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兰;杨太成;赵树进
雷公藤氯内酯醇是从雷公藤植物中分离得到的环氧二萜内酯化合物,是雷公藤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本文从生源、半合成、药理等三个方面对该化合物进行全面介绍.
作者:杨光忠;陈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采用GC-MS技术对豆豉姜的超临界CO2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鉴定出26种化合物,并以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硬脂酸乙酯、棕榈酸乙酯、香叶醛和橙花醛等.
作者:刘基柱;钟兆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对咸虾花Vernonia patula (Dry) Merr.进行鉴定.方法:采集药材标本,对标本进行原植物鉴定、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果:咸虾花的根、茎与叶的组织构造有一定特点,可对其进行生药鉴定,并为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蔡毅;朱意麟;柳丹;滕建北;王进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萃取荆芥穗的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分析测定了其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共鉴定了41种成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32种成分;主要成分长叶薄荷酮的相对含量有显著不同.这说明两者在成分及含量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陈赟;江周虹;田景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蝉花真菌分离及液体发酵培养.方法:从蝉花僵虫体、子座芽、孢子分离真菌,并采用三种液体培养基考察菌丝收率.结果:分离得到的蝉花真菌经鉴定为拟青霉属的蝉拟青霉.在含蚕蛹粉、鸡蛋等动物性成分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天,菌丝收率135 g/L.结论:从蝉花分离得到的蝉拟青霉,可用液体发酵培养.
作者:程东庆;丁志山;林美爱;潘佩蕾;陈宜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牛膝药材贮存中质量变化,并建立宏观检测的快捷简便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计算机辅助比对软件技术,对牛膝药材贮存过程中的药材质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牛膝药材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从红外光谱谱图上可以将变质药材与正常药材区别开来,同时热稳定性模拟实验表明,当温度升至140℃时,牛膝药材的红外光谱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红外光谱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宏观的药材质控方法,同时也可以为中药材的贮存和干燥等条件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余振喜;白雁;陈志红;贾永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多从金铁锁Psammosilence tunicoides W.C.Wu et C.Y.Wu 8个不同居群的组培物生长量比较,初步筛选出云南丽江云杉坪和昆明小墨雨两居群比其他居群有优势,可考虑作为优良种源.
作者:杨耀文;钱子刚;王晓佳;王世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以大鼠为实验动物,观察救必应不同提取部位对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注射救必应乙醇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血压都有快速的降压作用,其中以舒张压下降为明显.救必应乙醇提取物降压维持时间长,其次为正丁醇提取物.结果提示:救必应乙醇提取物的降压效果强于正丁醇提取物,而后者又强于水提物,说明乙醇提取物中可能含有更多降压活性成分.
作者:董艳芬;梁燕玲;罗集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以天麻为实验材料,对AFLP指纹银染技术及实验操作中的关键技巧做了比较详尽的叙述,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实验结果.
作者:常楚瑞;王晓丽;龙庆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采用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蛇毒粗毒中提取出一种新的PLA2同源物,其分子量为13900Da,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为:HLLQFRKMIKKMTKK.通过GenBank的protein-protein 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N端的15个氨基酸与已知其他蛇毒PLA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作者:马安德;吴少瑜;张嘉杰;李志琴;徐伟;余乐;文晓芸;吴曙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了去除丹参酮ⅡA磺酸钠反应混合物中的酯溶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并与氯仿回流法进行比较.结果:超临界CO2优的工艺为:压力15 MPa,萃取温度60℃,CO2流量子12 L/h.结论:可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代替氯仿回流法去除丹参酮ⅡA磺酸钠反应混合物中的酯溶性成分.
作者:杨承鸿;金波;阮运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青天葵施用生物有机肥、化学复合肥和农家肥等3种肥料实验结果,以生物有机肥对耐阴的青天葵生长较为有利,能提高产量,化学复合肥则对青天葵的繁殖较为有利.
作者:杜勤;王振华;徐鸿华;张文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结扎肾动脉,造成犬的急性肾衰模型,肾衰情况下犬的肌苷升高,蛋白减少,苦荞麦黄酮对肾衰犬的肌苷增加有显著对抗作用,提示其具有一定的抗缺血作用.
作者:李玉田;徐峰;闫泉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制备并纯化木瓜凝乳蛋白酶多克隆抗体,为建立木瓜凝乳蛋白酶免疫学检测方法打下基础.方法:用自纯化的木瓜凝乳蛋白酶免疫新西兰大耳兔,亲和层析纯化多克隆抗体,并用免疫双扩和ELISA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抗血清效价为1∶ 380000,SDS-PAGE显示纯化后的抗体纯度很高.
作者:丁玉兰;杨太成;赵树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正交实验法优选牛黄清热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浸膏的收膏率和黄芩苷[1]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筛选,考察了乙醇的浓度,乙醇的用量,提取的时间,提取的次数,药材的粒径等因素以确定佳的提取工艺.结果:黄柏、黄芩,虎杖等中药饮片,加7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加入6倍量70%乙醇,加热提取2.5 h;第二次加4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5 h为佳的提取工艺.
作者:向梅先;苏汉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联用阿米洛利与氧化苦参碱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建立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阿米洛利与氧化苦参碱预防后,血及肝组织生化、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含量变化.结果:除阿米洛利组,各预防组较模型组肝功能得到改善(P<0.001);阿米洛利和氧化苦参碱预防组较模型组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和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5);预防组肝组织内SOD较模型组升高,而MDA低于模型组(P<0.01);尤以合用组效果佳.结论:阿米洛利与氧化苦参碱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均有预防作用,两者合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刘凌云;左和宁;杨伟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儿感冒舒颗粒中β-环糊精包合荆芥挥发油的佳工艺.方法:利用正交实验法,考察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配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3个因素对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含油率的影响.结果:佳包合工艺为:荆芥油:β-环糊精(1ml∶ 10 g)、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3 h.结论:该工艺简便、易行,可用于大生产.
作者:赵开军;濮存海;关志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综述近年来对马钱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的镇痛机理研究以及马钱子药材单方和配伍用药治疗各种肿瘤所致癌性疼痛的情况.马钱子碱及马钱子药材具有显著的抗癌镇痛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邓旭坤;蔡宝昌;殷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50种中药进行发酵,检测发酵产物与原料对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和榛色青霉(Penicillium avellaneum)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部分中药的发酵产物抗菌活性增加,而部分中药的发酵产物抗菌活性降低,部分中药的活性不变.说明微生物发酵中药的过程中,两者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发酵前后中药成分发生变化,从而抗菌活性发生变化.
作者:李国红;张克勤;沈月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通过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获得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再经酸性乙醇分级,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分为三个级分SJ1、SJ2和SJ3,将对自由基有初步清除作用的SJ2脱蛋白后经DEAE-SephdexA-25进行分离纯化得SJ22.SJ22经纸层析、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SephroseCL-4B柱层析纯度鉴定表明:SJ22为分子量均一的纯多糖.分子量为7万.纸层析显示SJ22单糖组成为Xy1、Ara、Glc、Gal、GalA.抗衰老活性研究结果表明,SJ22能有效清除·OH、O-2·自由基,对脂质自由基·R效果不明显.
作者:刘春兰;刘海青;邓义红;刘明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