药14天,HLRE各给药组TT值有所下降,FIB值有所升高,与对照相比,HLRE高剂量组TT值显著缩短(P<0.05),FIB值显著升高(P<0.05);PT、APTT无明显变化.给药21天后,与对照组比,HLRE高、中剂量组TT值显著缩短(P<0.05),高剂量组FIB值显著升高(P<0.05).同时HLRE各剂量组的PT有显著性缩短(P<0.05).整个实验中的TT值与FIB值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线性相关(P=0.002).结论:口服独一味水提取物能使大鼠TT缩短和FIB增加,同时高剂量长时间给药可见PT缩短,而对APTT基本无影响.独一味水提物的止血效应表现出较好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

    作者:李茂星;贾正平;沈涛;张汝学;张华欣;李志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长裙竹荪托盖液修复大鼠免疫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竹荪托盖液修复辐射损伤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以60CO-γ线300CGY(55CGY/min6′6″)一次性全身照射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竹荪托盖液(大中、小剂量)组,贞芪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照射后第二日开始进行灌喂试验,30天后一次性断颈处死实验大鼠,采血作免疫指标检测.结果:竹荪托盖液组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Ⅱ、NK细胞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CD3+则无差异,CD4+/CD8+比值竹荪托盖液组1.60,贞芪组1.29,空白组1.37.结论:竹荪托盖液能修复辐射损伤敏感的免疫活性T细胞,显著增加T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T细胞生长因子的指数,明显激活免疫调节细胞(NK).其明显的增强细胞免疫作用可能是多糖与微量元素的双重效应结果.

    作者:郭渝南;唐礴;熊彬;蔡美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桑白皮药材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研究桑白皮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回收率为98.20%,相对标准偏差为2.1%,相关系数为0.9999.该法测定桑白皮中总黄酮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可作为质量检验的一个定量方法.

    作者:徐世义;张国刚;张洪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金铁锁不同居群培养物生长量比较

    多从金铁锁Psammosilence tunicoides W.C.Wu et C.Y.Wu 8个不同居群的组培物生长量比较,初步筛选出云南丽江云杉坪和昆明小墨雨两居群比其他居群有优势,可考虑作为优良种源.

    作者:杨耀文;钱子刚;王晓佳;王世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鲜地黄中α-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提取与初步纯化

    目的:从鲜地黄中提取并初步纯化α-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方法:以总酶活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两种酶的佳提取条件.以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为考察指标,确定两步盐析法的硫酸铵饱和度.结果:提取温度和溶剂量对α-Gal的提取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提取溶剂对β-Glu的提取具有显著性影响,因此确定以3倍量(v/w)磷酸盐缓冲液,4℃提取4 h为两种酶的佳提取条件.以30%和60%为两步盐析的佳硫酸铵饱和点.结论:鲜地黄中存在α-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两步盐析法可以使二者得到初步纯化.

    作者:赵宇;温学森;崔晶;武卫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交泰丸不同配伍比例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交泰丸中黄连与肉桂不同配伍比例的药效的差异性.方法:选择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交泰丸1组(黄连∶肉桂=10∶ 1)、交泰丸2组(黄连∶肉桂=1∶ 1)、交泰丸3组(1∶ 10)及甜梦胶囊组,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失眠模型,以高效液相和放免法检测大脑中缝核五羟色氨(5-HT)、肾上原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变化.结果:交泰丸1组可以显著升高5-HT含量(P<0.01),而E、NE、DA、ACTH含量虽有升高,但不超过正常值.其它组5-HT含量无明显升高,其E、HE、ACTH含量高于正常组.结论:交泰丸1组药效佳,可能与其协调5-HT与E、NE、ACTH之关系有关.

    作者:全世建;林杏娥;刘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一种新的蝮蛇蛇毒磷脂酶A2同源物的分离纯化及其氨基酸序列分析

    采用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蛇毒粗毒中提取出一种新的PLA2同源物,其分子量为13900Da,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为:HLLQFRKMIKKMTKK.通过GenBank的protein-protein 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N端的15个氨基酸与已知其他蛇毒PLA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作者:马安德;吴少瑜;张嘉杰;李志琴;徐伟;余乐;文晓芸;吴曙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山红景天栽培条件探讨

    栽培高山红景天的红景天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与栽培年限和海拔高度有明显相关.在低海拔地区栽培摘花序处理可以提高红景天甙含量.

    作者:石铁源;全雪丽;张美淑;李熙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葛根芩连微丸中黄芩苷和小檗碱的含量及其溶出度测定

    目的:对葛根芩连微丸中黄芩苷和小檗碱含量及其溶出度进行了考察,为改进、提高药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溶出度测定以浆法操作.HPLC法测定含量,计算葛根芩连微丸中黄芩苷和小檗碱的含量及累积溶出率.结果:葛根芩连微丸中黄芩苷含量为5.53 mg/g,小檗碱含量为21.35 mg/g,黄芩苷和小檗碱溶出度在180 min时达到40%和45%就不再明显增加.

    作者:谭晓梅;吴艳萍;吴昭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贮藏过程中牛膝药材稳定性的快捷方法

    目的:探讨牛膝药材贮存中质量变化,并建立宏观检测的快捷简便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计算机辅助比对软件技术,对牛膝药材贮存过程中的药材质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牛膝药材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从红外光谱谱图上可以将变质药材与正常药材区别开来,同时热稳定性模拟实验表明,当温度升至140℃时,牛膝药材的红外光谱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红外光谱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宏观的药材质控方法,同时也可以为中药材的贮存和干燥等条件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余振喜;白雁;陈志红;贾永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通过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获得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再经酸性乙醇分级,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分为三个级分SJ1、SJ2和SJ3,将对自由基有初步清除作用的SJ2脱蛋白后经DEAE-SephdexA-25进行分离纯化得SJ22.SJ22经纸层析、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SephroseCL-4B柱层析纯度鉴定表明:SJ22为分子量均一的纯多糖.分子量为7万.纸层析显示SJ22单糖组成为Xy1、Ara、Glc、Gal、GalA.抗衰老活性研究结果表明,SJ22能有效清除·OH、O-2·自由基,对脂质自由基·R效果不明显.

    作者:刘春兰;刘海青;邓义红;刘明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荆芥穗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萃取荆芥穗的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分析测定了其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共鉴定了41种成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32种成分;主要成分长叶薄荷酮的相对含量有显著不同.这说明两者在成分及含量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陈赟;江周虹;田景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